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曲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灰尘往事
走进河曲

近年来,县委、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借山西省成为全国综改试验区的东风,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围绕强县与富民两大目标,立足县情实际,实施“开放引进、大项带动”战略,推进“两新两特”建设,实现了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政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当此“十二五”发展机遇期,全县上下将继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勇攀新高,为早日把河曲县建设成为三晋强县、晋北明珠而努力奋斗!

让世界了解河曲,让河曲走向世界。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这块充满魅力、蕴藏商机的热土观光旅游、洽谈合作、投资置业、携手发展、共创辉煌!



县 情 概 况

地理位置 河曲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东临偏关、五寨,南接岢岚、保德,西北与陕西省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因地处黄河弯曲处而得名。

历史沿革 河曲战国属赵,汉属太原,南北朝时属北魏,唐属太原,古名荧台,亦称九曲黄龙湾,五代北汉置雄勇镇,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火山军,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金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州,名为隩州。明洪武二年复置河曲县。1937年建党,1940年解放。

幅员人口 全县国土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4镇9乡340村,总人口14万,其中农业人口11.08万。

就发展而言凸显三大特点:

●区位优越 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被神府煤田、准葛尔能源富集区、朔州工业区、河东煤田等大工业包围,境内已经或即将建成的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韩河公路、沿黄公路和府谷至河曲公路桥等便利的交通网络,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板块,是承接呼、包、鄂、榆、忻、朔经济发展辐射力的枢纽带,成为正在兴起的西口经济文化圈的腹地。

●资源丰富 初步探明有相当储量的矿种共6类18种。其中煤储量120亿吨,分布面积400平方公里;铁矿储量15.6亿吨;石灰岩储量601亿吨,铝土矿储量1.79亿吨。境内水系比较丰富,地下岩溶水资源充沛,水资源总量6070万立方米。黄河流经76公里,落差53.1米,年平均流量823立方米/秒。县内有县川河、朱家川河、南曲沟、邬家沟4条较大支流。

●人文厚重 因地处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河曲素有“民歌之海”、“二人台故乡”的美誉,曾先后获“山西省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地方民歌、二人台艺术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过全国村民自治、全国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典型经验,长期地方工业发展稳定,相对而言县内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工业经营管理人才。

 


发 展 概 况

现状概述 “十五”期间,全县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项指标每年平均分别以40%、54%、48%、16%、16%的速度递增,“十五”期末该五项指标分别达到20.1亿元、19.7亿元、3.63亿元、6902元、1662元是“九五”期末的5.37倍、8.71倍、7倍、2倍、2.1倍。其它各项经济社会预期指标也均提前超额完成。

发展目标 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可望达到100亿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递增3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453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递增37%;财政总收入达到18亿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递增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18%,达到1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20%,达到4000元;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发展规划 全县形成五大产业基地,即:东南部高山5乡生态畜牧基地、杂粮基地,西北中部6乡(镇)煤电化基地,沿黄河4乡(镇)瓜菜基地、黄河风情旅游基地。

项目建设规划 围绕做强五大基地,突出抓好能源工交、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三大类100多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亿元。

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

 

工业现状概述近年,经过结构调整,实现由过去的“小而全”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全县现有各类注册工业企业5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户,主要以煤炭、电力、化工产业为主。企业注册资本金26573万元,2005年工业生产总值197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14000万元,利税75938万元。

发展目标思路 抓住三大机遇,一是鲁能河曲电厂列入国家“西电东送”电源点项目的机遇,二是全国加紧实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和全省实施“资源整合,关小建大”的机遇,三是全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倡发展新型洁净能源产业的政策机遇,着力推进以煤电化为主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使我县成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大型煤电化基地。

●煤:规划整合建设“五大阵营、十大矿区”。全县由27座矿井整合压缩为17座,包括:鲁能电煤一期300—600万吨/年的上榆泉煤矿、二期1000万吨/年的黄柏煤矿,晋神500万吨/年的沙坪煤矿、240万吨/年的磁尧沟煤矿,华鹿120万吨/年的阳坡泉煤矿,奥达45万吨/年的梁家碛煤矿,300万吨/年的11座(压缩后)地方民营煤矿,最终形成30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电:建成“三厂两网”。即鲁能火电、龙口水电、晋神煤矸石发电、黄河中游调峰总控网、10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主变网。其中鲁能河曲电厂一期2×600MW,二期2×600MW,三期6×660MW,龙口水电4×100MW+20MW,晋神煤矸石电厂2×300MW。最终形成总装机7000MW/年的发电能力,建成新的特大型电力工业城。

