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基时刻与金融周期
编者按:明斯基时刻还有多远?金融周期背后隐藏着什么逻辑?传统经济学的谬论如何破解?而M2流转的奥秘又在哪?敬请阅读第一经济智库作者原创文章——“明斯基时刻与金融周期”,以新宏观的全新理论探索经济现实。
传统经济学排斥经济周期,边缘化明斯基,但被大萧条、次贷危机打了响亮的耳光,不得已姑且承认,由于无法洞悉其中机理,故解释漏洞百出。一方面看到房价、股票暴涨,就根据MV=PQ与M2/GDP高得出货币超发论;另一方面,当房价、股票暴跌,而M2/GDP仍然高,显然与货币超发论相矛盾。
新宏观指出了传统经济学的谬误所在,合乎逻辑地解释明斯基时刻与金融周期,凸显创新经济理论的威力。
首先是MV=PQ公式应用存在两大问题:如何确定货币流量?如何确定货币流速?
传统经济学想当然地认为实体经济中流通货币M为M2,这是因为它符合人们表面上的认知,即个人的存款可以自由地从定期变为活期,提现、或转账。
但是,这却是一大错觉,因为个体观察到的事实并非全部,它没有观察到,个体的存款可以自由流动背后是银行完成的,它存在一系列限制条件,即表层信息并不等于底层信息。
事实上,根据会计学可知,在资产负债表中,M2主体为存款,它是银行的负债,是无法流动的,只有资产才能为银行支配,而银行资产中大部分又为贷款,只有可回收的贷款才能流通,回收来的贷款表现为现金或超准,因此,实际流通的是现金与超准。
这里需要区分的一对概念是存款与储蓄,即有存款不等于有储蓄,因为存款可能当月花光,并无储蓄;存款可能是借贷他人的。
另外,有人误以为一元钱存款一次可以放出超过一元的贷款,只要不超出上限即可,这是对货币乘数的极大误解。事实上,一元存款一次只能放出一元*(1-法定准备金率)的贷款,多次累积的结果才是一元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所谓的货币创造,实际为法准之外的基础货币多次流转的产物,它并没有使货币增加,而是累积了债务。
如果实际流通的是M2,它的数值远远大于基础货币、甚至当年GDP,也就是数量充裕得很,那么,市场应该出现流动性泛滥,而不应该是股市、债市、期市暴跌、钱荒,美国大萧条时期1万家银行倒闭的惨象也不应该发生。商业银行又何须望眼欲穿地等待央行降准、再贷款?又何必竭力揽存?这些事实,传统经济学无言以对。
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央行通过基础债务控制了商行,商行通过现金流控制了企业、居民、国家,由此建立了银行对经济的统治。但是,现金流量表的方法论是微观的,非闭合的,无法窥得经济运行的概貌,也就无法解释明斯基时刻与金融周期。
新宏观将货币循环加以闭合,形成了公式体系:
月度GDP=M*(1-S*D)^V;
周期总GDP=M/(S*D);
累积债权=M/D;
流动性危机=M/D》M*(1-S*D)^V;
流动性短周期:月度GDP=M*(1-S*D)^V→0;
债务性长周期:M/D→∞。
其中,M为基础货币,S为储蓄率,D为法定准备金率,V为月度序数。
通过对比月度公式与费雪公式,可见,月度公式联系了储蓄率、准备金率、基础货币,可以考察GDP、债务水平、资产泡沫、流动性变动,更为适合货币经济。
下图1为累积基础货币100,法定准备金率15%,储蓄率40%,月度85的累积情形。
图1:累积情形
下图2为累积基础货币100,法定准备金率15%,储蓄率40%,月度85的历次情形。
图2:历次情形
对比图1与图2可知,累积存款是递增的,而历次超准是递减的,在左端,超准远大于累积存款,即银行支付游刃有余,表现为流动性泛滥,于是过剩资本鼓吹资产泡沫,股市、大宗急剧暴涨;在右端,累计存款远大于超准,即银行支付捉襟见肘,表现为流动性短缺,于是资产泡沫破裂,股市、大宗急剧暴跌,这就是明斯基时刻。当物价低落,债务消灭后,经济重启,金融周期复苏。
由于央行创造基础债务,商行制造衍生债务,因此导致债务积累,其中,净负债部门为企业部门与部门,表现为中铁总公司,通用汽车、房地产公司高负债,英美欧日国债与日俱增。
有人认为存在两种流动性,社会M2流动性与银行超准流动性,但这样还是矛盾的,即银行无钱时,社会上的M2还会流动吗?
