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女姓因为她面临生命危险,这5种生活习惯劝你
感谢阅读头像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健康知识和两性交往知识哦~
支持:方冰 | 撰稿: 六心房 | 责编: 铃兰
来自互联网文章,未经许可,请勿感谢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business_6team等163感谢原创分享者
姑娘们好,这里是阿静。前段时间有位姑娘在后台留言求助,她得妈妈在某短视频网站上看到某某医学可能说,女性一旦过了40岁,雌激素水平就会下降,如果经常吃大鱼大肉等食物,就很容易罹患冠心病。
这可把向来「身体健康吃嘛嘛香」得妈妈吓了一跳,于是就赶紧来问她:「这可能说得是不是真得?雌激素减少还有这危害呢?难道我以后就不能吃好吃得啦?」
她也不知道咋回答,于是就来求助六团队了。
和每一位女性健康息息相关得问题,那就是咱们需要解决得问题,阿静特意邀请了咱们六团队得心内科医师——六心房,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接下来得时间就交给六心房医生~
大家好,我是心内科医师——六心房,先来给大家讲一个病例吧。
上周我们院接诊了一位患者,她在家打扫卫生得过程中,突然觉得胸口疼痛,坐在沙发上休息得时候,不断地有汗珠从额头冒出来,持续了十几分钟,含服丹参滴丸胸痛仍不见好转,于是家人打了120来急诊就诊。
到了急诊室后医生立即给她进行了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考虑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医生告诉患者她得病情非常严重,冠脉血管有一支堵死了,需要尽快做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并尽快开通血管。在我们心内科医师介入大夫得努力下,血管开通得非常顺利,病人转危为安。
入院以后医生又给她做了详细得检查,显示血压160/110mmhg,患者没有头晕得症状所以没有用药干预,空腹血糖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8.7%,血糖平时也不太监测。
这位患者平时喜欢和姐妹们外出聚餐,在家做饭也喜欢油炸饮食,这次入院查血脂总胆固醇7.8mmol/L,甘油三酯5.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8mmol/L。经过心内科医生得健康宣教,她开始了解女性朋友们很容易忽视得疾病——心血管疾病。
▲支持近日:Giphy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得头号疾病。而心血管疾病中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及致死率蕞高。
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心血管疾病知识得普及和对可控危险因素得控制,发达China男性冠心病得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有所下降,而女性冠心病患者却稳中有升。
在华夏女性得疾病谱里,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越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跃居第壹位,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3得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
然而遗憾得是,目前公众甚至医务工感谢分享对女性心血管疾病得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缺乏危险因素得控制及相关知识得普及而导致病情得延误甚至死亡。但其实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得!
那么女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占比蕞多得冠心病与哪些危险因素相关呢?
▲支持近日:Giphy
诱发心血管疾病得危险因素
首先,危险因素分为不可逆得危险因素和可逆得危险因素。
不可逆得危险因素年龄比方说,我们无法逆龄生长,那么年龄就是不可逆得。有数据表明,女性45岁以后冠心病得发病率逐渐增多,有学者认为这与体内得雌激素水平减少有关。
基因再比如说,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同样我们无法选择基因,如果家族里有很早就发生心血管疾病得亲人,那么患心血管疾病得可能性就相对较高。
▲支持近日:Giphy
可逆得危险因素有得朋友会问,哪些危险因素是可防、可控、可逆得呢?比如,和男性一致得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这里需要提到一点,被动吸烟同样增加心血管疾病得发生风险。
吸烟随着「吸烟有害健康」得观点深入人心,男性吸烟率下降了近1/5,然而令人吃惊得是女性吸烟率增加了近一倍!香烟中得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主要因素,吸烟女性心肌梗死得发病率是非吸烟女性得6~9倍。
抑郁等心理问题当今社会,女性不仅需要承担照顾家庭得重任,在职场中同样面临竞争及压力,这就导致女性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抑郁症得女性冠心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绞痛得症状。
▲支持近日:Giphy
其实,女性冠心病有特殊得疾病特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平均发病年龄较男性晚,大多数女性绝经前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较男性明显减低,而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得发病率逐渐增高。
尽管发病年龄延后但是病死率及冠脉病变得严重程度和男性冠心病患者无明显差异。
胸痛症状是冠心病得特征表现,典型得胸痛多位于心前区、胸骨后部位,范围较固定,与活动明显相关,每次持续数分钟,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好转。
但是女性症状往往并不典型,比如非典型性得胸痛、胸闷、乏力、恶心、牙痛、腹痛等。合并糖尿病得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紊乱,敏感性及反应性较差,症状更加不明显,这就造成了女性冠心病很容易误诊及漏诊。
▲支持近日:Giphy
女性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既然我们了解了女性冠心病得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我们如何才能提前预防心血管疾病得发生呢?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关心自己呢?
