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渴望的爱情,其实就像毒品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森与雨露心
你所渴望的爱情,其实就像毒品


一时的怦然心动不是爱情,讨好型的爱情只会让你更加孤独,越陷越深。


“你有男朋友了么?”


“你都26了,怎么还不找个对象啊!”


春节来临,又到了大龄单身男女青年要被集体“催婚”、“逼婚”的时刻。


总有一些平时连赞都不给你点的亲戚,一到新春佳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时刻,连珠炮似地追问你这个不太令人愉快的问题。


见你不回答,立马来一句:


“你也就这个条件,还想找个什么样的?找男朋友要靠谱,你过几年就是老姑娘了,别挑了!”


你看了看朋友圈,发现今天情人节一堆人秀恩爱。


特别是看到前任已经脱单,顿时分外心塞。


但心塞之余也瞬间就释怀了。


去年大火的前任3,男主孟云和女主林佳分手后各自兑现自己讲过的话,孟云穿上了至尊宝的衣服,在广场上大喊,“林佳我爱你”。


同时镜头切换到林佳家里,林佳不顾自己的过敏体质,抱着一箱芒果,边吃边哭。



这大概说明了这部片热度如此之高的原因,片中很爱却遗憾错过的桥段引起了共鸣,广大人民群众在观影中给自己加了戏。


每段分手都有必然性


大家都喜欢看坏男生和好姑娘谈恋爱,期待坏男生为了好姑娘迷途知返改变自己。


影片里面的坏男生稍微流几滴眼泪都比好男人整集憨厚老实讨喜。


因为大多数时候,那些离开的人总是更被记得,他们是深夜梦回的眼泪,挥之不去。


事实上但凡恋爱超过了5次,基本可以总结出来,两个人的相处,没什么好与坏,分开才是常态,遇到了终身伴侣不吵不闹、不离不弃其实很难。



时时刻刻记得前任其实很傻,分手后才记得当时还有一点誓言没完成,多的只是感动自己,这和爱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大都希自己情窦初开的对象就是相伴一生的最佳拍档,然而这件事的理论概率真的很低。


调研数据显示,男生在18岁时出现初恋高峰,女生则在18-21岁期间都有较多初恋。



可是啊,在大部分人的一生里,一般至少会经历一次“我这么爱你而你却转身就走”的残忍分手剧情。


这件事残忍之处不在于对方的决绝,而在于信任的崩塌和希望的破灭。


所以分手总会让人陷入痛苦,尤其当分手的原因是移情别恋和谎言的时候,被分手者的痛苦便会更加深刻。



如何正视分手这件事就变得很重要,即便是遭遇出轨或者背叛,其实都没必要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人渣”,因为每段分手都有其必然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片的剧情相当于十部《前任3》的信息量,说的是:一个日本女孩和她的前任们。



松子一生经历的五段感情单拿任何一段出来,都没有人愿意经历。


松子的初恋是一名立志成为畅销书作家的男人,作家脾气暴戾在一次两人的争吵后自杀,留下松子一个人在这世界。


这虽然不能严格定义为被分手,但自己的爱都无法让对方选择活下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感情的否定,剩下的另一个人只能带着叹息继续前行。


初恋死后,松子以第三者的身份与前任的朋友交往。



发现自己被男友利用后,就陷入自我放逐,成为一名娼妓。她不明白爱并不是判定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爱人对自己的否定也不是我们人生的标准答案。


在工作中,小野寺的搭讪让松子怦然心动,因为惧怕孤独,她选择和小野寺交往。



随着小野寺后来移情别恋的事被挑明,松子难以接受。争吵中的松子不慎将小野寺打死,感情结束。


就在准备自杀的时候,结识了一名理发师,于是又迅速坠入爱河,此时松子的想法不外呼“找个老实人就嫁了吧”。而此刻牢狱之灾的降临,使得两人分开。



出狱后,理发师已经成立了家庭,娶了老婆还有了孩子,海誓山盟一秒崩塌。


失望之余,遇到了当老师时的学生龙洋一,两人相爱了一阵子,可龙洋一因为没办法给与松子她要的幸福,狠心离开。



别把爱情想得那么伟大


松子虽然阳光,但还是没办法逃开命运的作弄。每段感情都死心塌地,有爱到天涯尽头的决心,却因为对“爱的误解”伤害别人也让自己难过。


这里,一起来说说松子对“爱”的误会:


1. 误以为爱能让孤独感消失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将爱情分为不成熟的爱和成熟的爱,他认为,只有成熟的爱才能帮助现代人真正克服孤独。


不成熟的爱与成熟的爱之间的根本区别:不成熟的爱会消除个人的个性,但成熟的爱会保持个人的个性;不成熟的爱让人丧失自律,而成熟的爱尊重他人的自律。



两人中一旦有一方在意识形态上无法兼容他人,那么这种爱就会迅速退化成不成熟的爱,随之而来的便是个性的消解,而这种爱并不能克服现代人之间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松子的每段感情都是逐渐消解自己个性的一段过程。


在遇到爱情前,松子个性活泼内心丰富,标准中二的20世纪中叶美少女。


而遇到爱情后,就立马进入讨好型人格,几乎都是以伴侣的情绪为个人意志转移。



一步步让自己的个性消解,难以避免地陷入不成熟的爱情之中,这只会令她愈发孤独。


2. 对爱人施加单方面的期望


爱情的发生过程大抵是这样:在某一刻,我开始承认对方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让我着迷,使我希望进一步了解他的独特之处。


