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益筋五虎拳》的教学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属于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气功范畴,历史悠久。但传自何人,却众说纷纭。从现有文献看,大多认为“易筋经”“洗髓经”和“少林武术”等为北魏年间(公元526年)西域人达摩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所传。后来,“易筋经”的流传,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史料记载,达摩所传禅宗主要以河南少林寺为主要命脉。由于当时少林禅宗的修持大多以静坐功夫为主,坐久则肌肉困怠乏力、精神萎靡,须增加武术的动功结合气功的导引来调节众僧身体的状况,使其筋强骨壮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六朝至隋唐年间在河南嵩山一带盛传武术及导引气功,少林寺僧侣习武强身者更众。在习练过程中,不断对原有的技艺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创新,使之成为一种运动风格独特既能健身御敌又有观赏价值的武学艺术。所定名的“易筋经”等功法亦在少林寺僧侣中秘密流传。
我在这里介绍的《达摩益筋五虎拳》传统套路,所名“益筋”而非“易筋”。据拳谱文字记载,其字义正含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内外兼修的功法使其体能“变易”“脱换”达到“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真正“效益”的深层面含意。而称为“五虎拳”更是把它升华到高深武学的范畴,内藏技击之绝学的武功套路,而绝不仅限于强身健体、气功导引的单式练法。其动作编排包括了当今流传在世“易筋经”的全部动作,并使其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趣味性、观赏性。
达摩益筋五虎拳套路中出现的几种基本步型和手法:
蹬山步:又叫弓步、弓蹬步或丁山式。有左右之区别。
左蹬步:左腿弯屈,大腿平行地面,脚膝微内合。右腿蹬直,
脚尖内合前摆足趾抓地。以后腿挺直、前小腿垂直地面为最好。
右蹬步:右腿弯屈,大腿平行地面,脚膝微内合。左腿蹬直,脚尖内合前摆足趾抓地。要求如左蹬步相同。如图(133)所示。
骑马步:两脚平行分开,相距肩宽或略宽于肩,身体重心于两腿之间,两腿弯曲下蹲,尽力使大腿平行于地面最好,两脚尖内扣(似八字或11字型),两膝亦有内合之意,称之为裹裆闷胯。如图(136)所示。
半马步:动作要求略高于骑马步,重心略偏向一边,近乎三七或四六分均可。
虚步:有左右虚步之区别。
左虚步:右腿在后,弯曲而下蹲,五趾抓地,身体重心寄于坐实的右腿上。左腿在前,弯曲而脚尖虚点地面脚跟悬起。
右虚步:左腿在后,右腿在前,动作要求如左虚步相同。如图(134)所示。
丁步:有左右丁步之分。
左丁步:右腿弯屈而下蹲,支撑全部体重,脚平踏地面,五趾抓地。左脚立起,脚掌垂直地面,脚尖虚点于右脚左侧,为左丁步。如(141)图中所示。
右丁步:左腿弯屈,右脚虚点左脚侧,动作要求如左丁步相同。
插盖步:这个动作严格区别有左插步、右插步、左盖步、右盖步之不同,但是在这套拳路中只有转身左右盖步,所以其它从略。
左盖步:左腿盖于右腿之上,两腿同时弯曲下蹲,左脚平踏地面,五趾抓地。右脚根悬起,脚前部触地,臀部尽量坐于右脚根上,上体直立,为之左盖步。
右盖步:右腿盖于左腿之上,动作要求如左盖步相同,可参照图(88).(90)所示。
钩虚步:这套拳在就地拾金一动中,出现左右前钩虚步,在这里为便于学习,交待一下并参照图作说明。
左钩虚步:右腿在后弯曲下蹲,重心落在右腿之上。左腿前伸于右腿之前,足根落地脚尖向上跷起为左钩虚步。如图(139)所示。
右钩虚步:左腿在后弯曲下蹲,动作要求如左钩虚步相同。
独立步:有左右独立步之区别。
左独立步:左腿伸直,脚平俯地面,五指抓地,支撑全部身体重量,而右腿尽力、大腿上提,膝关节弯曲,脚背挺直,脚尖内合,小腿有护裆之意,此为左独立步。如图(135)所示。
