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之源,中国人最先找到!不是肾虚,不是受风,是什么

01-01 生活常识 投稿:浮生若梦
腰痛之源,中国人最先找到!不是肾虚,不是受风,是什么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心典》

(本文作者系国家级健康管理师、中医方剂学研究者,健康教育专家)

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腰痛。

面对腰痛,我们总想找到根源。肾虚、受风、受寒、血淤……凡此种种,众说纷纭。

今天,我们在这里要为您说一种腰痛。其起因,早在近两千年前就由聪明的中国人发现了。它可以说是祖先最早认识的腰痛根源之一。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肾着”。

什么叫“肾着”?肾者,意思是疾病的发生部位,在肾的周围,即腰部。着者,意思是病邪留着不去,给人的感觉就是黏黏糊糊、重着停滞,盘踞在腰间久久不散。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简单说,三个字,就是“冷、重、痛”。冷,就是腰部发凉。重,就是腰部沉重,仿佛拖着很重的东西。痛,指的是腰部有痛感,与冷重之感交杂在一起。

看官,这些症状说起来,你是不是也特别熟悉?现代临床里面的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腰椎管狭窄等等,都有可能出现此类症状。



这症状怎么来的?用中医的语境来说,就是外感寒湿二邪。久居湿地,汗出而遇风寒,或者阴雨天感寒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这些症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了腰部的冷重痛,但是病变不再肾,而在于肌肉。这是寒湿之邪阻滞肌肉经络、引发气机不畅所致。肾本身,并没有什么病变。因此,这类的患者小便自利,或稍有清长,但总之还算正常。

看官,上面所说的这些,不是“精诚名医汇”的一家之言。这些都源于祖国传统医学的方书之祖——《金匮要略》。它是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的经验总结。在这部书里,张仲景总结前人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关于肾着的很好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也叫作肾着汤。

甘草6克,白术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水煎服用。其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暖中、健脾、散寒湿、除腰痛。









此方精义,其实并不复杂。方才说过,寒湿之邪滞留腰间,乃是引发腰部冷重痛的根本因素。那好,我们就针对寒湿二邪来发力治疗。其中的干姜,能散寒、温中、胜湿,一个人办三件事,特别好用,所以是君药。茯苓,健脾利湿,白术,苦温燥湿。两者都祛湿,方式不同,但都有健脾之意。为什么要健脾?脾属土。“水来土掩”。脾土坚固,堤坝稳固,水湿当然不会泛滥成灾。干姜、白术、茯苓,构筑了散寒和除湿的基本框架。最后,用甘草来调和诸药,与干姜配合,辛甘化阳,进一步增强温中驱寒之效。甘草和茯苓、白术配合,可以进一步健脾和中。

就这样,全方四味药,燠土治水,散寒除湿。寒湿一散,腰间经气通畅,自然就不会疼痛了。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老祖宗传下来的治腰良策。应用它的时候,应该了解其适应症,这就是腰部冷、重、痛,口不渴,小便自利(即小便基本正常),舌淡苔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小便自利这件事。只有小便自利,才能说明肾中无病,病在腰间。这种情况下,才能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当然了,作为闪耀着中华古医学智慧的肾着汤,我们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才能应用。但是,它作为祖传的一张良方,是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了解的。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标签: # 干姜 # 白术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