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人最好不要喝酸奶
酸奶是很多人心中的健康饮品,女性更偏爱酸奶,认为它是调理肠胃、减肥、美白的小零食。不仅如此,很多人觉得酸奶比牛奶更有营养、酸奶老少皆宜、酸奶中益生菌越多越好、浓稠的“老酸奶”特别营养。生活中很多人对酸奶的营养和功效过度推崇而导致盲目喝酸奶;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酸奶只是一种口感、口味重于营养的饮料,没什么营养价值可言。
这是两种对酸奶认识的常见误区,都不正确。
⊙ 酸奶=牛奶
商场货架上有很多具有酸奶口味的饮品,它们是一种饮料,不是牛奶,营养成分大概只有酸奶的1/3。按照乳品行业的规定,每100克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应≥2.9克,而酸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却只有1克左右。酸奶饮料的营养价值不能与牛奶和酸奶相提并论。
真正的酸奶本质上就是牛奶。真正的酸奶由纯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保留了牛奶的所有营养成分,此外,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人体营养所需的维生素。酸奶更易于消化和吸收,而且乳糖含量很少,喝酸奶基本不会发生腹胀、腹泻的问题。所以,乳糖不耐受者和不爱喝牛奶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喝酸奶来替代牛奶。
等量酸奶与牛奶等质。由于酸奶比牛奶更易消化吸收、没有乳糖不耐受反应,有人便认为酸奶比牛奶更营养更好,过分夸大酸奶的作用。事实上,从营养价值来说,两者没有什么差异,两者的营养价值是等质的,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即可。酸奶跟牛奶一样,每天的最佳饮用量是300毫升左右,大约2~3 杯方形杯包装,并不是多多益善。酸奶不适宜空腹饮用,一是因为酸奶比较凉,二是因为空腹时胃内的酸度较大,不利于乳酸菌保持活性。
⊙个别患病人群不易喝酸奶
大多情况下,酸奶确实是放之四海、老少皆宜的食品,但这是针对健康的普通人群而言,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人和某些疾病人群而言,喝酸奶要谨慎些。比如胃肠敏感人群或其他肠道疾病患者,肠道损伤时最好别喝酸奶;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能喝含糖的全脂酸奶,否则会加重病情;1岁以下的小宝宝不能食用酸奶。
⊙浓稠“老酸奶”并非更好浓
稠并不意味着酸奶营养价值升高,相反,浓稠意味着添加了增稠剂。
浓稠度与酸奶的含钙量和其他营养素含量并没有正比例关系。在购买酸奶时,应该选择稀一点的,仔细阅读包装上标注的成分及其含量。
有些生产企业售卖的“老酸奶”,但实际上只是添加了增稠剂的普通酸奶而已,并非真正老酸奶。传统老酸奶有特殊的制作方法,工业化生产“老酸奶”并不是按照传统方法制作的。
没必要过于热衷老酸奶。传统老酸奶的浓稠厚实是因为原料奶的蛋白质含量高,但蛋白质不是酸奶对人体的主要营养贡献。现在工业化生产“老酸奶”的浓稠,是靠增稠剂调出来的,更加不必追捧。
⊙益生菌的营养价值只是锦上添花
酸奶营销中经常对“益生菌”的营养价值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但其实益生菌对酸奶的营养价值只是锦上添花而已。酸奶本身营养价值就已经很好,无需额外添加。
益生菌的功能必需通过“连续食用”“活的”“特定剂量”的“特定菌株” 才能实现。而酸奶从生产到售卖给消费者,再到消费者饮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温度等条件的变化,其菌种、菌数、活性已经不能确保符合标准。所以,喝酸奶注重的是酸奶本身钙等成分的营养价值,而不应该被各种“益生菌”所迷惑。
酸奶中常见的菌大概有四种,在包装上常标注为ABSL或LABS。
L是保加利亚乳杆菌,S是嗜热链球菌。它们是发酵酸奶的基本菌,普通酸奶都是这两种菌共同发酵而成。但是它们达不到科学所定义的益生菌的功能和作用,因为这两种菌经受不住胃液和胆汁的杀伤力,很少能活着到达大肠。
A是嗜酸乳杆菌(A),B是双歧杆菌。这两种菌可以看作真正的益生菌,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增殖的作用。但由于存储方法和饮用时间等因素,它们最终是否还具备最初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无法得知了。
膳食建议
酸奶稍微加温可有效避免饮用后的不适
有些胃肠敏感的人喝酸奶会拉肚子,是因为酸奶温度低,饮用后胃肠受凉的缘故,并不是过敏反应,喝酸奶拉肚子的概率比喝牛奶腹泻的概率要低30% 以上。
饮用前稍稍把酸奶加温一下,能有效减少拉肚子的情况。
加温方法很多,比如在室温下放置一会儿、用手焐一会儿、喝时在口腔里含一会儿、连包装把酸奶在45 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放一会儿。
注意,酸奶不能高温加热,高温会杀死有益菌,而且影响口感。
摘自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吃的误区》,作者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