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国泰民安 向往美好生活
杨文周告诉记者,澄江解放以前耍的都是这种青龙。
在传统文化中,龙主宰着风调雨顺的年景,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逢年过节,人们总会通过耍龙祈求国泰民安,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上世纪50年代初,澄江县的民间耍龙得到沿袭,但因历史原因,这种老辈人传下来的民俗活动曾一度被中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耍龙”又兴盛起来,并成了澄江县很多地方传统民俗娱乐活动。
旧时的耍龙活动
说起澄江县的民间耍龙究竟源于何时,并没有详细的记述。
在澄江文庙附近的街巷之中,总会有很多当地老者茶余饭后聚集在这里。提及当地旧时的耍龙民俗,72岁的老者赵有贵这样表述:“澄江以前所耍的龙,都是当地工匠用竹篾编扎而成的,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一般有12节,每节的下方有一根可手握木柄,并用结实的布作为‘龙衣’,将它们连成长长的一条。人们会挑选有绘画功底的人对它进行彩画,使‘龙’看上去栩栩如生。听说,以前人们会把棉纸搓成纸条,装在‘龙’身上,并蘸油点燃发光……”
另一位老者张义兴对记者说:“还有用竹篾编成的‘龙宝’,上面也有蘸油的棉纸。耍龙时,人们用木柄举着‘龙宝’在龙头前面舞动,龙头便会随‘龙宝’而动,这叫‘引宝’。对了,在龙尾后方还有‘邪花子’,它是由人化装成渔翁的样子。以前一到耍龙时,大街上就锣鼓、鞭炮齐鸣。同时,人们会点燃装有火药、火硝等材料的竹筒,竹筒内便会喷出火花。此时,耍龙的人会跟随锣鼓的节奏,将手中的龙耍成一个圆形,并上下舞动。我曾听人说,民国时期,澄江城关东门、龙街、大河口、右所、小西城等地都有叫‘龙灯会’的组织。每年春节期间,还会举行‘迎龙’仪式。这个仪式做些什么我们不太清楚,只是听说他们会派发‘龙贴’给机关和富裕的人家,请他们准备爆竹,以迎‘龙’拜年。以前,农历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耍龙了,耍到正月初三会暂停,直到正月十六晚上才耍最后一次。之后,‘龙’就会被搁置在庙中,等到来年再耍。”
据记者了解,旧时耍龙时人们会将鞭炮围在“龙”的四周狂炸,而舞龙的人则会在脚边剧烈的鞭炮爆炸中尽全力来回舞动手中的“龙”,炸得越猛,人们也更高兴。但是,这样一来剧烈爆炸的鞭炮难免会伤及舞龙者,或是周围围观的人群,甚至会殃及“龙身”。赵有贵说:“在抗战时期,我们这里的小西城曾经做了一条‘金龙’,耍龙的艺人为了保障耍龙时人们的安全,提倡鞭炮不要乱炸,更不能炸到人。”
耍龙习俗的回归
时间渐渐进入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澄江耍龙的民俗被搁置,并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家住澄江县城的当地人杨文周今年已经75岁,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耍龙。如今,说起那时的耍龙,他告诉记者:“我们耍龙,如果单耍一条龙需要30多个人,如果再加上打锣鼓的,需要40多人。澄江耍龙从解放前耍,到解放后就一直没耍了。大概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时,我们这里耍过一次龙,在这之后又没有耍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开始耍了起来。”
上世纪70年代,杨文周风华正茂,当时的他觉得每年春节人们缺少玩场,没有过年的气氛。而耍龙除了可以活跃春节气氛的同时,还能活跃城乡的文艺生活,在这样想法的驱使下,当时在凤山小学任教的他经同意组织起了一些年轻人开始耍龙。“以前,耍龙所用到的‘龙’都是我们请做篾活的匠人编的。龙编好后,就用布做龙衣,并进行彩绘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搞的。‘龙’做好后,当年的春节便在澄江县城耍了起来。记得当时耍龙的路线经过了北正街、南正街和人民路等地,来看耍龙的人太多了,放眼望去街道两旁都是群众,他们一个挤着一个,踮着脚尖往前凑,有的连鞋子都被挤掉了。”杨文周回忆着。
据了解,当“耍龙”这个民俗活动再次出现在澄江县城的时候,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大河口等村也慢慢地组织了自己的龙队。如今当地已经发展10多个龙队,他们不但每年春节耍龙,其他节日也会耍龙。而相比旧时,耍龙的动作也有所创新,除了站着耍外,还能蹲着耍、跪着耍。
虽然澄江耍龙的民俗有过中断,但现在得到传承延续。这种传统习俗文化,不仅是单纯的过年娱乐,还是人们祈求国泰民安、向往美好生活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