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京东文学奖的这几本书,我们的读者这样评价
3月19日和3月26日,我们招募了与京东文学奖合作的“评审团”特别篇——邀请读者作为评审员,为入围今年度京东文学奖的国际、国内文学作品给出自己的评价。
今天发布的是四位评审员对第二期书目做出的评审,分别为《毒木圣经》《故事的终结》《红豆生南国》和《梁光正的光》。四位来自五湖四海的评审员在认真阅读之后,给出了他们真实、真诚的解读。——毫无疑问,这样的书评是弥足珍贵的。
快来看看他们具体是如何评价的吧!同时,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评审团,我们愿与优秀的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共4本)
《毒木圣经》
作者: (美) 芭芭拉·金索沃
译者: 张竝
版本: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3月
评审员
001
李晨阳(生物学硕士;科技类记者;新手写小说)
这世上有一种权力,是男人对女人,西方对非洲,文明对自然的权力。这世上有一种恐惧,是男人对女人,西方对非洲,文明对自然的恐惧。
这六个主题,每一个都既宏大又精微,值得用去一部巨著的体量。而《毒木圣经》却用5个女性声调各异的自述,把它们一网打尽,收束进一个家庭的故事中。
普莱斯牧师带着他的妻子奥利安娜和4个女儿,从美国来到非洲刚果,本想引上帝的圣光照彻这颗“黑暗之心”,却一步一步地,把整个家庭拖向了痛苦和瓦解的深渊。两年后,一个悲剧发生了,女儿们飘零四散,奥利安娜凭借一个女人所能聚集的全部力量走出非洲。而非洲,则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金色腰封上的宣传语无比打眼:《百年孤独》之后,你为这样一部小说等了多久?但要我说,这本书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是由乌苏拉去撰写马贡多的历史。那些属于男人们的开疆拓土、内战外患都化作背景,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和卫生状况登上舞台的。
木薯硕大的根茎怎么变成赖以充饥的寡淡主食?在洗发水用完后怎么护理一头金色的长发?“烧水”意味着要在轰隆作响的炉子上烧20分钟,而炉子就像汽车锈蚀斑斑的车架子;“火”则意味着深入丛林,在蛇的眼皮下把掉落的树枝偷来;前三个女儿在两年内密集出生,这意味着母亲要在6年时间里与家务过剩和睡眠缺乏作战。没错,这部史诗级的著作,大半部分都是由这些无比琐碎却异常艰难的生活构成的。
始于鸡零狗碎,走向浩瀚壮阔——《毒木圣经》是这样一个典范。它告诉我们,女性视角并不天然是狭隘媚俗的,而锅碗瓢盆构造的世界也并不比枪林弹雨的战场平庸浅薄。奥利安娜说:当你的孩子食不果腹,当你发现山雨欲来时全家人的衣服还晾在外面,那么基本上,征服、解放、民主和离婚,这些词都毫无意义。
在第五部“出埃及记”的开篇,奥利安娜的自白浩浩荡荡,如高悬瀑布冲刷过斑斓丛林般,从失去挚爱的哀痛说到离开丈夫的决绝,从出走非洲的跋涉讲到 承受征服的历史。整部书也随之达到了精神层面的高潮。
这时你会发现,过去我们读到的历史都是征服者的历史。而当你倾听另一方的声音时,会惊讶地发现她们从未被征服,只是默默承担着自己的命运,在各种被强加的痛苦和欢乐中谨慎而柔韧地活着。
所谓的征服与被征服,有时只是一厢情愿的伪命题。
奥利安娜说——不管他们占领的是妻子还是国家,他们的错误始终如出一辙。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美军攻占冲绳。他们的心底渴求着江山万代。但他们做不到。冲绳对自己的陷落还记得什么呢?伟大的特拉华河滚滚向前,而华盛顿先生连一抔有用的堆肥都算不上。非洲吞噬了征服者的音乐,唱出了一曲她自己的新歌。
这腔调是不是听着挺耳熟?就像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就像苏轼的“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但这些感慨都是男性化的。换上一位女作家,她或许更愿意抒写兀自流淌的长江,和几易其主却从未变换位置的荆州。
从后半本书开始,二女儿利娅的声音越来越多。作为把血肉和事业留在非洲的那个女儿,她一遍遍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由白人和西方文明以拯救和帮扶为名肆意降下的无尽苦难。她絮絮地讲着被地雷炸断手脚的黑人儿童,集市上奇缺的蛋白质、肥皂和卫生纸,十一岁就要去当雏妓的皮包骨小女孩,丛林被毁后人们栽植的玉米、甘薯和大豆。
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妇人之仁”。这个词在千百年间的男性语境中受尽嘲笑。但在这本女人的书中,个体的悲哀苦痛有着不输任何大词的分量。如果一种正义让孩子们的性命悬于地雷阵上,那就不是真正的正义,无关意识形态,无关民主独裁。
毫无疑问,这是我近一年来读到最好的小说。开始我还拿她和《百年孤独》比,觉得稳健有余,惊艳不足;匠心有余,天才不足。但现在,掩卷回到烟火尘世,我发现他们原本就不是一样的作品。
