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无酒文化,只有酒局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懵智
中国再无酒文化,只有酒局

来自国馆 00:00 12:50



作家春春讲过一个故事。

他读研究生那阵,

有一次年末了,

导师把在附近的师兄师姐都叫来,

连同在读的研究生一起,

搞了一次隆重的师门聚会。

聚会之前,就有师兄专门提醒了春春:

“你要小心一点那位郭师兄,

到时候能不喝酒就尽量不要喝酒。”

到了聚会那天,

本来气氛还算祥和,

结果这位人高马大的北方汉子郭师兄一来,

气氛就完全变了,

拿着酒杯四处劝人喝酒,

嗓门大得像放鞭炮。

这位郭师兄刚好就坐春春旁边,

一直在不停劝他喝酒,

话都撂下了:
“师门聚会,咱师兄弟高兴高兴,

不喝就是不给师兄面子,

就是瞧不起你郭师兄,

觉得你师兄混不好,

给师门丢脸了是不是?”

 

没办法,春春只好喝了一杯又一杯,

啤酒、白酒、洋酒、葡萄酒,

乱七八糟的酒混着喝了下去,

喝得晕头转向、脸都喝成了惨白色。

旁边的师姐都看不下去了,解围说:

“不要喝了,春春酒量不好啊。”

郭师兄还是不依不饶:
“我看他这么大的个子,

酒量肯定不会差。”

架不住郭师兄的劝酒,

春春终于喝酒过量,

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意识不清,

后来被送到医院急救时,

甚至已经小便失禁,

还要护士给他插尿管。

 

把春春害惨了的,

正是中国的酒桌文化。

很多时候,这种酒桌文化,

连外国人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美国作家帕尔默曾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

“美酒是种享受,但是在中国,

却早已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乐趣。”

每个人都在酒桌上拼命地劝酒,

好像在进行一种幼稚的比拼游戏。

结果所有人都深陷其中,

也被这种无聊的酒桌文化所裹挟。

 

图片来自剧照:《未生》




于是,在中国,

因为劝酒、喝酒,

闹出了更多悲剧:

 

《温州晚报》有一个报道。

男子张某,

应朋友邀请去吃饭喝酒,

期间共有7名酒友轮番劝酒,

张某被灌得大醉,

走路都摇摇晃晃走不稳。

这7名酒友也不管他了,

去宾馆开了个房,

把他扔到房间里,然后就各回各家。

到第二天,

宾馆工作人员才发现,

张某已经死在了房间里。

法医鉴定,

他血液里酒精含量竟然达到205mg/100ml,

属于饮酒过量死亡。

 

23岁的林先生,

到深圳一家装饰设计公司上班的第一天,

被公司老总和同事邀请,

一同去吃欢迎宴。

吃饭过程中,

他们一共喝了一瓶白酒、四瓶啤酒。

但吃完还不算,

他们又继续跑去酒吧喝酒,

林先生喝得酩酊大醉,

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同事把他带回公司茶水间休息,

结果因疏于照顾,

从窗户中坠落,

送去医院抢救无效而死。

 

2016年春节期间,

吉林男子林某,

在参加完同学聚会后,

于凌晨1点左右自行回家。

但第二天,

被发现死在雪地里,

全身蜷缩成一团。

其实他在聚会中,

已经喝下了大量的酒,

造成意识模糊,

最后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2007年10月,

湖南男子齐某,

陪同妻子回娘家。

吃饭时,经不住一帮亲戚劝酒,

齐某在餐桌上喝下了半斤白酒。

喝完休息不到3小时,

就又开车回家,

路上将行人撞死,

吓得辗转逃亡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隐姓埋名,打工做苦力,

一直到8年以后的2015年,

才被警方抓获。

这是害了无辜行人,

也把自己坑害得不轻。

 

根据的数据,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被认定为犯罪以来,

2013年全国共查处酒驾150万起,

2014年全国查处了65万起酒驾事件。

而2008年到2010年,

每年酒驾死亡2500人。

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统计,

在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

占总死亡率的1.3%;

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过量饮酒的害处,如此明显,

但还是架不住,

总是有那么多人还在劝酒、灌酒。

 




相信不少人都深受劝酒文化之害,

去谈生意、去参加老同学聚会,

饭局上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不喝酒就是不给我面子”

“感情深一口闷”

“是兄弟就啥也不说了,全在酒里”

……

一系列高超的劝酒技巧,

逼得你不喝也得喝,

喝得天旋地转、喝得上吐下泻,

喝得你去插尿管抢救,

喝得你酒驾开车撞死人。

你要真是敢不喝呢,

生意谈不成,

朋友做不成,

人家还要拉下脸来,

暗地里骂你“不懂规矩”,

最严重的,搞不好当场就要和你翻脸。

 

朋友阿伟,刚毕业那阵,

人特单纯,不懂得酒桌上那一套。

公司聚会吃饭,

老同事跑来和他喝酒,

他打死推脱说不会喝酒,

老同事变了脸,直说:

“我先干为敬,那你就随意吧。”

他听完这话,就真随意了,

抿了一小口了事。

老同事马上阴阳怪气地说:

“你这也太随意了吧?

这么不给面子吗?”

搞得两个人都下不来台,

气氛特别尴尬。

从此以后,

这老同事在工作中就没给他好脸色看,

据说还在背地里给他使绊子。

经过这档子事,

阿伟也学乖了,

遇到劝酒,再伤身体,

那也得拼命把酒给喝了。

 

这种可怕的劝酒文化,

演变成一种对于个体的压榨和迫害,

每一个人都在里面挣扎着、喘息着,

但没有一个人有力量,

敢于去反抗这种糟粕和传统。

 




既然当代酒桌文化,

几乎可以说就是一种文化糟粕,

害处远远大于利益,

为啥还这能继续祸害人间呢?