●化:形成“两厂四化”格局。“两厂”即同德化工公司、华鹿煤化工有限公司。“四化”即同德化工公司年产6万吨/年的民用炸药、4万吨/年的无机硅化物,华鹿煤化工有限公司40万吨/年二甲醚,60万吨/年的甲醇。

重点项目推介

●山西鲁能河曲电厂 山西鲁能河曲电厂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电源点之一,由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按比例投资建设。一期工程首批2×600MW机组,总投资42.7亿元,2005年投产发电,年销售收入15亿元。二期6×1000MW机组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也正在加紧推进,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达到105亿元。

●山西鲁能上榆泉煤矿 山西鲁能河曲电煤项目是河曲电厂的配套项目,矿区总面积109.6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亿吨,规划为上榆泉和黄柏两个井田,随河曲电厂建设进度分二期,由山东鲁能物矿公司、山东鲁能发展集团和山西晋能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上榆泉煤矿总投资18亿元,井田面积3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9.6亿吨;年生产能力300万吨,最终扩至600万吨;二期黄柏煤矿井田面积7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3.4亿吨,初期建设年产400万吨,最终扩至年产1000万吨,计划投资10亿元,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19亿元。

●山西晋神河曲煤炭有限公司 是山西晋神公司(由省煤销公司和神华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在河曲投资项目,关闭整合地方12座小矿井,开发建设240万吨沙坪煤矿和120万吨磁窑沟煤矿。计划扩产为生产能力740万吨的2座矿井,并立项新上2×300MW机组的煤矸石火电厂,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达到24亿元。

●华鹿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2005年河曲引进的集县城集中供热、煤矿开采、煤化工综合开发的集团,下属华鹿阳坡泉煤矿已完成30万吨技改,并将进行120万吨技改扩产;同时投资23亿元的60万吨/年甲醇和4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建成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到13.5亿元。

●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由原河曲县化工厂改制组建,该公司通过技改扩建,已形成3万吨炸药、1万吨白炭黑的生产规模,2006年销售收入1.99亿元,在民爆行业内位居我省第一、全国第三。2006年投资3000万元与大同众诚公司合作在内蒙清水河县新建年产10000吨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线,现已投产,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

●山西奥达电力有限公司 前身是山西省河曲县第二发电厂,公司拥有两个独资企业、四个控股企业、八个合作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2.9亿元。

招商引资项目

●垃圾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

●60万吨/年的粉煤灰水泥项目

●120万吨/年的环保利废水泥项目

●煤层气开发项目

●煤矸石精细化工项目

●40—100万吨/年的氧化铝项目

●60—100万吨/年的洗煤厂

●煤转油、水煤浆项目

●粉煤灰转化高性能新型环保建材

●万吨聚氯乙烯生产线项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本农情

●地理气候 境内地形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836米至1637米之间,平均海拔1240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半山区多达2855小时,年平均气温在6.6—8.8℃之间,年平均降水3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土地资源 全县可耕地面积62万亩(实际耕种42万亩),其中水浇4.57万亩,旱地68.45万亩,全县人均土地面积14.6亩,农业人口人均可耕地6.5亩。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有十二科二百六十五种,旱作农业中以糜、黍、豆、谷、土豆等小杂粮为主。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20.96万亩,其中,阔叶林11.4万亩,灌木林13.16万亩,疏林地2.04万亩,未成林(包括新造林地)35.7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58.50万亩,森林覆盖率14.6%。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山雀、雁、鹰、兔、黄河鲤鱼。

