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警惕你的“弱者思维”
这篇文章来自我的好友:三由。
▽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的确,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但是,我们往往忽略另一个关键因素——思维。
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
为什么有些人事业有成?
他们面对机遇或者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差别在哪呢?
举个学业上的例子:
在北大被聪明人虐了三年的朋友说,那些比他优秀的人思维方式的确异于常人:首先,聪明的人对“难”更钝感,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轻松地面对陡峭的学习曲线。其次在于他们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清晰的思维,专注地思考。
虽然北大人在智力上可能的确略优于普通人,但我更相造成差距的是长久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管是学业事业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人面对困难时抱怨、解决困难时退缩等类似的弱者思维,才是普通人一直普通的原因。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弱者思维有哪些呢?今天与大家分享几种典型的弱者思维。
01
遇事爱抱怨
我们常被告诫,不要与爱抱怨的人交朋友,可有时自己也偶尔抱怨不迭。弱者思维的第一表现就是遇事爱抱怨。生活中遇到不顺,不去反观自己,也不去平复心态想着如何解决,反而开启“祥玲嫂”模式:抱怨身边的人、抱怨社会规则、抱怨整个世界......
可惜,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抱怨只是证明了自己的弱者身份,没有能力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走不出眼下的困境而已。讲真,持续这样的抱怨,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弱者。
在乙方工作多年,不抱怨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在公司抱怨客户,长此以往大家都练就了一身生气也要保持微笑的“好武功”,因为无论甲方爸爸多么让你抓狂,你想顺利完成项目的话只能是用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破口大骂还不忘画个圈圈诅咒人家。
一旦你开启抱怨的模式,你就输了,输在了你的心态上。你陷入糟糕的负面情绪里,把能量消耗在诉苦上,扰乱了本身的工作节奏不说,还引起对客户的抵触心理,导致之后的对接工作难上加难。
聪明人往往拒绝抱怨思维,不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不把时间和能量浪费在无意义的喋喋不休上。他们充满了自信,即使在困境面前也坚决相信自己,比起抱怨外界更愿意自我反省。这种自信、不推脱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他们即使在混乱的状态中也能游刃有余。
02
付出一点,立即要求回报
弱者思维的第二表现就是希望“立竿见影”。自认为付出了一些努力、做了一些坚持,然后就觉得应该马上有回报,如果没有达到心理预期就开始怀疑、抱怨、愤怒甚至是放弃。
心理学有一个关于“延迟满足感”的“糖果实验”:米切尔将50名4岁儿童带到一间空房子里,每人发一粒糖果,然后告诉小朋友他会出去一下,如果他回来的时候,有小朋友没吃掉这粒糖,他会再给这些小朋友一粒糖。结果,只有1/3的小朋友坚持没有吃这粒糖。
所谓延迟满足能力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它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间表现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对这些孩子进行了12-14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很少在困难面前低头,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而那些急不可耐、经不起诱惑的孩子,在成年后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会退缩不前、逃避挑战。
懂得延迟满足感,具有自律精神的人,无论是对投资还是工作都会有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懂得万事万物都需要时间,所以他们用自律与等待成就自己。
03
看不上新鲜事物,还总是嘲笑
还有一种弱者思维,就是拒绝尝试新鲜事物,思想陈旧还固执己见。他们拒绝深度思考,对于新鲜事物大多持批判态度,却忘记了任何新鲜事物都是属于我们个人发展的助推工具,一旦运用得好,就能事半功倍。
比如当年阿里巴巴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怀疑电子商务,认为马云不过是异想天开。其中嘲讽马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慧聪网的总裁郭凡生——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企业家,可谓是商业传奇。
当年的他并不看好互联网行业,还嘲讽马云“有时间多去学习,少吹牛”。而到现在,慧聪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企业,郭凡生的自大让他错过了商机,与时代潮流脱轨,终于让慧聪不复当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对新生事物的否定与嘲讽,表面看似狂妄自大本质上却是内心的自卑和脆弱,跟不上时代潮流,看不清发展趋势,所以只能原地踏步,去自我麻痹和自我开脱。
弱者思维还有很多,这只是典型的几种。生活当中,每当我们觉得前途迷茫、羡慕别人收获满满的时候,不如停下来反观自己,警惕自己陷入弱者思维的陷阱,及时拆掉思维的墙,那么可能前路又豁然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