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亲们常常在孩子成长和教育中缺位
爸爸在育儿过程中的缺位,不仅是自身因素引起的,也有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
从自身原因来看:
参与对孩子的照顾和养育,当一个超级奶爸,有可能会动摇爸爸男性的自我认同,引发强烈的焦虑感。好的抚养者,会悉心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展现自己非常温柔,带有母性光辉的一面。一个男人很享受做超级奶爸,说明他一定程度上认同女性化的特质,并乐于展现出来。如果平常的自我认同是“铁血硬汉”,那他的超我会对女性化的一面发起强烈的攻击:这么婆婆妈妈,算什么大男人?
为了缓解自我同一性冲突带来的焦虑感,他可能采取“反向形成”的策略:用表面的冷漠、疏离来掩盖内心对孩子的慈爱。可能你半夜胃痛大哭时,爸爸会凶巴巴地说:“哭什么哭,要坚强一些。”但后来你从妈妈那里才知道,其实他转头就跑出去买药,担心得整晚都睡不好觉。或许父亲的缺位不是他不想参与,而是在社会规范对男人的限定下,做超级奶爸会引发强烈的自我攻击和否定。为了缓解内心冲突,爸爸只能在孩子的教育中退居二线。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
父亲的缺位也有可能是教育理论与母亲不同,为避免冲突而选择退让。很多妈妈看到孩子不好好吃饭,一心惦记着看电视或者和小朋友玩,会采用正强化的策略:“你喝了这碗汤,我们就去找小明玩好不好?”让孩子慢慢形成用耍赖来达成目标的习惯。而爸爸往往不愿意惯着孩子,接受他们的威胁,会采取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爱吃不吃,不吃今晚就别想出去玩了。”当孩子知道不好好吃饭会被撤销出去玩的权利时,也会学着按时吃饭。但父亲严厉的教养风格很容易遭到妈妈和爷爷奶奶的抨击:“孩子不吃饭教育一下不就行了,把她凶哭做什么?”当父亲的养育方式被边缘化和打压,他们也很容易感到灰心丧气,并且为了家庭的和谐把教育小孩的权利让给母亲和上一辈。这也造成很多家庭都是母亲在教导孩子,父亲在旁边一声不吭的情况。
父亲的缺位也有可能是无法在紧密的母婴关系中找到参与的空间。很多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就全权包揽孩子的衣食起居,没有给予父亲参与到养育过程中的机会。相反,父亲如果想积极地参与进来,还有可能遭遇妻子的制止:“小孩不是这样抱的,看你把他弄哭了。”“你真是笨手笨脚的,尿布也换不好,还是我来吧。”久而久之,缺乏锻炼的父亲也会越来越笨拙,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心无力,只能成为母婴关系的一个布景板。但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出健康的自恋和控制感。在家庭教育中受挫的父亲,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工作或者应酬,用职场或酒桌上的成功来增加自信心,弥补家庭生活中的挫败感。而这种补偿的策略,也会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教养上越来越隐形。
要增强父亲在教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也可以从自身和家庭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1)整合冲突的自我认同,降低女性化特质给自己的焦虑感。鲁迅先生曾因为疼爱孩子被客人取笑,于是他写下这样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一个真豪杰,大丈夫,他身上会同时具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质,既有指点江山的豪迈,也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柔情似水。如果爸爸们能够认同这样一个人格整合的男性形象,他们也能逐渐突破社会对男人的限定(“男主外,女主内”),没有心理负担地参与孩子的教养。
(2)包容多元的教养方式,尝试“黑脸白脸策略”,充分发挥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如果母亲过度包容孩子,经常因为孩子耍赖而答应他们的过分要求,那就会慢慢强化孩子的信念:“只要我使些手段,家长就会满足我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长成逃避问题,习惯耍小性子的“作男作女”,而不是人格独立,会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父母可以一个扮演白脸,一个扮演黑脸,在疼爱孩子的同时给予他们适度严厉的管教。这样一来,孩子既可以得到充分的照顾,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也能心存敬畏,克制过度膨胀的本能愿望。当“慈母”与“严父”同时存在,家庭教育会变得更加完整,更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3)让父亲有更多参与孩子成长过程的机会,给予夸奖等正面反馈,让他体会到育儿的信心和成就感。很多母亲因为享受和孩子紧密的情感链接,不能忍受丈夫的“笨手笨脚”,经常自己包办对孩子的照顾。而这种“一言堂”,很容易引发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挫败感,让他们把注意力转向外界,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当母亲一人承担起所有教养的责任,也会感觉到自己“又当爹又当妈”,被巨大的责任整得身心俱疲。一个更好的方式,是分配好任务,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照顾中来。比如母亲负责喂孩子,换尿布,而父亲负责煮食,洗婴儿衣物。在丈夫表现得比较好的时候,妻子可以多夸奖他:“孩子他爸,这几天宝宝的衣服洗得真干净。你看宝宝整个人香香的,笑得多开心啊。”而丈夫发现自己能把孩子照顾得很好时,他也会有更多的满足感和胜任感:“我是一个好爸爸,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小孩。”而这种感觉,也会激励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养中来,将自己修炼成一个更好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