发展目标思路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致力于改善“四生(生存、生活、生产、生态)”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大财政支农、工业反哺、以城带村的力度,推进脱贫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 依托东南部高山区现有的林草资源、退耕还林及生态建设的实施,结合中北部产煤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林牧业,造林面积32万亩,种草12万亩,牛羊等牲畜年发展30万个羊单位,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0.7万吨、3.6万吨、1.2万吨,重点企业主要有河滩奶牛育种有限公司、生华酸奶厂、天宝奶站,规模养殖场达到800个以上。

●农副产品加工龙头建设工程 形成小杂粮加工、土豆淀粉加工、油料加工等系列,重点企业主要有晋西北绿宝食品厂、山西圣达精制淀粉厂、蓖麻油脂厂等。
 ●晋陕蒙接壤区“菜篮子”建设工程 借助节水灌溉项目、黄河滩地开发项目机遇,结合沿黄地区5万亩水浇地优势,建成高效农业区,发展大型保鲜贮藏库6个,建成周边地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
 ●移民扶贫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 已在文笔镇、沙泉乡、旧县乡、楼子营镇四个移民点建成5个移民新村,搬迁特困群众1274户5813人,其中铁果门移民新村可集中安置山区移民1164户5363人。今后五年内计划实施移民搬迁15000人。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工程 五年内在全县198个村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每个乡镇建成1—2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建设。五年内新建改造农村道路1465公里,实现“村村通”目标,公交客运、通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引黄灌溉工程 总投资2.5亿元,渠长34公里,涉及3镇28村,受益人口20000多人,改善水浇地8.6万亩,新增水浇地3万亩。

重点项目推介

●河滩奶牛育种公司扩建项目 山西河滩奶牛育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公司注册资金346.3万元,占地面积683亩,到2005年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2.6万元,公司计划投资2956万元,到2008年建成存栏5000头奶牛的畜牧龙头企业。

●河曲县振钢铁业公司粮油(蓖麻)加工项目 计划投资7500万元,年加工转化小杂粮8000吨,年产蓖麻油3万吨,年可创利税6500万元。
●河曲圣达精制淀粉有限公司扩建技改项目 计划投资7380万元,建成马铃薯保鲜库一座、变性淀粉生产线一条,后续建设羧甲基淀粉钠项目,建成后淀粉产量可达到2.8万吨/年,粗饲料6万吨/年,可增加农民收入7200万元。

招商引资项目

●大型标准奶站、乳品加工厂

●占地120亩的大型果蔬集散市场

●大型果蔬保鲜包装项目

●万吨海红果品系列加工

●大型土鸡养殖精细加工

●农家猪、牛、羊肉食品联合加工厂

●小杂粮精细加工厂

●玉米淀粉加工

●土豆加工

●花生油加工

●大豆系列加工



工业生态园林特色城镇化建设

 

建设目标 建成集现代工业文明、黄河半岛风貌、中心辐射功能于一身的特色园林城市。

建设重点抓好“一城五镇”即县城和楼子营、刘家塔、巡镇、旧县、沙泉五个卫星城镇开发建设。

建设措施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产业园区+人口迁移聚集。遵循“合理开发、科学规划、适度集中”的原则。

具体规划

●城区建设 道路街区:最终形成“四纵五横”格局。“四纵”即向阳大街、再就业步行街、黄河大街、长城大街。“五横”即开元路、河偏路、益民路、玉泉路、沿黄公路县城过境段。基础设施:完成黄河大街中段引洪入河工程,完善各街路巷的路灯设施,新建各类专业市场,扩大城区集中供热面积,改善供水设施等。配套建设:新建各级中小学校,完善公园、广场、绿地、公交等各种功能设施,新建汽车客运站等。

●集镇建设 以龙口水利枢纽和楼子营电化工业园区为中心,将楼子营镇、刘家塔镇建成北城区;巡镇建成南城区;打造旧县煤炭工业重镇,沙泉为商贸物流重镇。

招商引资项目

●县城集中供煤气项目

●县城长城大街商业区项目

●城北教育园区开发项目

●晋陕蒙商贸物流中心

●白朴公园建设开发项目

●晋陕蒙商务会展中心项目

●县城标志性雕塑、雕篆项目

●标准火车站

●县城至朔准铁路石城站接轨项目

●星级宾馆黄河大厦项目

●县城至忻保高速引道接入项目

●县城至府谷墙头黄河大桥

黄河风情特色旅游业开发

旅游资源概述

●区位优越 我县位于五台山风景区、芦芽山风景区、云岗石窟风景区、平朔露天工业景区、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景区、毛乌素沙漠、内蒙古大草原等众多旅游景区的中心,成为这些大旅游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休中枢地带。

