这部20世纪最伟大纪录片,无一句台词,却震撼得让人哑口无言
我们存在,
便一切为之祝福。
……
《天地玄黄》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它是“电影摄影师必看十大电影之一”,同时也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
取景5年,拍摄14个月,跨越6大洲24个国家,而全体制作人员只有3个!
90多分钟的正片,没有一句台词解说、独白,只有影像与背景音乐,片中的地点,场景全部需要观众自行猜测。
但即便如此,25年过去了,
豆瓣依然维持着9.1的高分,
超越89%的纪录片!
最重要的是,
他无声回答了。
困扰千万人的世纪难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它有一个颇有中国古典内涵的译名——《天地玄黄》。而他的英文名也有深厚底蕴,它是《Baraka》、《巴拉卡》,也是古伊斯兰的“祝福”。
这部纪录片出自美国导演罗恩·弗里克 (Ron Fricke)之手。
他同时也是纪录片《失衡生活》、《轮回》的导演。
影片在一只泡温泉狒狒的特写中拉开序幕,没有任何华丽的过度和详尽的解说,镜头在世界各个角落穿梭,那些我们见过,或者无缘一见的奇观,开始陆续上演。
片中各种古老的种族,古迹,
与现代文明纵横交错。
前一秒,还是世界特色宗教仪式集锦。
独特的参拜仪式
边走边在教堂洒满烟
戴着黑色小圆帽,梳着辫子祷告
亲吻圆筒帽的的后脑勺
亲吻门锁
用恒河水泡食食物
下一刻,就是城市的熙熙攘攘,
车水马龙。
看似毫无厘头,
但也能从中悟出逻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世界本诞生于虚无静默,
一切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枷锁。
人类出身渺茫,
堪比尘埃,千百年来,
在与自然地抗争中,求得一息尚存,
因渺小,而学会敬畏。
敬畏天地,敬畏自然,
敬畏一切的知晓与未知,
敬畏过去与未来,
于是便有了信仰。
而后便有思潮,
便有文化,
有斗争,有发展,
有城市有科技有现代新人类。
如果说《天地玄黄》前半部分,主要反映世界宗教文化,那么下半部分则聚焦于人类生产方式变迁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原始部落的生活,
是艰苦落后的。
生产生活所需,
全部只能凭借手工打造。
但也有苦中作乐,
他们也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
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舞蹈成为群体活动的首选,
在原始部落与自然的生死博弈中,
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天平在达到短暂平衡后,逐步向人类倾斜。
古老的信念逐步淡漠,
人类转而信奉科学。
那些我们曾恐惧、期望的种种,
皆在现代化浪潮下,
被克服,被达到,被取代。
发展带来的不仅仅只有便利,
还有孤独、拥挤、和浮躁、
以及巨大的贫富差异。
信仰变成无人问津的怪异风景,
在熙熙攘攘的街头,
成为无人述说的孤独者。
贫困人民聚集在垃圾堆,
像对待正常工作一样,
发掘一切能用的生活用品,
甚至是食物。
一边是城市的的歌舞升平,
一边是贫困人口的食不果腹,
衣衫褴褛,虽然无声,
但通过镜头的巧妙编排,
让人若有所思。
《天地玄黄》制作跨越6大洲的24个国家,耗资400万美元。这对于一部制作团队只有3人,无需支付演员片酬的纪录片而言,是相当大的一笔投入了。
之所以成本高昂,是因为导演使用了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这使得电影在25年后的今天,也依清晰流畅。
同时,电影在背景音乐的制作上投入良多,即便没有旁白,看过的人也无不惊异于它在听觉上摄人心魄的震撼力。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去搜索这部纪录片以及导演本人的成就,描述可能寥寥无几,但无论是导演,还是这部气势磅礴的《天地玄黄》,都是众多纪录片爱好者心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影片以一只狒狒开头,
在机械的轰鸣中渐入高潮,
在舞者无声的呐喊和舞蹈中逐步走向尾声。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凡看过它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人说,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人,分为两类,有文化的,和没有文化的。
有文化的人眼中,处处都是文明、贴切和对人生的思索;没有文化的人,却也感觉这是一部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的纪录片。
作为没有文化的那一类,小美无法将文中所有的场景都对号入座,并且标注。但我想,也许这才是作者不用旁白的初衷;
生命本起源于虚无,归于静默,
每一个文明背后,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值得我们摒弃一切观念,用心去领悟。
世界也好,自然也好,
人类本身也好,
幸运也罢,苦难也罢,
我们存在,便值得去探索;
我们存在,便一切为之祝福。
注:时长97分钟,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