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妙药】阑尾炎方集锦
![【奇方妙药】阑尾炎方集锦](https://pic1.boleren.cn/img/【奇方妙药】阑尾炎方集锦.jpg)
【奇方妙药】阑尾炎方集锦
江苏 翟德山 据《医学教育网》文 整理编辑 2013-7-20
阑尾炎方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方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方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老年急性阑尾炎
「概述」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据天津市综合医院估计6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全部急性阑尾炎的3%~4%.死亡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为5%~20%.「诊断」
一般诊断不难,但就诊较晚症状不典型者可发生误诊。因此,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抓住与疾病特点有关病史,注意腹痛确切发病时间、部位、性质、转移时间、腹痛伴发症状等。在作出阑尾炎诊断前,还必须排除与之易于混淆的疾病,如溃疡病、胆囊炎、绞窄性肠梗阻等。其次,全面体检应做到认真细致,注意老年人体征反应较轻微、腹壁松弛、腹壁需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治疗措施」
在治疗上,当不能除外恶性肿瘤时,行剖腹探查。一般除瓣膜有严重恶性肿瘤时,行剖腹探查。一般除瓣膜有严重的解剖异常或伴有肠大量出血外不行切除手术,可将脱垂的回肠粘膜通过盲肠切口进行复位。本综合征为一种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发病机理」
在解剖上,回肠从内后侧进入盲肠者占90%,从后方进入盲肠者占8%.回盲瓣是由上唇和下唇组成,而近瓣膜孔处瓣膜唇是由回肠肌肉和粘膜所组成,瓣膜唇并非对称,上唇更为突出,Hunter报道瓣膜下唇有时缺如。
「临床表现」
老年急性阑尾炎有以下特点:
1.老年人血管、淋巴管有退行性改变,阑尾粘膜变薄、脂肪浸润和阑尾组织纤维化,加上血管硬化,组织供血相对减少。故阑尾发炎后容易发生坏死穿孔。
2.老年人腹肌萎缩反应力低下,症状体征和病理改变不一致。症状体征常较病理改变为轻。腹痛不甚剧烈也不典型。由于对疼痛反应迟钝,其表现可仅有腹胀、恶心,鉴别诊断有时发生困难,容易误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往往就诊晚,就诊时多数已坏疽穿孔或已形成脓肿。
3.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或潜在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常是致死原因。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有时起病症状常不突出,腹痛可逐渐发生而较轻。因此有时缺乏恶心、呕吐和转移性右下腹痛等典型病史,甚至发热也不明显,以致常常就诊较晚,误治情况也常发生。阑尾穿孔后能局限形成肿块者,一般预后较好,但穿孔后形成腹膜炎甚至出现肠麻痹或出现中毒症状者,表示炎症较剧,病情凶险,往往预后较差。
「辅助检查」
钡剂造影显示的充盈缺损取决于瓣膜的解剖和回肠进入盲肠入口处的情况。前后位显现出玫瑰花瓣状,侧位呈“ε形”,切线位正常情况可见回盲交界处出现对称充盈缺损,而脱垂者表现为完整的圆形充盈缺损,当证实钡剂充满回盲瓣区前,不宜行空气对比X线造影。
阑尾炎治疗方法1
「组成」大黄15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冬瓜15克、芒硝6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大黄为主,合以桃仁、丹皮而奏祛瘀消肿之功,合以芒硝而奏荡涤攻下之效,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急、慢性阑尾炎共17方
方剂1
川楝子15克,延胡索、丹皮各9克,桃仁、木香、大黄(后下)各10克,金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2党参、白术、陈皮、半夏、香附、西茴、乌药、元胡各9克,广木香、砂仁、甘草各6克,云苓12克,丁香5克,白芍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3红藤、地丁各30克,赤芍20克,桃仁、生军、玄明粉(冲)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化脓性阑尾炎
方剂4川连6克,淡黄芩、山栀、生军、玄明粉(冲)各10克,川柏、丹皮各12克,赤芍20克,红藤30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坏疽性阑尾炎
方剂5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马齿苋、蒲公英、制大黄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阑尾脓肿
方剂6乳香、没药、枳壳各10克,红藤30克,连翘20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慢性阑尾炎
方剂7蒲黄、五灵脂、赤芍、元胡、桃仁、没药各10克,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酒军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8制香附、川楝子、丹皮各12克,延胡索、桃仁、淡黄芩、制军各10克,红藤、地丁、败酱草、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热重者加黄连10克,川柏12克;湿重者加川朴10克;恶心者加玉枢丹0.6克,姜汁数滴,开水送服;
便适应症:阑尾炎、阑尾脓肿气血淤滞证
方剂9鲜菊花60克
制用法:捣汁。共酒冲服,每日2次。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
方剂10丹皮15克,银花100克,大黄24克,冬瓜仁、蒲公英各50克,川楝子、甘草、木香各9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4剂,昼夜分服。
适应症:阑尾炎合并腹膜炎
方剂11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丹皮12克,乌药、木香、枳壳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12千里光、白花蛇舌草、鬼针草、败酱草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化脓性阑尾炎
方剂13银花、蒲公英各60克,连翘、败酱草、冬瓜仁、大黄、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丹皮、赤芍各15克,桃仁、川芎、木香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小儿酌减量。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
方剂14当归、川厚朴各9克,红藤30克,银花、赤芍各15克,生苡仁18克,火麻仁12克
制用法:水煎服。随证加减。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15红藤、地丁草、川楝子各等量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阑尾炎淤滞证
方剂16红藤60克,蒲公英30克,生大黄(后下)9克,川朴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单纯性与;轻型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炎的各种治疗方法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方二]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方三]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方四]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五]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六]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七]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八]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方九]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方十]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偏方1
虎杖40克,石膏50克,冰片2.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外加油纸覆盖。每日换药3次。
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阑尾炎偏方2
大蒜12头,芒硝100克。
制用法:将大蒜去皮,与芒硝共捣成糊状。同时先在右下腹皮肤上涂凡士林一薄层,然后敷上糊剂,3小时后除去,每日1次。
疗效:3—5日痊愈
阑尾炎偏方3
大黄、侧柏叶各2份,黄柏、泽泻、薄荷各1份。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以水蜜调煮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每次60克,外加油纸覆盖。每日1次。
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阑尾炎偏方4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阑尾炎偏方5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阑尾炎偏方6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阑尾炎偏方7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偏方8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阑尾炎偏方9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偏方10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偏方11
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江苏 翟德山 据《医学教育网》文 整理编辑 201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