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4大结构模式详解,至少熟练掌握2种
议论文是考试主流文体之一,其常见的结构模式有四种,分别是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并列式。今天,我们就详细说议论文的这四种结构模式。
“总-分-总”式结构,是文章运用最多的一种结构方式。在论证思路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2、“总——分”式:其特点是没有结论部分。在引论提出论点后,或分若干论点阐述证明,它常在分述的部分进行小结;或分举若干论据进行分析。例如荀子的《劝学》:开篇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分别从学习的效果(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重要作用(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意积累、用心专一)等几个方面来证明。最后没有总收照应,也没有针对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3、“分——总”式:议论时不是先提出论点,而是先分若干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进行归纳,进而明确总论点,做出结论。
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相互之间不可重复、交叉。
二、层进式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解释,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语言一定要简洁些。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例如】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三、对照式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基本结构如下:
1、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使用这种结构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
【例如】题目:《苦难是一种财富》
中心论点:苦难是一种财富。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勾践卧薪尝胆)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材料)
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
四、并列式并列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本论论证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例如】《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
编辑: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