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张俭
我要说张俭这个人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我要是把他的铁粉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诗拿出来你就会恍然大悟:说的就是他呀!
对,就是他。
他的铁粉叫谭嗣同,在张俭寿终正寝1700多年以后,他成了张俭的铁粉,而且在他人生的最后一首诗里第一句就提到了张俭。这首诗不是写在宣纸上,不是刻在竹简上,而是写在死牢的墙壁上——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还提到了一个人:杜根。杜根也是有故事的,他是东汉末年人,官拜侍御史。因为上书要求专权的太后还政于皇帝,太后急眼了,命令左右把他装在一个大口袋里,当场在大殿上摔死。但是奉命摔死他的人都十分敬重他的人格,不肯使劲摔,结果没摔死。后来太后让人查看他是不是死了,他装死,而且眼窝里都生了蛆。就这样活了下来,后来隐身在一个酒店当服务员。
太后被诛杀后,他得到平反,官复原职。
但是我今天不说他,只说张俭。
其实这个张俭本身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很平淡的一个人。但是,围绕着他跑路发生的故事,却十分耐看。
这个张俭也是官n代,他的基因来自于张耳,张耳可是个不得了的人,老家河南开封。张俭他爹叫张成,做过江夏太守。江夏不大,现在好像是武汉的一个区?反正张俭他爹就是个小小县团级干部。我下一篇公众号文章会提到这个张耳,张耳牛逼,今天就只说他的后人张俭。
张俭这个人自诩清高,就是现在说的爱惜羽毛那一类人。曾经有一次朝廷要提拔干部,就考察到他这里来了:官n代,也不腐败,名声非常好,学问也不错,就把他举了“茂才”。有人要问:这茂才是个什么东东?茂才就是秀才,但是当时的老大叫刘秀,秀才就犯了名讳,那时不能说秀,敏感词。话说秀才难道不要考吗?这个时代真不要,当时的干部政策是“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就是郡一级的领导负责把孝子找出来,州一级的领导则负责选拔秀才。把这些玩意儿都从犄角旮旯弄出来,作为干部队伍的后备军。
但是张俭不肯去,他认为他这个地方的省长或者是市长不是个东西,那会儿叫刺史。所以他就不去,伪称病了。
后来有个还不错的干部来这里做了太守,即山阳太守翟超。翟超也听到张俭的名声了,便任命他做督邮,他高高兴兴地去了。
这一年是公元165年。
各位亲千万别以为“督邮”就是督察快递公司的,完全不是。督邮是汉代各郡的重要官员,代表太守督察各县各乡,不仅宣达政令,而且还兼管司法。
张俭还有个毛病:较真。我估计那时还没有今天的名言——
认真你就输了。
这句话真是振聋发聩,我们民族几千年的经验,在21世纪被浓缩成这样一句话。
他去一个县里巡视,有好多衣衫褴褛满脸菜色的农民先是远远望着他,似有话说,但又瑟瑟不敢前。他想这些人必定有大冤屈,于是立刻叫人把他们都带到了自己住的酒店。
张俭一个一个的听了,怒不可遏。
原来,此地是中常侍侯览的家乡。这“中常侍”可不是一般的官,这是出入宫廷侍从皇帝的官!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这个侯览,身居要职,不念皇恩浩荡,好好为皇帝工作,而是听任他的家属随意残害百姓,无法无天。
张俭立刻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这个身居高位的侯览是个巨贪巨恶!他在家乡索取贿赂,卖官鬻爵,放纵家人欺凌乡里,夺人田亩,占人房舍,以致发展到光天化日之下聚集恶仆劫掠过行人商旅。济北相滕延决定打黑除恶,一次就在抢劫现场抓获并打死数十个歹徒。侯览闻讯后向皇帝诬告滕延滥杀无辜,滕延随即被撤职查办。
滕延被撤职后,侯览家族更加嚣张。侯览的哥哥候参在益州做刺史,郡中富裕一点的平民,他都构陷以大逆不道的罪状,全部处死,仅没收他们的财物就以数亿计。
张俭开始较真了,他奋笔疾书,直接给皇帝写了一封举报信,信里载明:侯览家族先后夺人宅第三百八十一所,夺人田亩一百一十八顷,自己建造宅第十六所,强拆百姓房屋为自己建造陵冢等等。还有劫掠百姓,杀人越货,抢夺良家女子等等。
他建议皇帝立刻处死侯览。
这封举报信落在了侯览手里。
当时国家的情况很不好,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都很严重。一方面,权贵阶层毫无顾忌的拼命攫取财产。另一方面,广大劳苦百姓贫困不堪,卖儿鬻女。一方面,宦官群体为非作歹肆无忌惮。一方面,正派的官员苦谏皇帝改正错误却被打击迫害。面对这样的乱象,知识分子开始发表议论,他们标新立异,发表各种不利于朝廷的异端邪说,以至于声名赫赫,追随者众。