这里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将自身的颜面,置于对方的生命健康之上

在酒局上,

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所以,在劝酒人看来,

他的面子很重要,

他要在你面前展现出他的热情、他的好客;

至于你的生命健康,关他屁事。

虽然,适度喝点酒,

对于身体有点好处;

但凡事都不能过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标准是:

成年男性每天喝下的酒精量不能超过25g,

成年女性不要超过15g,

也就是说男性一天喝啤酒不超过一瓶,

38度的白酒不超过2两;

女性一天喝啤酒半瓶多一点,

38度的白酒别超过1两。

超过这个标准,

危害就特别大。

实际上,酒精本身是一种致癌物,

喝太多或者一口闷,身体来不及代谢,

对于身体器脏的损害,就会尤其严重。

实际上,有30%中国人喝酒会上脸,

脸变得跟猴屁股一样红,

这说明他们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 2,

酒精在肝脏内不能顺利代谢,

会变成有毒性的乙醛,积聚在体内,

对身体的害处那更是特别大。

所以,那么多人劝酒,

尤其那些喝酒上脸的人,

被误认为“很能喝酒”,

不喝还不行,

就是不给面子,

结果就是用牺牲自己身体健康的方式,

给足了对方的面子,

满足对方的虚荣感。

 


·劝酒是通过折磨对方,来进行权力展示和服从性测试

领导们、长辈们,

常常说这样一句话:“酒品就是人品。”

细细琢磨一下,

这句话颇为耐人寻味。

酒品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人品?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品?

领导、长辈们让你喝酒,

你二话不说,一口就干,

这叫好酒品、直爽、痛快;

你磨磨唧唧,千般推脱,

就是不肯喝,

那叫耍滑头、不耿直,属于酒品差。

说白了,劝酒很大程度上,

就是有权力的人、等级高的人,

在对你进行“服从性测试”,

看你愿不愿意通过酷刑折磨自己的方式,

向领导、长辈们展现自己的服从、听话。

他们需要听话的人,

他们也把喝酒听话的人,

定义为“人品好”的人。

无怪乎网友“装甲熊”表示:

“酒桌文化的本质就是,

我通过虐待你,看你是否服从。”

你不想服从怎么办,

呵呵,有句熟语怎么说的来着:

敬酒不吃吃罚酒!

回过头来看怎么用权力和资源弄死你。

 



·劝酒是心存恶意,有意让对方出糗

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

曾经他同宿舍的室友阿辉,

失了恋,被女孩甩了,

闹得要死要活的,

跑去酗酒,喝醉了就发酒疯,

砸门、撞墙、大哭大闹。

酒醒了,就又恢复正常,

好像没事一样。

他同寝室几个哥们,

心里就琢磨:
“平时看你少言寡语的,

特别严肃沉默,

没想到喝完酒的样子挺有趣的。”

于是,往后每回聚餐吃饭,

都轮番上阵,定要把阿辉灌醉,

让他喝得大哭大闹,

几个哥们在旁边哈哈大笑,

说段子逗他,

拿手机把他醉态拍下来。

可见,劝酒这事,

有时候真的是心存恶意,

明知道对方酒量不行、

喝醉了要耍酒疯,

还刻意想要看对方出糗,

把快乐建立在对方的痛苦之上。

如果是对一个不胜酒力的女孩子,

还疯狂劝酒,

那这种意图只可能更恶毒、邪恶,

摆明了就是想让女孩子喝醉了,

好上下其手、便于猥亵。

 


·劝酒是中国式关系的畸形表达

传统社会中,

酒是维系中国人情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

客人千里迢迢,来到你家做客,

你得劝他喝酒,

得看他吃饱喝足,

才能表现出你的待客之道。

公司聚会,

领导和下属有时候明明都不想喝酒,

结果领导要展现他的亲民,

下属要展现他的懂事,

都得互相碰杯敬酒,

在这样的文化中,

每个人都无处可逃。

这种文化在流变的过程中,

就变了味、便得畸形了。

不和领导喝酒,生怕被说不会做人,

怕和领导关系没搞好。

但在现代社会,

所有这些关系的拉拢,

都不应该建立在酒精上。

真正把对方当兄弟、当朋友,

反而应该以对方的身体健康为重,

要劝他不要多喝;

要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只要把工作做好了,

也不必非要和领导喝得昏头转向,

搞那么多虚头巴脑的酒桌文化。

 




然而,太多人的忽略了一点:

别人不会喝酒,或者酒量很差,

你还努力劝酒,

喝出问题了,

劝酒的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根据《潇湘晨报》报道,

2016年,浙江的牛先生,

受朋友邀请来长沙玩。

他朋友明明知道对方酒量不行,

还努力劝酒,

非要让牛先生多喝一点,

牛先生看朋友热情嘛,

也不好意思推脱,

也就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结果喝酒过量,

牛先生酒后身亡。

牛先生的朋友,

也为他没有节制的劝酒行为,

付出了沉重代价,

向其家属共计赔偿了35万元。

 

《西安晚报》一篇文章,

明确写了四种要负法律责任的劝酒行为: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而对于被劝酒的人来说,

年末各种聚会,

真不必为了那么一口酒,

就把自己的性命、健康给搭上去。

不喝酒的话,就千万尽量少喝;

别人劝酒,要懂得拉下脸来拒绝。

毕竟喝酒喝多了出了事,

受害最深的,

还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 本期编辑 ✎ 思有邪

标签: # 的人 # 对方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