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平时知识掌握的挺好的,但是一到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审题能力薄弱。总结一下,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系实际应用类的题目,学生不能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解答;二是,不能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或者是不能有效地将已知条件进行转换;三是,读题不仔细,不加思索。现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遇到和实际联系的问题,学生就会普遍觉得困难,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对于角的概念和大小掌握的都没有问题,但是一遇到题“时间9点20分时表盘上分针和时针的夹角多少度?”学生就会出错。一到解应用题,就列不对方程,找不好等量关系。分析原因,是学生不能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或者说还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中考高考的改革,都越来越看重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要做到:
一、培养好的读题习惯
“读”,就是要认真读题,准确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过程中,了解题目内容情节,准确抓住题目给的已知条件,头脑中迅速再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要求的问题,应用课本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表述的数学术语也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比如“倍数”应用题“倍”的含义、行程问题“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从而无法确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再者就是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路。
二、联系实际,传授方法,复述题意,进入情境
热情鼓励,培养学生勤学善思、质疑问难的习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三、采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模拟情景
有些看起来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题目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出来,从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审题时把条件和问题用表格表示出来,通过列表整理,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其数量关系便一目了然。这样条理清楚,不至于搞错数量间的关系。
总之,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学生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传授的技巧及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习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