但独特往往意味着差异,越独特越喜欢,越喜欢就越想发现对方的独特之处,必然被发现的差异就越大。


如果接受彼此的差异,则爱情得以维持并继续,而如果无法接受,必然会因为差异性无法共存而分手。

如果因为单方面的期望没有达成,而要求对方与自己的步调一致,无疑否认了被爱者“差异性”的存在,因此,爱情消失。


松子的爱情,能长久撑下去那一定就是编剧善意的玩笑。


第一段感情中,她期望原本暴躁事业低迷的男友稳定下来和自己永远在一起。



第二段感情中,她期望原本有伴侣且不考虑分手的男友稳定下来和自己永远在一起。



第三段感情中,她期望原本花心浪荡一生的男友稳定下来和自己永远在一起。



第四段感情中,她期望原本就没必要苦苦等八年的男友稳定下来和自己永远在一起。



第五段感情中,她期望原本年轻一事无成的男友稳定下来和自己永远在一起。



3. 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


成年人的爱,两情相悦,一段爱情的开始必然是因为一段爱情的结束所成就,别人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他人,没有任何人是受害者。


松子在次次经历谎言及背叛后,都将对方的移情别恋内化为愤怒,甚至是自我放逐,这都是对自己不必要的惩罚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松子的故事讲完了,不是为了让任何人变成毫无原则和底线的人,那些先离场的人此后的恋情也并不会变得更好,而我们还会继续和别人相爱。


分手为何让人如此心痛


在复旦大学心理系的心理与行为研究项目中,通过对113名志愿者(平均年龄=24,年龄跨度16–49)的研究,将他们以失恋经历分为四组:失恋后单身、失恋后现恋爱/结婚、从未失恋现恋爱/结婚、始终单身。


探究失恋经历和感情现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和情感分辨能力的特征差异。



实验证明,失恋后的再恋爱,能够修正因失恋带来的情绪和认知的混淆感,被动方往往比主动方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和认知的混淆感。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阶段,只要尚未有新恋情出现,个体就在承受着上段感情带来的创伤,开始另一段新的恋情自然会消解上一段感情带来的痛苦。



失恋的痛苦并不独特,是与生俱来的感受。


有研究报告指出,分手会使得个体陷入最深不可测的情绪苦痛中,变得茶饭不思。学者把跟手分后的情绪反馈分为“抗议”和“放弃”两类。


“抗议”类型中,被分手的人执着于努力去挽回心上人。当他们意识到恋人要结束掉关系,通常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开始追忆,重复寻找线索,寻找一切修复关系的可能。



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都奉献给了准备离去的伴侣。他们无法摆脱的念头就是:和恋人言归于好。这种表现被遗传学家Fisher命名为“挫折吸引”,越挫折越迷恋。


有时候,失恋后的“抗议”很有效,至少会让主动分手的一方产生愧疚,从而产生复合的可能。


“放弃”类型中,他们完全放弃了,滑入失望之中。超过40%的人经历了 “临床诊断抑郁”,他们中12%显示出了中度到严重抑郁。 



当然,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里,失恋后的情绪反应是有意义的。


因为愤怒是自然赋予我们最强有力的净化机制,来帮助我们驱走离弃的配偶,以使得我们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慢慢地,所有的情感都将衰减,一切随时间消散。


爱情中的“权力游戏”


爱是相互扶持,是一起走下去的能力和决心。而往往很多人都误以为一时的怦然心动就是爱情,就能相爱,其实并不是。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可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在自己的标准体系下衡量得失,选择不同的情绪表达自己。


与其说是不好的伴侣毁掉了爱情,不如说是固有的价值观、道德观被打破,让人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所以,避免分手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同自己在同一套道德标准认知下的相伴一生。


“紫霞仙子”这样的姑娘,注定会错过“至尊宝”。因为一个人想长相厮守,而另一个人永远走不出来自己的花花世界。



任何的双边关系都应该是双向而对等的,这才是能够长久维持一段关系的关键,这适用于一切双边关系,不光是爱情,亲情和友情亦如此。


不祝你和爱人长相厮守,祝你不为任何人伤心。


参考文献:

[1]Burntte,J.L.,Mccullough,M.E.,VanTongeren,D.R., Davis,D.E.(2012).Forgiveness results from intergrating information about relationship value and exploitation risk[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hology Bulletin.38(3),345-356
[2]Collins,W.A.,Welsh,D.p., Furman,W.(2009).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0(1),631-652

[3]Fehr,R.,Gelfand,M.J., Nag,M.(2010).The road to forgiveness: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of its situational and dispoditional correlates[J].Psychological Nulletin.136(5),894
[4]刘昊.当代青年人初恋年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首都大学生为例[J].青年研究.2014:64-96
[5]梁若冰.现代人的孤独及其克服——浅谈弗洛姆爱的理论[J].学术交流.2014,202:17-19
[6]吴江.个人之爱与性爱——一种现象学的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1,9(20):50-56
[7]黄洋子. 进化心理学两性配偶选择及相关问题差异的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9,6:44-47

[8]孙时进,苏虹,宋耀武.感情经历、失恋角色对恋爱认知——情绪分辨能力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1):121-127.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全人类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

标签: # 松子 # 爱情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