●资源丰富 境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古迹分布多、历史久、价值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岱岳殿,有战国、秦汉各代古墓葬群,有亘古荒塬翠峰山,黄河唯一的居人小岛娘娘滩;境内长城、黄河呈“双龙相会”全国罕见;文笔塔、弥佛洞、罗圈堡古城堡遗址,均具有可鉴赏的价值。还有代表现代文明的大电厂、大煤矿、龙口水利枢纽等正在建设成为新型旅游景点;这些缤纷多彩、特色鲜明的景观,共同构成了我县旅游、生态、工业、自然、人文齐集一身的显著特征。

●文化独特 河曲历来有“民歌之海”、“二人台之乡”的美誉,文化繁荣,人文荟萃,近年又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是重要的文艺创作基地。据统计,建国后在我县拍摄的电视剧就有80多部。中国国家画院等国家级知名院校将河曲定为艺术写生与创作采风的主选场地。民间的剪纸、雕刻、面塑、饮食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国内外民间艺术研究团体十分感兴趣,频频光顾。民间艺术文化的影响、渗透、融合,对全县旅游事业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发展目标规划

 

“十一五”期间,随着大电厂、龙口水利枢纽的建设,全县的旅游资源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充与增加,在总体格局上形成以黄河、长城特色风情为主的南北两大块旅游景区。北线景区:从县城到将来龙口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区近40公里的“大走廊”。景区包括代表全县发展新貌的滨河路堤、森林公园、黄河广场、十里长街、时代广场、白朴公园、大电厂、龙口水利枢纽等现代文明景点;加上原有的西口古渡遗址、文笔塔、岱岳殿、护城楼、香山寺、罗圈堡、娘娘滩、太子滩等古迹。南线景区:从旧县到南部高山翠峰山,也是近40公里,景点主要包括:旧县城楼旧址、海潮禅寺庙宇建筑群、神华大煤矿工业景区、翠峰山的原始地貌等,特别是要通过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支助和招商引资开发一批龙头带动型旅游项目,把这些零星分散的景观景点合理整合开发出来。

 

旅游景点简介

●龙口峡谷 位于县城东北30余里处,两岸石壁陡峭,黄河夹持其中,河水至龙口喷搏而出,声若雷鸣,至梁家碛后,豁然开朗,展开了一片河谷平原,水流骤然变宽变缓,形似龙口,故名之。

●弥佛栈洞 位于县城东北46华里处石城村北的黄河绝壁上。进洞经羊肠小道,中间有一座独木桥,桥下是百丈深崖,黄河奔流其下,十分惊险,洞内套洞,不知其深,洞中有弥勒佛石像,像后有穴,不知浅深。民国初年,有僧重修佛洞,用石砌成一处两层的院落,称“石经禅院”,上层3排,内有如来佛、地藏王菩萨、财神塑像,下层4排,内有八洞神仙等塑像。该寺楹联“佛洞无灯凭月照,山门无锁待云封”,形象地概括了景观的恬静幽雅。

●娘娘滩 位于县城东北15里的黄河中流,四面环水,明镜晖映,岛上绿树参天,果园滋荣,清幽壮观,仿佛蓬莱仙境。相传汉文帝并其母薄太后曾避难于此,故名“娘娘滩”。娘娘滩上住有人家,传为李广后代。由此上溯十数里的山岛名为“太子滩”,二滩犹如孪生而置河,遥相对峙。太子滩陡峻异常,为河中一绝顶,上面无树木风景。

●凌霄文笔 位于县城东5里的大东梁,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称“文笔”,又称“状元笔”,筑于古烽火台墩上,笔身全部由青砖白灰垒砌,实心,至顶部骤然缩回呈锥形,有一定历史、艺术观赏价值。

