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活活逼反的胖子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幻城
被活活逼反的胖子

八年的安史之乱让大唐一蹶不振,从天可汗的云端跌落成了时代的笑柄,虽后有百余年的王朝延续,也无非是续命残喘。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全面记载与分析这段历史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今天,我仅从安禄山是否具备造反的主观动机来解读这段历史吧!


安禄山,营州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母阿史德氏是个巫婆,多年不育,便去扎荦山祈祷,遂于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这在中国史书中大有讲究,凡是重大历史人物出场,都会出现天赋异禀、天人感应的超自然现象。


安禄山的出生与黄帝、汉高祖、戚继光的出世异曲同工。安禄山长大了,果然是天赋异禀,突出表现在语言能力异常强悍,他通晓六种语言,第一份职业就当了互市牙郎。什么是互市牙郎?互市上彼此语言不通,因此需要牙郎这种懂外语的。也就是现在做生意说的翻译、介绍人,担保人,经纪人。


第二份职业是从军。一般来说,异人都喜欢玩跨界,当时大唐尚武,好男人志在从军且无身份限制,他为了出人头地选择参军入伍,由于作战勇猛,且能协调好上下左右关系,很快就出类拔萃,成长为了中高层军事干部。


第三份职业是职业公关。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成为省军区司令员后,选对人跟对人实在太重要了。谁对他的仕途发展有利,他就公谁的关。他将目标放在了大唐王朝最有权势的男人和最得宠的女人身上,安禄山充分发挥了定位准,口才好,情商高的特点,将溜须拍马或者叫做沟通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成功的将自己公关成了杨玉环的干儿子,李隆基的间接儿子。从前半生来看,安禄山是人生的大赢家。


下面,我将进入正文部分,安禄山的造反动机是什么?他到底是主动造反,还是被逼造反的?在国家图书馆,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史学界一致给出了比较权威的定论:


安禄山见识了开元盛世的长安繁华,滋长了觊觎皇权气吞江山的野望;


安禄山遇上了胡将节度的政策机会,拥有了内附胡族割据地方的实力;


安禄山逮到了不学无术的宰相执政,预备了清理君侧诛杀逆臣的口实;以及胡人出身论、红颜祸水论、黄袍加身论。


反正就一个道理,他的造反动机是充分的,证据是确凿的,他是积极主动且有预谋造反的。


我的观点却相反,也许他的内心是有少许期许,但更多的是被逼反的。下面,我将从安禄山造反前的现状与被胁迫造反两个方面进行诠释。


1


安禄山造反前的现状,我总结出了七看。


一看他的职位。造反前,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典型的一方土皇帝兼实权派,已经属于尾大不掉了。


二看他的爵位。他被封为安平郡王,身份仅次于亲王,属于大唐最显赫最有地位的贵族。而且差一点就被封为宰相,当然要不是被杨国忠搞黄了,差一点就做到出将入相了。


三看他的家人。李隆基专门在长安修了安平郡王府供其母亲与子女居住,子皆封三品、四品官衔。亲人虽荣,却皆引为质。


四看李隆基、杨玉环对他的恩宠。这里我引用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禄山生日,贵妃购衣,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


贵妃洗儿,隆基观看,万般恩宠授一人。李隆基算盘打得精!我老婆帮你洗澡,认你当干儿子,我就是你的干爸爸,没人敢弄你!你也不好反我!


五看他的身体状况。干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可史料记载,“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他身体过于肥胖,体重超过300斤,最后他目不能视,眼中留脓,按照现代医学诊断,应该是属于重度糖尿病。可见胖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六看他处理家庭危机的态度。杨国忠非常奇葩,为了逼反安禄山,他居然纠集了一伙人,跑到安禄山的王府里,把安禄山的老娘给宰了。干完这事后,若无其事的写了封信给安禄山,你家遭事了,你妈没了,快回来奔丧吧!安禄山居然没犹豫,急匆匆的就跑回长安了!


七看他对李隆基的态度。就是这么一个连路都走不动的重度肥胖症患者,为了讨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欢心,自愿跳高难度的胡旋舞。什么是胡旋舞?顾名思义,就是以快速旋转为主要动作的一种舞蹈,以安禄山的体重,类似“胡旋舞”这样的剧烈运动基本上相当于自杀了。安禄山自为什么还要跳呢,因为他知道玄宗喜欢看“胡旋舞”。


简单总结一下,安禄山在造反前,可谓是深得帝宠,位极人臣,地位尊贵,却身体不佳。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走势,下半生估计不应该和天下做斗争,估计要在病榻上和疾病做斗争了。可他怎么就扯大旗造反了呢?下面,我来谈谈他被逼反的六大理由!