右独立步:右腿伸直,左腿上提,动作与左独立步相同。
扑腿:有左右扑腿之区别。
左扑腿:右腿弯曲而尽力下蹲,支撑身体全部重量,使臀部靠近右小腿,左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平俯地面,要求两脚跟都不悬起。如图(140)所示。
右扑腿:左腿弯曲,右腿伸直,动作要求如左扑腿相同。
拳法:这套拳中,所用均为方拳。握拳时将食、中、无名指、小指都并拢,由第一关节开始向掌心卷曲,卷紧后拇指屈曲紧压在中、食两指上,大拇指指尖基本上位于中指第二关节之中。这就是武术中长说的“握拳如卷饼”。
立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内,拳顶向前,为之立拳。
平拳:拳眼向内,拳心向下,拳顶向前,为之平拳。
这是两种常见的,当然,在这套拳中还出现指天、击地、反立拳等等,希参看动作图解和说明,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拳法:这套拳中所采用的是柳叶掌,也是少林武术中主要掌法。并掌时,食、中、无名、小指伸直并拢,掌心外挺,拇指弯曲紧贴于食指根节上。概括为一句叫做“五指并拢掌心外挺”。
立掌:掌心向内,掌尖向上,掌根向前,称为立掌。
平掌: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掌根向外,称为平掌。
这套拳中多次出现这两种掌法,当然,还有托天掌、仰掌、合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说了。希参看动作说明。
钩手法:这套拳中出现的是捏钩,而其它卷钩等就不在这里谈了。捏钩时,将五指指尖并拢捏紧,手心要空,腕关节内弯曲,为之钩手。
正钩手:指尖捏紧而向下,手背向上,为正钩手。
在这套拳中只有正钩手,所以,反钩手、侧钩手在此不谈。
虎爪法:在这套拳中,饿虎扑食,神龙探爪两动作,都是采用虎爪式指法,将五指屈曲并且尽力分开,如手中抓一大球状,指扣而手心空,意念想到指尖。如图(142)所示。
四:练拳前的基本训练和准备活动:
(1、)压腿:正压腿、侧压腿
(2、)踢腿:正踢、侧踢、摆莲腿、后踢腿
(3、)各关节的活动:转头、转腰、转膝、转脚腕、活手腕。
(4、)平衡练习:前俯燕式平衡、仰身平衡
套路的路线图
第一节:1——11 第五节:38——47
上式前进 右 进
第二节:12——20 第六节:48——52
回 程 后 进
第三节:21——29 第七节:53——57
右 进 回 程
第四节:30——37 第八节:58——60
左 进 后进收式
注:这套拳的演练路线,大概走出一个十字线路。从十字的中心处上势,亦在中心处收势,开始和结束的位置基本上不变。另外,在每一节添加的文字,只想说明演练方向,并无其他意义。
益筋五虎拳动作细解:
第一节:上式前进
第一式:上式
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右脚向右前45·迈出半步,两掌由体侧下方向外划弧至胸前,左脚向右脚并拢时,双掌由胸前翻掌沿两肋下按至两胯旁,掌心内向,掌尖前向,眼随右掌按下后看前方。如图(1)所示。
第二式:千斤上下三伏虎
接上式图(1)所示。两掌如提千斤重物,逐渐握拳上提至腋下,拳心向上,拳眼向前。接着再逐渐变掌慢慢压至两胯旁,如此,提起压下连续三次,力量一次更比一次大。眼睛看两手提压,当压下时目视前方。如图(1、2、3)所示。
第三式:开门提膝舒蹬足
接上式图(1)所示。双掌向前平拳,过顶外翻划弧,当两掌落于肩平时逐渐变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拳眼向两侧45·。当掌外翻时左脚随之提起成右独立步,然后,随两拳回抱右腿站 立,左腿向前慢慢蹬出,两腿成90·交角,眼随动作 最后看蹬出之脚。如图(4、5、6、7)所示。
第四式:骑马拉拳平开弓
接上式图(7)所示。将蹬出之左脚随势落前一步,身体右转90·成骑马式,两拳随之向两侧平推出伸直,拳心向下,眼看前方。如(8)图所示。
第五式:右摆左压左虚步
接上示图(8)所示。右拳下摆轮一大圆弧经上方收至腰间,拳心向上,身体随右拳转摆。然后,左拳也下摆轮一大圆弧经上方向左脚面压去,身体随势而动,同时成左虚步,眼看左拳。如图(9、10、11)所示。