老百姓按照这些知识分子各自不同的特点,把他们分为“八俊”、“八顾”、“八及”和“八厨”。
八俊,是指李赝、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八人。所谓俊,即人杰。
八顾,指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步八人。所谓顾,即能以自己的德行引导别人,也就是在道德方面可以做榜样的。
八及,指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所谓及,即能引导别人学习做一个好人的。
八厨,指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所谓厨,即能不惜拿出家财救助有难者的。
这些公知当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力量,他们的言论,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他们说哪个官员不好,群众就会群起而攻之。以至于许多朝廷的官员,因为害怕被他们贬损,都主动登门拜访。
这时候朝廷就觉得很不爽了。他们不是审视自己的操守,检点自己的作为,而是发布命令,不许士人议论政治,特别是不许扎堆儿议论。
党锢之祸就此开始。
张俭有个乡党叫朱并,是个小市侩,最喜谄媚官员。他很希望能与张俭这样的翩翩君子交往,好借以抬高自己。但张俭是个很挑剔的人,不是跟谁都可以来往的。他厌恶朱并的龌龊,只要遇到,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绝对要刻薄他几句。
为此,他极为嫉恨张俭。
报仇的时候到了,朝廷颁布党锢令没几天,朱并上书有司,诬告张俭与若干意见分子别立名号,结为朋党,议论朝政,危害国家。
中常寺侯览拿到了这封举报信。
他一刻都没耽搁,马上报告皇帝,并且危言耸听的对皇帝说,千万不可小看这个张俭及其党人,虽然他们手无寸铁,但是光言论就能让天地翻覆。
皇帝当即就下达了通缉令。
张俭别看名气挺大,但胆儿挺小。一听说发通缉令了,立刻马上,撒腿就跑。因为他跑得快跑得好,当时江湖人称张跑跑。
有许多不跑的。
通缉令上的党人一共二百多,朝廷都出了赏格。八俊里的杜密和李赝是好朋友,李赝先进去了,杜密不跑,也进去了。
陈寔还是个太学生,太学可不是私塾,是官办的学校。他因为平时喜欢议论时政,也上通缉令了。有人劝他快跑吧,他说我不跑,我又没做坏事,为什么跑?我进了监狱,也可以壮壮别人的胆。他自己去了京城,自己投案,自己进了监狱。
八顾里的范滂也一样,挺直腰板儿从容走进了监狱,不用丫挺们费心。
官员们也有特别棒的,朝廷关于捉拿党人的文件到了各郡县,郡县官员们都赶紧把跟党人有牵连的人报上去,就跟抓胡风集团似的,有的地方报了好几百个人。但青州平原相史弼一个都没报,朝廷接连发文件到青州,催他。还派了一个官员来问:你为什么不报党人名单?史弼说我们这里没有党人叫我报什么?那个官员脸一黑,说:青州下面有六个郡,五个郡都有党人,为什么你们平原就没有?史弼反问:为什么别的地方有党人,平原就一定也要有呢?
咱们还说张跑跑。
通缉令一下,张俭就开始穿梭齐鲁大地。那跑的叫一个快啊,追捕的杂碎们愣是没撵上,基本上都是张俭走了他们才到。他这个跑跟如今那些逃犯不一样,他没有目的地,就是瞎跑。他大概心里有一个顽强的信念:只要跑,你丫就抓不住我——生命在于运动。啥叫“望门投止”?《后汉书张俭传》里说: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就是远远看见前面有户人家就去敲门要求住一晚。跑的那个地方有熟人最好,但一般都没有,因为他不按社会关系的分布跑。话说生人家里也可以住吗?不怕那家人去检举去报官去领赏?张俭不怕,因为他的清名实在太大了,就像样板戏里那句唱词:平原上谁不晓工农的儿子赵永刚。老百姓即使因为掩护藏匿朝廷要犯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而且两汉时期的社会风气也有点怪,人人都非常重视名节这种不当吃不当喝的虚幻玩意儿。甚至还有官员办案的过程中发现你是个好人,可他又无力纠正冤案,他就会挂印跟你一起跑。而且在出逃路上你遇到不管是土豪还是公务员还是农民工,都会争相接待你。
我这可不是瞎说,就那个范滂,朝廷的逮捕令到了,县令说你是好人,咱们一起跑吧?他没跑是因为他不想跑,就想去寻死来保全名节。
这是什么社会啊?
这是什么价值观啊?
