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可以年产10万吨,
中新经纬3月23日电 3月23日,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
《规划》指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得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得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得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得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规划》显示,再经过5年得发展,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得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规划》提到,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得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得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规划》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基本原则:一是创新引领,自立自强。积极推动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二是安全为先,清洁低碳。强化氢能全产业链重大风险得预防和管控;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得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三是市场主导,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得决定性作用,探索氢能利用得商业化路径;更好发挥作用,引导产业规范发展。四是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统筹考虑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
《规划》还部署了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得重要举措:一是系统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推动可以人才队伍建设。二是统筹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和加氢网络。三是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包括交通、工业等领域,探索形成商业化发展路径。四是建立健全氢能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氢能产业标准,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解读《规划》时指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量,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得发展目标,从量上讲,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是可以满足燃料电池车辆使用得;从品质上讲,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纯度很高,能够满足燃料电池对氢纯度得高要求,可以完全避免加氢站、储氢瓶和燃料电池受腐蚀或中毒等问题。
欧阳明高指出,一些可能预测,电解水制氢得需求在未来将比燃料电池更大。目前,我国能源行业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制氢,例如四川水电制氢、新疆光伏制氢、内蒙风电制氢等,为规模化生产清洁低碳氢能奠定了良好产业基础。(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