问题是,银行是怎样以如此小的超准完成如此庞大的M2流转的呢?其中奥秘在哪?
新宏观本文具体分析银行的几类情形:
一、商业银行行内周转。
1、消费
设商业银行居民为商业银行的净债权,企业为商业银行的净债务,居民储蓄直接消费贷款的存货,那么,企业就能去债务、商业银行缩表,整个社会去杠杆,债务危机化解。
比如,企业净债务10万亿,商行只有0.5万亿的超准,那么,商业银行可将储户的消费分解,分批次完成,即每消费0.5万亿支付给企业,企业全部用来还贷款,然后再次消费0.5万亿,20次方可完成。这就是现实中表现的个人存款消费,它之所以显得自由,就在于消费额度小于商业银行的最大超准,但如果全部储户同时消费,那必然会出现额度限制。
2、借贷消费
即储户A不消费,由商业银行借贷给储户B消费,比如按揭贷款买房,支付方式同样是多次完成,这样企业的净债务被消除,净债务转移给储户B。如果储户B持续借贷,那么必然会发生次贷危机。
由于买房是大宗长期支出,一般需要借贷,故M2与房价正相关,因为M2恰为房产的需求方,房产数量恰为房产的供给方,两者之比当然为房价。这里的价格决定实质是一定期间内,用于储蓄的累积超准比上该期间累积房产供给数量。
3、非匹配消费
即消费的并非是贷款户的存货,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原有储户的债权消失了,新的储户来了,贷款户名称没变,但原有贷款极有可能变成坏账,因为它的存货无法卖出了。
4、炒股
炒股投资于一级市场,相当于将储蓄购买了股权,企业拿到IPO后还贷款,企业债务化解,它同样也是多批次进行。
炒股投资与二级市场,这相当于储户A与储户B之间打麻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只是负债端内部的变化,总额并不变。需要防止的只是瞬间交易量高过商行超准,但这可以通过交易额度来限制。
5、炒房
炒房投资于楼市一级市场,相当于买了房地产公司的存货,那么,房地产公司的债务化解。
炒房投资于楼市二级市场,它同样是储户A与储户B之间打麻将,形同炒股。
6、借新还旧
商业银行对贷款户的审核为信用度,即还款能力,但贷款户要保持这一能力并不难,它只需要借新还旧就能规避。商业银行对此也心知肚明,因为银行可以避免坏账率陡涨。
由于净储蓄的存在,企业与国家部门的净债务不可避免,它们成为事实上的累积债务承担者,如果通过限产保价、消灭库存来实现所谓市场出清,而债权并没有相应消除,那么,一旦这些债权涌出,势必引发挤兑。
由于累积本息越来越高,而超准所支持的流动性越来越低,因此借新还旧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旦银行拒绝借新,于是规模性的债务危机爆发,经济陷入萧条。
借新还旧在货币层面形同庞氏融资,但它在实物层面因为能产生实物利润,因此,它还是有贡献的,之所以处此困局,原因在于央行发行的债务货币与净储蓄带来的衍生债务,出路并不是消灭这些生产力,而是变革货币银行制度。
二、商业银行行外周转。
1、转账
它包括理财、购买基金、资产管理、余额宝支付等。
由于转账至行外,导致货币循环的非闭合,商业银行的支付风险即刻暴露,于是它必然要追踪货币流向哪里?然后再向其拆借,这就是银行间借贷,需要支付利息,监测指标为shibor。
为了避免这一窘况的发生,央行要求资产管理方不能脱离商业银行,即无资金池、第三方托管,实质为商业银行托管,以及券商银行在商业银行开户,余额宝归于银行体系内管理。
2、提现
提现也让多批次周转的手法失灵,其实质为M2要求瞬时一次性流通,比如在春节,人们习惯于大额提现,此刻,商业银行不得已要求央行特别降准以应付局面,同时,商业银行为了避免行外周转而陷入困境,纷纷加大了揽存力度。
另外,M2已经超过了当年GDP,这就是说,M2一年流通速度小于1,M1也不过2,这显然与现实不符,因为人们每月都能领到工资,一年高达12次。
这就说明了实际流通的不是M2、M1,而是超准与M0。
这些累积的M2实际表达的是过去货币投入的成本,它在中国形成了过百亿人民币的企业债务,在美国形成了45万亿美元的股权,在日本形成了一千万亿日元的国债,它们要求一次性流转、变现,但实际货币流通量——超准与MO却与之相差甚远,于是现金流断了,股市、债市、期市、楼市崩了,明斯基时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