●海潮禅寺 位于县城南42公里处旧县的涧河之滨,又名海潮庵,有“晋西北小五台山”美称,始建于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占地20余亩,容十二座庭院,数十楼阁,整体布局倚山势而建为三层,以弥勒殿、观音殿、藏经殿三点为一线中轴,东有碾磨院、菩提院、九师塔院;西有十方院、方丈院、西花园。寺内殿宇楼阁、雕梁画栋,楹联匾刻构思奇妙,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鉴赏价值。

 

●西口古渡 位于河曲县城西端,紧靠南北流向、景色宜人的黄河岸畔,与滨河大道相连接。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分上平台广场与观河台两部分。上平台广场面积为8782平方米,场内建筑有牌楼、禹王庙、古戏台,是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群众集会的场所;观河台面积为16370平方米,由主台阶、观河台、小亭、拱桥、码头、林荫路组成,同时设置灯光音乐喷泉,是休闲散步、观赏黄河景色、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的场所。

●翠峰莽塬 翠峰山地处河曲县南端,是全县最高的山峰,海拔1637米,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境内祼露着亿万年前原始地壳运动的痕迹。山势莽莽,森林葱翠,被美术界誉为国内罕见的“虎斑纹”原始地貌,犹如黄土高原上一轴色彩纷呈跌宕有致的中国水墨画,成为美术界艺术采风的理想去处。近年先后有吴冠中、龙瑞、许仁龙等一大批著名画家多次到翠峰山进行艺术采风和创作体会。

招商引资项目

●黄河水上游乐场项目

●娘娘滩旅游渡假村(别墅群)项目

●罗圈堡古城堡影视基地建设项目

●弥佛栈洞索道缆车、高台蹦极项目

●龙口峡谷摩崖石刻、攀岩运动项目

●县城滨河浴场、游泳馆项目

 

 

天 南 地 北 河 曲 人

马骥良 河曲县阴塔村人,曾任陆一军副政治委员兼主任,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委常委。

任景德 河曲县巡镇河北村人,曾任共青团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委委员兼主任、审计署、纪检组长、顾问。

刘 耀 河曲县城关人,中国法医学会理事长,《中国法医学》杂志主编,亚太地区法庭科学会副理事长,世界毒物学家学会会员和中国地区代表。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鸣山 河曲县城关人,三峡办资金计划司司长,北京市。

张少华 河曲县城关北元村人,少将,总老干部局局长。

李 荣 河曲县走马梁村人,北京301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韩福柱 河曲县石板沟村人,现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博士、副教授。

韩恩厚 河曲县石偏梁村人,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兼职研究员,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燕治国 河曲县楼子营村人,国家一级作家,省文联副主席。

武卫政 文笔镇南元村人,现为《人民日报》社教科文卫部主任。

张美兰 河曲县龙湾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戏剧家协会理事,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政协第五、六届。

刘铁铸 河曲县南沙洼村人,现为山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

王掌良 河曲县曲峪村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

许月英 河曲县文笔镇南元村人,国家一级演员,忻州市文联副主席,二人台表演艺术家。

苗俊英 河曲县阴塔村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戏剧二人台协会会员,享受特殊津贴。

关宝英 河曲沟儿洼村人,亚洲名模,曾获亚洲化妆模特大赛亚军。

李 飞 河曲县唐家会村人,一级战斗英雄。

王海元 河曲县曲峪村人,“十大”代表。

王六小 河曲县曲峪村农民,“十一大”代表。

李振富 河曲旧县纸房沟村人,纸房沟村支书,县政协副主席。1989年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苗混瞒 河曲县旧县小五村人,全国户包治理小流域创始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全国第六、七届。

马世奎 河曲县王家山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张荣生 河曲县蒿梁村人,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河曲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6年获国家轻工业部“全国劳动模范”,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河曲民歌二人台精选

 

走 西 口(节选)