后来张跑跑穿梭到泰安了,他想起他在泰安还有个好朋友呢,就去找他家投宿。他的好朋友叫孔褒,是那个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傻缺孔融他哥。一敲门,是孔融开的门。孔融问他你找谁呀?张跑跑说我找孔褒。孔融说那是我哥,他出门了。张跑跑说艾玛你就是四岁让梨的孔融啊?孔融说快别提那事了,都十二年了。
对,孔融如今十六岁了。
孔融说你叫什么名字呢?
张跑跑说我叫张俭。
孔融眼睛就亮了,说我常听哥哥提起你,你有什么事吗?
张跑跑直截了当告诉孔融,我在被朝廷追捕,四处逃亡,本来想在好朋友孔褒家住一晚,可是他偏偏不在。
孔融说我哥不在没关系啊我在呢,张先生里边请!
好吃好喝,舒舒服服住了一夜。
天一亮,又开始穿梭。
也怪了,他前脚开始穿梭,官兵后脚就到了。为首的问孔融:你是不是收留了一个朝廷要犯张俭?孔融说是。为首的又问:他人呢?孔融答穿梭去了。
把这伙官兵鼻子都气歪了。
先把孔融逮捕,又把孔褒抓了回来。也不用动刑,一问就说,明明白白。
有司认为这俩兄弟犯的可是大罪,必须杀一个。
按律俩人都该杀,可孔褒孔融是孔子后裔啊,都杀了不是给老孔家绝后吗?非激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不可!
所以决定杀一个留一个。
当时也还是讲政策的。
可是杀哪一个呢?拿不定主意,官员就直接来牢里问这哥俩:你们俩要杀一个,你们看杀谁呢?
孔融说:杀我杀我,张俭来的时候我哥不在家,他根本不知道这事,是我决定让他住下的,要杀只能杀我。
孔褒说:杀我杀我,张俭是我的好朋友,来我家也是找我的,我弟弟根本不认识他,要杀只能杀我。
官员也懵了,心说这都什么人呐?一个比一个缺心眼儿,得,去问俩兄弟的娘吧!
就来问老太太了。
真够残忍的。
老太太听官员介绍了俩儿子的罪状,知道必须要杀一个,就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俺家大事小情,都是俺说了算。俺要是不许,谁也不敢让张俭住,要杀就杀俺吧!
官员彻底懵了!
后来还是把球踢给了皇帝。
皇帝批了,杀孔褒。
孔褒就死了。
张跑跑继续穿梭,他穿梭到了山东的东莱。
这个地方好像现在归烟台了。
他在这里眼看要倒霉了,因为他被追捕的官兵堵住了。
东莱他有一个朋友叫李笃,他刚刚进门,连茶还没喝完,咚咚的敲门声就让他两腿发抖。
李笃说你不要怕,藏到我卧室去。
李笃去开门,见是官员毛钦带兵来了。他和毛钦还比较熟,就请他到客厅坐下。
毛钦直截了当问:有人看见要犯张俭来你家了,是不是真的?
李笃一笑道:张俭是朝廷要犯,我怎么敢收留他?而且你我都知道,张俭是天下名士,他逃亡并不是因为有罪。就算在我家里,你忍心把他抓走吗?
毛钦默然,半晌,道: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专取仁义?
这话的前半句是从孔子那儿来的,后半句是毛钦自己的话。这个蘧伯玉其实是孔子的老师,他一生只留给后人一句话:耻独为君子。毛钦说这话的意思是说蘧伯玉因为世上只有他一个君子感到可耻,他要帮助别人也成为君子,你为什么要一个人独占这份仁义呢?
这话说到这儿就明白了,毛钦知道张俭就在李笃家里。
李笃回答:我虽然特别喜欢仁义,但那我就分一半给你吧。
这话就更明白了——
他确实在我这里,你啥也别说了,我分一半仁义给你带回去吧。
毛钦长叹一声,然后说了俩字:收队!
毛钦走了,李笃把面无人色的张俭叫出来,说不能这样在山东穿梭了,我带你去塞外吧。
李笃把张跑跑送到了塞外,消停了。
后来统计,张跑跑的穿梭使很多人家破人亡。史书上记载,凡是张俭路过投宿的地方,被处死的有几十人,有的连宗族亲戚都被杀害。因为他的穿梭,引得官兵来回折腾,许多郡县因此残破不堪。
张跑跑倒活得很好,他活了八十四岁。
张俭的成功不可复制。
2015年,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文章:
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
然而,三年后,翟桔红老师、许传青老师、尤盛东老师……被学生举报。
偶然读到一首浣溪沙,就拿来做结尾吧——
深夜无眠且听箫,幽暗百回最难熬。可怜热血总如潮。少年头向愁中白,往日心从醉后销。羡煞当年张跑跑。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均为茨冈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