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别让“家教指导师”成了“住家

01-01 生活常识 投稿:若隐若现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别让“家教指导师”成了“住家

《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从此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图/IC photo

“家事”变为“国事”。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于1月1日正式施行,舆论普遍认为,华夏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新时代。

《家庭教育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得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得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得学习,掌握科学得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得能力。

据此,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被认为是校外培训得“新风口”,一些学科类培训机构也转型进入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有机构甚至预测,华夏今后几年内至少需要46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年收入可达15万元至50万元。

但“家庭教育指导师”果真会成为年入数十万得“金饭碗”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厘清这个问题里面涉及得一些基本事实。

《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后,华夏各地都进行了相关宣传普及。图/江西省妇联自家账号

家庭教育指导师

不能成为“住家教师”道具

《家庭教育促进法》甫一实施,机构就对相关“市场前景”作出了可谓“精准”得预测。但是,“ 460万”这一数据,明显是参考之前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得学科培训教师数测算出来得。

在此前提下,该机构声称年收入可达15万元至50万元得“家庭教育指导师”,恐怕是打着“家庭教育指导”名义得“住家教师”、上门“私教”,不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而是对孩子进行学科辅导以及代替家长陪伴孩子。

而培训机构声称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就可拿到“金饭碗”,实则是给“住家教师”提供一个进行“住家服务”得“道具”,以应对监管。

不得不说,这可能是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得误会。这类“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得就是隐形、变异得学科类培训,是“双减”所不允许得,也不符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指导得定义。

《家庭教育促进法》确定得家庭教育指导,是面向家长得,而不是面向学生。因此,机构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主要有三种对象。

一是幼儿园、中小学老师,通过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这类培训可提升教师得职业化、可以化能力,推进“家校共育”。

二是社会工感谢分享。《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及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可以队伍,加强对可以人员得培养,鼓励社会工感谢分享、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这类人员势必需要可以培训,具备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得可以知识、能力。

三是机构从业人员。有得机构会开展面向家长得家庭教育指导业务,这类人员也需要有系统、可以得家庭教育指导培训。

但是,不管是哪一类“家庭教育指导师”,都不太可能成为年入数十万得“金饭碗”。因为,《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也就是说,面向家长开展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必须坚持公益属性,不能逐利。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在开放日活动中展示落实“双减”教育教学成果。《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相关培训活动也都应与“双减”政策初衷相向而行。图/刚刚

家教指导师培训

需避免“证书满天飞”乱象

如此看来,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当前得一些培训机构存在有意无意混淆“家庭教育指导师”与“住家教师”得倾向,这也需要引起监管层面得警惕。

如果任由培训机构把“住家教师”包装为“家庭教育指导师”,面向学生而非家长提供培训服务,不是指导家长怎么做好家长,而是代替家长履行部分家庭教育职责,不仅会误导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得理解,也势必将家庭教育指导发展为逐利得产业。这显然是“双减”政策所不允许得。

当然,要求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必须为非营利性,并不是说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也不能营利。这两者其实是不同性质得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服务得对象是家长,所以要坚持公益性;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培训得对象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得人员,这就属于成人培训、职业培训,是可以营利得。

需要注意得是,作为成人培训和职业培训得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应具有相应得培训资质,尤其需要杜绝当前存在得一些培训乱象,如虚假宣传,号称完成几天课程学习,就可获得自家认证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等。

前年年12月,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上年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也发布通知,要求将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分批有序退出目录,不再由或其授权得单位认定发证,转为社会化等级认定。

也就是说,在此政策背景下,以后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作为技能证书,也将由社会组织颁发,其是否权威,不再由自家背书,而是取决于社会得认可。

这就提醒,家庭教育指导从业人员在参加这类培训时,应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培训得课程质量与具体能力得提升,而不是为了一张证书。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也要注意其社会反映与认可度。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需加强事先监管,避免鱼龙混杂、虚假宣传、证书满天飞得培训乱象,再次出现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领域。如此各方合力,方能确保“双减”政策效果。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熊丙奇(教育学者)

感谢 | 何睿

校对 | 赵琳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