家住在太原

爹爹名叫孙朋安

生下我一支花

起名就叫孙玉莲

 玉莲我一十八岁整

刚和太春配成婚

好比是蜜蜂见了花

倒叫我玉莲喜在心

太春去探亲

玉莲挂在心急匆匆赶路程

边走边思忖

钱和粮没借上

怎过这穷光景

二姑舅捎来一封信

他说是西口外好收成

我有心到口外去谋生

恐怕玉莲不答应

 老天心肠硬

大地也无情

去年遭干旱

寸草也不生

灾荒逼人命

官税不减轻

家家无生计

不走西口活不成 

哥哥走西口

小妹妹也难留 啊也难留

止不住那伤心泪蛋蛋

一道一道往下流

正月里娶过门

二月里就要俩离分

早知道太春你走西口

那如咱们二人不成亲 

太春定要走

玉莲我不强留

手拿上梳头匣

叫声太春你坐下

长长的大辫子

上手我解呀解开它

我给你梳好头

我送你太春走

手拉着你的手

送在你大门口 

太春出了村

拐弯看不清

急忙上房去

瞭瞭心上人

走出二里半

扭回头来看瞭见了玉莲还在房上站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你知道那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

几十几道弯弯里有几十几只船

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

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扳

 

我知道那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九十九道弯弯里有九十九只船

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

九十九个艄公把船来扳

 

你知道那黄河流过几十几座山

几十几座山下有几十几道宽

几十几道宽上有几十几片滩

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拴

 

我知道那黄河流过九十九座山

九十九座山下有九十九道弯

九十九道宽上有九十九片滩

九十九个艄公把船来拴

九十九个艄公把船来拴

 

 

挂 红 灯

 

正月里来是新年

纸糊的纱灯挂在门前

风刮沙灯陀螺螺转

越刮越转越好看

 

二月里来刮春风
 小妹妹站在门前把三哥你等

我有心上前去提亲

只羞得小妹妹脸彤红

 

三月里来桃花开

情意相投口难开

桃花杏花我不爱

单爱三哥哥好人材

 

五月里来五端阳

雄黄烧酒艾叶清

艾叶插在门头上 

问一声三哥哥香不香

 

八月里来月儿圆

西瓜月饼供老天

西瓜沙来月饼甜 

不如三哥哥在眼前

 

九月里来秋风凉

我给三哥做衣裳

棉衣棉裤都做上 

三哥穿上不受凉

 

十月里来进了冬

我和三哥配成婚

终身相爱心连心

白头到老永不分


 

 河 曲 特 产
一、河 曲 酸 米 饭

酸米饭是以糜米为主料做成的,是河曲人最喜爱吃的食物,也是河曲人在饮食方面的创造。它食之有筋气,口感酸中带甜,粘滑爽口,而且看上去黄亮如新,闻之香味扑鼻,并有清热解渴,祛暑消食的功效。因米和水的比例不同,做出的酸饭有稀稠之别,凡呈流质的米饭叫稀粥;从汤中捞米粒称捞饭;呈稠状块为酸粥。做酸粥宜加入切成块状的土豆或红薯,这样别具风味。捞饭一般配大烩菜,吃起来津津有味。盛夏吃酸饭可祛暑解渴,寒冬吃酸饭可暖胃温中。老农常把捞米饭剩下的米汤作为烈日当头时生津止渴的饮用汤料。

河曲酸米饭的由来,据《河曲县志》记载:相传在北宋年间,辽兵经常入侵。一次,老百姓泡好了米,正要做饭,忽然兵至,老少出逃。几天后还家,舍不得丢掉浸泡发酵的老糜米,将就煮粥,权且充饥,可是出人意料,做出的饭异香袭人,黄亮坚韧,酸甜可口。因此,酸饭便成为当地一种用糜米制的传统美食,也成为最普通的家常饭。清朝时本地发生灾荒,河曲人便走西口,把吃酸饭的习惯带到内蒙后山、河套一带,因此那里的一部分汉人也就有了吃酸饭的习惯。

河曲歌手辈出,靓女如云,据说那非凡的歌喉和漂亮的容颜与吃酸饭喝酸米汤密切相关。

二、河 曲 海 红 果

海红果树,是广泛种植于我国晋西北黄土高原的一种耐寒、耐旱的蔷薇科苹果属树种,尤以河曲县种植为最。全县现有海红果树10万余亩,年产鲜果500余万公斤。海红果即为此树果实,是全国稀有果类,是我县及周边旗县的一大特产。

