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更贵,廉价的更廉价,如何理解消费降级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饮露
贵的更贵,廉价的更廉价,如何理解消费降级

【欢迎关注“入流”订阅号,微信搜索:入流】

文/侯虹斌

最近的我算是明白现在经济有多不景气了。

似乎所有的东西都约好了似的,价格上涨了。

广州出租车从10元起步变成了12元,单价也高了,晚上还要再加个空驶费。从机场回来的价格直接多几四五十块钱。

加油也贵了。开发票时才发现,现在加一次油竟然超过400元,多少年都没见过的盛况啊,我还以为我看错了。

肯德基、麦当劳套餐全面涨价,单点了一个大汉堡,21元,还没加可乐与薯条。

连超市里的蔬菜水果也涨得厉害,牛肉都快排进奢侈品行业了。

难怪大家一片哭穷。

消费升级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啊,升级没升起来,我们现在却喜迎消费降级。最近一个非常火的购物平台某多多上市了,刚开始时让人大跌眼镜,觉得凭什么,怎么成,里面充斥着全都是廉价或伪劣商品。但有心人却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因为你和你周围的想象中的精英人群,仅仅是人群中的极小部分;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还是对价格极为敏感的。

美团的老总王兴这几天说了一句话:全中国有多少人有本科或以上的学历?答案肯定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不到4%。(有网友修正了数据,约为5%)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月均216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396元,月均3033元。(注意,这是平均数,而不是中位数,如果不是有富豪拉高了这个数值,还会更低。)

是不是大家都放心地拍了拍胸脯:好险啊,没想到我已经是有钱人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题下,廉价,甚至廉价到不合情理、廉价到可能有质量隐患的产品,才能攻占主流市场。这不是这个购物平台的问题。

网络大V@十年砍柴 在微博上说:

“某多多的火爆和榨菜、老干妈销量的增加,符合一个经济学常识: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此种物品为正常物品(normal good)。而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反而增加,此物品为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于个人于社会皆如此。”

这个观点,很容易让人想起“口红效应”,一种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人们的消费欲望无力满足,只好购买比较廉价的非必要之物,来充当安慰剂。中国或者可称为“榨菜效应”或“老干妈效应”?

因为中国的经济能力不如美国,在经济低迷之时,生鲜肉类的消费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只能靠榨菜和辣酱了。

当然,降级的结果,并不意味着给你一竞争,市场上贵的就降下来。不存在的。真正富有的人并不受影响。它只是会导致有钱的人更有钱,穷的人更穷;奢侈品越来越贵,始终有那么一小拔人买,不管什么价格;平价、甚至劣质平价货,更多人买,越便宜越好。

贵的更贵,便宜的更便宜。比如说,香奈儿新款,动辄就是5字头的,就算基本款,也普遍是30000起。GUCCI包的新款太多,统计不过来,但它家的T恤去年是爆款,今年也推出新款,无刺绣无钉珠的印花T恤,一万一千多元,价格几乎是去年的翻番。一件印花针织衫,一万六,也在去年类似款上加价近一半。

也就是说,不但比起你缩水的薪水来说,这些奢侈品的相对价格高了,而且,绝对价格也高了,好让你彻底死心。

我想起香港女作家王迪诗写过的一段话,形容她的一个友人因为家庭负累、经济压力大,便说她:一个PRADA包包背了几十万次。

忽然觉得很辛酸。哎,就是满街的新包、新衣服,你可以尽量地看,尽情的window shopping。但消费一降级,你就要说服自己了:它们都与你无关了。久而久之,你就看都不愿看了。你就被隔绝在外了。

刚才一个时尚编辑在跟我讨论,怎么卖掉自己不喜欢的名牌包包。

中产正在萎缩当中,你不是赶上上面的那拔人,就是“下流化”,阶层往下走了。就像日本学者Miura Atsushi在《下流社会》里说的,从中产跻身上流者凤毛麟角,沦入下流者却源源不断。

这是长期宽松货币环境下,资产畸形上涨的结果。即使工作多年,如果未持有资产,就会越来越穷;资产比人力更值钱。人赚钱难、钱赚钱易啊。

哎,不说了,说多了都是一把心酸泪,为了我的新包包,搬砖去。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时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期主笔:侯虹斌

历史小说作者,专栏作家,媒体从业者

标签: # 的人 # 价格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