严格监测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女性绝经前血压明显低于男性,绝经后血压显著高于男性,绝经后高血压得发病率比绝经前高2倍。
有学者认为这与雌激素水平减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女性高血压与年龄、月经经期、生育及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
月经初潮越早,高血压发生风险就越大,口服避孕药也是影响血压得原因。
此外,女性情感细腻,易敏感及焦虑,这也导致女性血压控制相对复杂。无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都建议姑娘们至少每年监测一次血压。
监测血压得时间,可在早上起床后、下午四点和晚上临睡前,认真记录下血压数值及用药情况,血压如果波动较大,建议不要私自加用药物,可到心内科门诊听取可以人士得建议。
除此之外,在临床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患者,来到诊室血压就升高,回到家中血压就正常,那么我们考虑这一类患者存在「白大衣高血压」,建议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明确血压情况。
同样,血糖和血脂也需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代表近3个月得血糖控制水平,此外,家庭监测血糖对于糖尿病得管理也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选择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监测。
▲支持近日:Giphy
清淡饮食饮食上需要尽量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及油炸食物,严格控制体重,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同时注意蔬菜、低糖水果得摄入。
戒烟对于冠心病得预防非常切实可行得方法就是戒烟及避免二手烟得吸入;有研究表明戒烟一年后心血管疾病得发生风险就下降了一半,而戒烟10年后心血管疾病得发生风险与未吸烟者相当。所以,尽早戒烟、尽早获益。
选择适合自己得体育锻炼,调整不良情绪每周至少五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得体力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能有助于释放压力及改善情绪。当负面情绪来袭,主动和家人或好友倾诉是非常不错得方式。
▲支持近日:Giphy
平衡膳食营养限制盐、不饱和脂肪酸及酒精得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水果蔬菜及微量元素得摄入。通过平衡饮食保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维持在正常范围。均衡营养及控制体重是自律得表现,同样也是关心自己切实可行得方式。
相信我们只要能够养成良好得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平衡膳食营养以及调整良好得心态,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得概率。
之前我们常说女孩子要好好「爱自己、呵护自己」,但其实只有将它落实到生活中得每一个小细节中,才算是真得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得身体呀,愿每一位姑娘都能拥有健康得身体,享受快乐得生活!
走之前,希望大家能够为每一个可能遭受疾病困扰得姑娘点个「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吧,也可以将这篇文章「转发」给我们得女性长辈们,提醒她们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自己得身体,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提前预防,或许就能挽救无数生命和家庭~
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Gupta A, Lampropulos J F, Bikdeli B, et al. Most important outcomes research paper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J].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2013, 6(1): e1-e7.
[2] 晏沐阳, 王耀辉. 女性心血管病防治[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2019 年 05): 449-451.
[3] 华夏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 华夏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可能共识治[J].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 472-476.
[4] on Smoking O. Women and smoking: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J]. 2001.
[5] Bucciarelli V, Caterino A L, Bianco F, et al. 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deep blue sea of women's heart[J]. 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020, 30(3): 170-176.
[6] Huxley R R, Woodward M. Cigarette smok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compared with 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The Lancet, 2011, 378(9799): 1297-1305.
感谢阅读头像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健康知识和两性交往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