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历史课
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历史课
目前,历史教学是处于改革与发展之中,正经历着转型和变化。可以说,历史教学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这种形势下,老的问题如何处理,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上好一节课,备好课是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教好课。因此教师的备课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来说。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面对新课程这个大背景,高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当然备课离不开: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具、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练习等几个环节。今天我们就通过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来从观念到教学行为上研究课堂教学。
要上好一节课,我想大家应注重以下几个大方面:一是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思想;二是真正领会教学大纲精神;三是明确教学目标;四是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组织处理好教材;(包括重点、难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讲解)五是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模式);六是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七是教师要有较高的深层素质和掌握过硬的教学技能;八是历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教育先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促其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各级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的重大问题。
据全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中喜欢历史的人次百分数仅为1.8%,这充分反映了历史学科本身高度的趣味性与历史课进行兴趣培养的困难性。但无论如何学生的兴趣培养势在必行,因为它是使学生通往成功的必要阶梯。下面我简要谈谈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首先,要精心设计,上好第一课。
历史的第一课是绪论课,是历史课程的开宗明义,是历史课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可以这样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全学程最重要的一课。绪论课要通过一系列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概括的了解历史课的教学内容,造成了一个覆盖整个历史课的总的问题情境,要通过生动、有力的例证使学生了解历史,使学生初步产生学好这门课的愿望。
其次,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积极创设情境。
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史料作趣味性导入,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开场白。例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可通过放映《珍珠港》影片片段,使学生在战火冲天的画面中,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学习动机由潜伏转到活跃状态。然后精巧设计学习疑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设疑 是历史教师经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每设计一个高质量的 疑 ,都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尽管教师对此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是,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设疑方式。例如,在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在讲授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的时候,可运用悬念式的设疑, 现在奔驰牌汽车的的名称的由来 (内燃机发明者卡尔 本茨姓名的谐音)等等。教师通过一系列设疑,为其后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学生产生疑问,就迫切地想知道学习内容,因此,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探求状态。
第三,要充分利用灵活、新颖的教法,使被唤起的兴趣加以巩固。
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学到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是否新颖、灵活,取决于学生被唤起的兴趣的巩固程度。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法的多样性、趣味化。如在讲《敌后抗日根据地》一课时,可结合歌曲《南泥湾》和《地道战》等。通过词、曲使学生兴趣极大提高,也从中感受到了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始志不渝的民族精神。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真可谓 一石激起千重浪 。
第四,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把创设情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记得在讲授《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有学生对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为1661年,而早在1644年就已是清朝的开始了,而郑成功怎么是明将呢? 发出疑问。于是我把清初南明势力,以及何谓疆域统一给他讲一遍,使之消除疑问。在这一类问题上学生尽可以解开思维缰绳,大胆探索,这固然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第五,课堂的内容要有争论情境,练习的形式要有新意。
在讨论中,每个学生既要考虑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又要考虑他人的见解对错与否,这是一种由论题和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共同构成的问题的情境,能形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在新课结束时,学生的头脑容易从积极的思维转向松弛,出现精神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设计改错、选择等问题形式,也可用其他形式来代替机械记忆。如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到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13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哪些。还可以要求学生搞一些小竞赛,小游戏,观看影片片段等等。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引发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需要,使学生经常带着新鲜感投入到历史学习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