评分:9.5分(满分10分)
”《故事的终结》
作者:(美)莉迪亚·戴维斯
译者:小二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7年8月
评审员
002
陈小晒(一只志向成为女装大佬的小猫咪)
对于漫长人生中的一件又一件的事儿,我们害怕“坏结果”,但有些时候,我们会更害怕“没有结果” 。我们总需要,或总倾向于为那些未尝所愿的事情找到一个句号。然后,这句号,便成为了忘记的理由。
我想说,这就是《故事的终结》。
为了答复一首旧爱寄来的小诗,也为了放弃对旧爱的找寻,搜刮记忆完成一本关于他的小说,作为故事的终结。在书开头,作者就开诚布公地说出了这样的目的。因而,与其把它看作一本小说去找到前因后果的线索,不如把它当作一个闺蜜的浅吟低诉。
都是关于他,所有的记忆像久埋地下的种子遇见初春的阳光,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却不知从何说起。万千思绪中,除了“相识”和“分开”看似一目了然,其余的只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了。因此作者总是提到,想找“知情人”先来看一看,如同沉浸在诉说回忆的闺蜜突然问一句,你记得是这样吗?我们存储下来的记忆,或美好或痛苦,都带着极强的个人属性。作者总能跳出情绪,清醒而理智地反思自己的记忆。
这种“回忆也许不等于事实”的认知,大约就是能够终结这段故事的前提。
在记忆中的旧爱,随着回忆的情绪有了不同的样子。他,青春、有活力、充满才华、会做出让人意外而惊喜的事情。同时他也,时常沉默、因为害怕说错话而拘谨、言行不一、有一群并不想认识的朋友、换着不起眼的工作。
那记忆中的 “我”呢?对于意外走进生活的他,冷静地保持清醒,思考着关于彼此身份、年龄的差距,保持着原本生活的步调。对于他突如其来的离开,开始变得慌张、冲动,在清晰的痛苦面前思考着曾经的相处,在失望和孤单中承认自己不懂怎样去爱他。
偏偏只有失去,让人清醒,让人自省,然后认识到对失而复得的期盼很可能换不回失而复得后的珍惜。这样的反思结果,说是自我催眠也好,说是认知保护也好,就是故事的终结。
只能片面的加个限定词:女性,女性关于爱的记忆,常常充满矛盾与纠结。有时很清晰——记得某天的天气、某处的风景、某人的语言、某个眼神……;有时又很糊涂——不确定是否真的生气、是否真的原谅、是否真的明白……所以,《故事的终结》多被贴上“意识流” “碎片表达”等等的标签。整本书里没有十分清晰的时间线,没有充分的因果,甚至没有太多的起伏,作者大篇幅的环境细节,当下生活情节的穿插,以及经常跳出情绪的反思,让人无法冷眼聚焦在 “他”的个人形象和事件上。
这像什么呢?像一本相册。
和她一起翻着旧时的照片,每一张后面都有一段回忆。她在诉说,在还原,也在忘记。当合上这本相册时,我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他们两人从相遇到分开的故事,但我能够感受到那曾经来过的爱和不再汹涌的结局,然后给她一个拥抱。
我们想要的,故事的终结,其实是和故事无关的明天,被我们忽略的,却是此时此刻。
评分:8分(满分10分)
”《红豆生南国》
作者: 王安忆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评审员
003
孤影萍踪
(即将迈入研究生生涯的大四理科男,喜爱读书,尤衷历史小说。)
红豆生南国,名字是极美的,让人不由揣测内容大概也当应景,婉约的柔美中掺杂着淡淡的离愁。让人想去摩诘的诗中画里寻觅南国山山水水,在吴侬软语的古调中采撷相思子,那里有黄昏疏雨,莲塘浣女;有鱼传尺素,驿寄梅花。
可惜活在当下的我们,再怎么追慕、伤怀也无法脱离现实的樊笼,就像书籍的封面所描绘的那样:墨蓝色的简笔画勾勒出的上海里弄铺满了大半,青砖黛瓦、曲曲折折;可是在低墙矮檐的背后,无限延伸的确是高楼广厦,冷峻又刻板。这喻示着什么呢?是时间的横跨,空间的剥离,还有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延续。
《红豆生南国》并非只是一篇小说,它是由《乡关处处》、《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三部中篇小说共同构成。三则故事选取了三个不同的地点并刻画了三个遭际大不相同的异乡角色:上海保姆月娥,香港老式单身汉,在纽约被丈夫及女儿抛弃中年女人陈玉洁。并通过对三者在“寻乡”感情上共通处的叠加,引发读者关于自身以及都市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开头是我们熟悉的上海女人群像,月娥所代表的保姆群体在都市间穿梭却始终无法摆脱“不见立锥之地”的萧索;结尾的陈玉洁远赴纽约,在获得优渥生活的同时是母女离心、夫妻失和的寂寥;而《红豆生南国中》的“他”,更是在生恩与养恩间百转千回,苦苦萦求而不知所措。若将三则故事串联成线,月娥和陈玉洁的故事是线上的凸起,一个向上代表着融入都市的渴望与挣扎,一个向下在融入他乡后回溯过去,而香港男人则打量着周遭,茫然又困惑。
这中间固然少不了背井离乡与安土重迁的常态化主题,也有严歌苓笔下“少女小渔”式对异乡从恐惧到顺从的复杂演变,甚至是结尾“末路狂花”奔向西海岸的瞬间触动,但最终还是落到了“乡愁”,停留在对“客从异乡来”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所有人的苦恼又何尝不是在城市感的笼罩下,陷入当局者迷的孤绝与割裂。也许只有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才能带给现代都市人心灵上的自赎和安宁。