2


一是他与太子不对路。当时的太子叫李亨,属于爸爸不喜妈妈不爱的那种,万年老太子,多年的潜伏派。做人虽很低调,但必经是龙种,也有雄心壮志。安禄山是个粗线条,对这位储君爱理不理的,经常选择性的忽视。


一次,李亨见了安禄山,故意逗安禄山乐,“你这个大肚子里面都装了些什么?”胖子就是粗线条,安禄山张口就说,我肚中只有对皇帝陛下的耿耿忠心,无他耳!太子听了,那个丢人都,怎说我也是储君,也需要重臣辅佐,巩固地位,你瞧不上我,等我登基了,一定要整死你。据说从这事以后,太子不定期的上上本,说说风凉话,给安禄山穿穿小鞋。


二是他与当时的红人宰相杨国忠不对路。杨国忠是忠实的阴谋论者,是说安禄山造反的第一人,不是杨国忠洞察秋毫,首先发现了他的不臣之心,而是杨国忠典型的小人心理作祟。


杨国忠任御史中丞时,就有意接好安禄山。他见安禄山身体肥大,行动不便,每逢上下朝登殿阶时,都要亲自搀扶他。希望他能作为自己的盟友。但安禄山是典型的贞节烈男的做派,一心只跟李林甫跑,对杨国忠视之蔑如也,还将此事告知李林甫。两人因此结怨,反目成仇。


在安禄山这件事情上,杨国忠的确名如其人,可谓国之忠良。他整天啥都不干,就收集安禄山的黑材料,给李隆基上眼药,想要置安禄山于死地。


三是他与大唐王朝的官员普遍不对路。可怜他是胡人,无家族背景,典型的丘八,升官又来路不正,朝堂上的官员基本看不上他,谈起他就都是当笑话讲。他在朝堂上孤立,在政治上属于绝对少数派。很多的大臣都本着政治正确的原则,以筑城屯粮、兼并军力、购买军马的名义参他,他就是赈灾放粮也能被人参收买人心!连大唐的战神王忠嗣大将军也喜欢没事上本参他。


大唐官员们都思维定式了,反正参他一本万利,既表明了自己对皇帝的拳拳忠心,又毫无风险博取名声,何乐而不为!


四是朝中无人帮他说话。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就愈发形影单调,处境每况愈下,基本上被挤出朝堂了,丧失了话语权。李林甫可谓是安禄山能够发迹的第一功臣。因为是他向李隆基提出重用胡将独守一方,但是李林甫对安禄山又打又拉,安禄山将李林甫奉若神明,安禄山曾对儿子说:“我安禄山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相公。”


朝廷有事询问他,他第一时间就派人征求李林甫的意见。奏事之人从长安回来,所问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问“十郎(李林甫)何如?”对李林甫的忌惮之心可见一斑。


五是安禄山处于造反的大环境中。从东西魏开始,河北与关中矛盾算起,河北大致上是不怎么服长安的。安史叛军多数军官是河北汉族,背后是河北豪族,安史叛乱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安史之乱不是因为重用胡人做官,而是因为节度使的权力太大,安禄山做节度使的时间又太长。除了河东经营时间只有四年之外,安禄山在范阳和平卢已经经营了十几年,安禄山和他的下属已经成为了一方独立势力,与当地的豪族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当朝廷一有风吹草动的时候,他们害怕失去自己的利益,所以铤而走险。


六是天宝末年大唐形势不是大好,而是好中大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官场腐败、矛盾频发,阶级对立、民众凄苦、民怨沸腾。


我想即便没有安禄山造反,也一定会有其他矛盾或者问题出现,安禄山造反只是各种矛盾的诱因,或者说表现形式之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背后的河北三镇的势力即是安禄山的后盾,也是能够向安禄山施加压力的地方势力。他的武将与谋士们准确把握住了机会,认为安禄山有夺取天下的能力与机会,纵容与刺激安禄山走上造反路。所以说造反这种事,不光是敢不敢的问题,很多时候是被逼的。


综上所述,安禄山被赶鸭子上架,不反也要反了。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少数民族组成联军20万,在蓟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师,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大唐也无可避免的从辉煌的顶峰迅速滑落至谷底,走上了一条茫茫不归路。

标签: # 安禄山 # 他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