海红果营养丰富,用途极广。果实鲜红发亮,肉质脆硬,甜酸适口。待霜打变紫再食,甜而不酸,脆而不硬,汁多芳香,风味更佳。海红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多种佳肴珍馐:果酒、果醋、果酱、果露、果汁、果粉、果瓣、果脯、果饨、醉果、沙司、果丹皮、糖葫芦以及各种罐头等等。据山西食品工业研究所化验分析,河曲海红果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和营养元素。海红中所含的铁、磷、钙、镁是孕妇、儿童的营养品;果脯能帮助消化、中和胃酸,是养胃健脾的良药。

 

近年来,河曲县各级领导发挥当地优势,十分重视海红的生产发展,使海红果深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全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大重要举措,同时,对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也是个有力的支持。目前,全县已建成加工厂3处,年产值3000余万元,海红果已成为全县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支柱,海红及其系列产品也受到各地人民的欢迎。

 

三、巡镇 盐 干 烙

巡镇盐干烙是用白面、食盐加少许黄油在土炉内烤制而成的空心饼。用面不过二两,然烤制中空气膨胀,体积遽增,壳大内空,形圆而皮薄,直径约4寸余,厚1寸,表面呈黄白色。食时酥脆可口,嚼而不粘,具有独特的香、酥、脆以及利口等特点,而且久藏不易变质,一般可存放6个月左右。

盐干烙,制作精细,工艺独特,别具风味,堪称河曲小吃中一绝。其既可作为招待和赠送亲友的佳品,又可作为旅游携带的休闲食品。

河 曲 赋

 河曲,古称阝奥州。北宋置县,金更现名。东倚管涔,钟雄山之灵秀;西临黄河,汲丰水之膏泽。北傍偏头关,南依保德州。曰陕东重镇,曰晋右严疆。从来兵家必争之地,自古贤人辈出之乡。乡镇十又三,户有弦歌新治谱;居民十四万,儿童父老尽歌讴。

一船风拥入这般风景,三乡情溢出那段情由。“娘娘滩”,黄河之洲。似蓬莱仙境,若世外桃源。高祖贬薄姬在这,载在汉宫野史;长河升孤烟于此,传为李氏后裔。经千年浪涛,水涨滩高,愈发神秘;历百代沧桑,瓦出隶现,弥显传奇。西口古渡,旧貌新颜。一曲“走西口”,唱不尽相思与辛酸,感动过无数游人;几条摇橹船,载几多梦想与憧憬,繁荣了几座边城。状元笔,青砖砌。每逢夏至,影抵河西。塔下碑廊,源自大方。细观碑上墨韵,静品书家心香。二人台,百姓心声,人间清音。高山野韵,黄土奇葩。庙会场合,少长咸集同歌舞,偕长城相乐;河灯时节,群贤毕至皆吟咏,与长波共歌。噫,黄河人家,诗样生活!

大河歌罢掉头东,看层林尽染,原是海红。其形若何?昭君之睛。其色若何?西施之唇。其味若何?貂蝉之心。其效若何?止渴生津。酒浸瓶罂,欲比贡品。取汁为蜜,畅销诸省。居家三餐,大红糜至宠;避乱一旦,馊米饭独尊。个中滋味,游子耕夫最懂。此二红,生在边隅瘠土,谁料饮誉国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阝奥州才子几何?风流人物数白朴。元曲四家,其一仁甫。情寄世外山水,歌抒胸中块垒。墙头马上梧桐雨,婉约豪放兼具。一门忠烈杨家将,根在火山,上马石作证,点将台留痕。韩雪璜挥毫,日本参展;辛礼生开口,阿宝惊叹。院士刘耀,白衣李荣,俱属好儿男。众里寻她千百度,名模宝英故里在河曲,引得四方佳人妒。

我河曲,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旖旎风光;我河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业绩辉煌。迎鲁能,接晋神,联黄万,恰是大红时光;逢天时,占地利,得人和,正为永恒胜景。泱泱乎,同心同德

标签: # 河曲 # 河曲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