三篇小说不像王安忆在长恨歌中所塑造的鲜明而惊艳的风格,字字绣出,沥尽心血。但是却更富含成熟细腻的美感,我们能从铅块字中触到主角,看到都市的霓虹,听到周围的嘈杂,嗅到饭菜的香和汽车飞驰的烟尘。整体来看小说的行文简要而爽利,有生气而不含匠气。精细但不琐碎的市井生活猝不及防间就是一场“回忆杀”,而碎片化的瞬间更能让人体会到漂泊都市下精神与现实脱节的无常感。“要是能够,很想再生,变成年轻,可是又舍不得亲历的人生,倘若压缩掉历史,重新成为白纸,会觉得空虚了。”我们仿佛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成为了自己生命的过客而非亲历者,这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既包含着甜蜜也带着苦涩。可以说,我们读的是“我们”,是“生活”,是“我们的生活”。
评分:8分(满分10分)
”《梁光正的光》
作者: 梁鸿
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评审员
004
荒岛(一个业余写点东西的职业病人)
梁鸿用她手中的笔塑造了一个人,一个具有人性的普通人——梁光正。
在书的底封上写有这样一段话:
谁是梁光正?
一个除常年生病的妻子、四个幼子、还不清的风流债及用不完的热情外无足称道的梁庄农民。
他要做什么?
寻亲。报滴水恩。念故人情。
为啥?
因为他对自己说要有光。
故事以梁光正晚年寻亲为起点,其子女被迫随之回溯父亲屡战屡败却向光的一生。直到其死亡。作者用插叙的方式将回忆和现实交替,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梁光正。
梁光正,一个正直的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正义感。看不惯歪风邪气。村干部在他的婚礼上蹭吃喝他都能用蔑视的冷箭将其羞辱一番。不惜自己的婚礼被搅黄。在子女的眼中他就是个“事烦儿”。一辈子在找罪受、找挨打。
梁光正,一个热心的人。他可以帮别人去打官司、告状、上访;帮别人去调解家庭矛盾;甚至帮别人去养儿子。用他儿子梁勇智的话说:“一听谁有难他跑的比兔子还快。”就生命的最后住在医院里还在为同屋的病友操心,帮他们调解家庭的矛盾。
梁光正,一个风流的人。正如底封上的介绍,他有还不清的风流债。蛮子、梅菊、巧艳妈……一个又一个和他有风流韵事的女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咬住了蛮子的乳头。梁勇智的内心他父亲是热爱女人的。
梁光正,一个负责的人。他可以十数年如一日的照顾生病躺在床上的老婆;也可以为了给几个孩子找一口吃食冒着被批斗的风险去“投机倒把”。
梁光正,一个执拗的人。执拗到将现实过出了魔幻感。他决定的事儿女谁都别想改变,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软硬兼施、花言巧语、装疯卖傻、察言观色。就是这样倔这样犟。他说要寻亲就要去寻亲;他说让儿子去给自己的恩人披麻戴孝梁勇智就要去披麻戴孝;他说要种油菜籽就是要种,根本不管子女的阻拦和自己已经七十三岁且患有癌症的身体。
梁光正,一个活在理想中的人。他认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他见不得别人“装扮”自己,他的眼中容不得一粒灰尘。他一直忙着让别人“现原形”。他从来不认为这个原型是可怕的。在那场特殊的运动中他敢直言:是错的,刘少奇是对的。他质问那些和父母划清界限的人:特殊年代就不认自己的爹妈了?对于这些人的评价他只有三个字:没人性。
这就是梁光正,一个穿着白衬衣聊大天,喝大酒,纵横天下,指点江山的农民。不过怎么看都不像个农民。
在我们这些年轻人,包括他的儿女看来他有点儿傻。现代社会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看热闹就算不错了。这年头谁帮谁啊?这是一个宁愿相信谎言都不相信誓言的时代。
凡是总有个例外。梁光正就是这个时代的那个例外。在他的价值观中对别人好是道德标准、是最低的道德底线。是他他为人的重要标志。他一直在坚持正义。把妻子坚持的病倒,把一家人坚持到赤贫,把儿女坚持到没一个人理了。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在梁光正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辈人的影子。也可以说他就是父辈人的代表。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他们的经历、他们遭受的痛苦、他们所昭示出的人性值得我们三思。
梁光正最后牺牲了自己的永世安稳,迫使自己的两个儿子——生子和养子团结一心。对他而言,世间和解的兴趣远远大于活着本身。必要的时候他会牺牲后者来成全前者。这便是梁光正的光。小崔(崔永元)说,这光葳蕤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