第六式:左右成各不可差
接上式图(11)所示。起立左转90·,朝上式方向右脚向 左脚并拢,做第三式、第四式、第五式的对 称动作。
如图(12、13、14、15、16、17、18、19)所示动作。
第七式:伸手通天慢引体
接上式图(19)所示。起身站立,左脚向右脚并拢,同时,两拳变掌,掌心向上,尽力上托,两臂过顶伸直,略宽于肩,掌心相对,然后,两掌卷握成拳向下拉至肩平,同时两脚前掌随两手下拉而立起支撑身体。如此反复三次,眼随掌走,拳拉下时眼看前方。如图(20、21)所示。
第八式:左滑过顶右金鸡
接上式两足跟慢慢落下,两手慢慢下垂于两胯旁。然后,右脚向右移一步,身体随之转90·,面向上式方向。右拳变掌前伸平划弧收至腰间,拳心向上,同时左腿抬起成右独立步,左拳经下变掌向外划弧过顶亮掌,掌心向外,掌尖向右,眼视前方。如图(22)所示。
第九式:左手拾金前钩步
接上式图(22)所示。左掌下压划弧,掌心向下收至右腋下;同时右拳变掌,掌心向下,经左手腕之上前伸,再右掌心向下收至左腋下,这时左脚向前半步落下,脚跟着地,脚尖上钩,左掌变虎爪手向左脚掌前抓去,眼随手,最后看左手抓物。如图(23、24)所示。
第十七式:两拳放掌三盘式
接上式图(43)所示。向右转90·成骑马式,同时两拳变掌划弧经膝下,如搬重物向上托举,同时身体慢慢直立,托举到极限高时,掌心相对,掌尖向天,接着下蹲成骑马式,双掌落于膝上,掌尖向前,又如托举重物,身体直立向上托举,然后又下蹲成骑马式,双掌则落于膝后一拳处,掌尖变为相对,又直立上托,又下蹲成骑马式,两掌落于膝后两拳处,掌尖变为指向丹田,又直立上托,然后,收至胸前合掌,接着分开两臂伸平,掌心向下掌尖向外侧,眼随手的动作,掌按于膝上时就前看。如图(44、45、46、47、48)所示。
第十八式:右膀摇转任逍遥
接上式图(48)所示。左掌变拳收至背后贴于肾区,同时提右膝,右掌经下向上划弧 过顶时,身体右转 180·进步成左中山式,右掌随之经下向右划至左膝下,身体变右中山式,右掌由左膝下继续划弧至右膝下向上过顶停住,掌心向外,眼随右最后看左前方。如图(49、50、51)所示。
第十九式:右掌后收三盘式
接上式图( 51)所示。将右中山式变骑马式,两手均变掌,做第十七式之对称动作。如图(52、53、54、55、56)所示。
第二十式:左膀摇转任逍遥
接上式图(56)所示。做第十八式之对称动作。如图(57、58、59)所示。
第三节:右进
第二十一式:右掌后收十字体
接上式图(59)所示。右掌变拳收至背后贴于肾区,同时身体直立,左脚向右脚并拢,两拳逐渐变掌至胸前合掌,随即向两侧平推,掌尖向上,掌心向前,然后,再把掌变拳收至背后贴于肾区,但较前次位置稍高,再如前做动作,如此共做三次,贴于肾区的拳要求一次比一次稍高,眼看前方。如图(60、61、62)所示。
第二十二式:神龙探爪力士意
接上式图(62)所示。两脚不
动,左掌收至腰间,掌心向上,掌尖向前,同时右掌分开呈龙爪状,随身体左扭45·向左探爪,然后回至胸前变立掌,掌心向左,此时左掌下按再返回原处,随即右爪向正前面探爪,右手探爪至此。然后,右掌由探爪形并掌收回腰间。左手分开成龙爪状,随身体右转45·,向体右侧探爪,做右手对称动作,如此左右各三次,眼随探爪方向而变,如图(63、64、65、66、67)所示。
第二十三式:右立双掌通天地
接上式图(67)所示。右脚向前迈一步,成右独立式,左爪变掌经胸前下按,掌心向下,掌尖向前,右掌也经胸前向上托去,掌心向上,掌尖向后,两臂伸直,眼看上方。如图(68)所示。
第二十四式:丁步双掌通天地
接上式图(68)所示。右腿下蹲成左丁步,同时左掌变拳上举,右掌变拳下压,两拳心遥遥相对,两臂伸直,眼右平视。如图(69)所示。
第二十五式:立步双掌通天地
接上式图(69)所示。起立,左脚前进一步,成右独立式,两拳变掌做第二十三式、第二十四式之对称动作。如图(70、71)所示。
第二十六式:左蹬双拳前后伸
接上式图(71)所示。左腿直立,右脚前进一步,直立提左脚,向前蹬出,两腿成90·,同时两拳均经腰间左拳向前右拳向后推出,拳眼均向上方,眼平视前方。如图(72、73)所示。
第二十七式:右转三通前后伸
接上式图(73)所示。左脚落下进一步,做第二十六式之对称动作。如图(74、75)所示。
第二十八式:左转胸前十字拳
接上式图(75)所示。右脚向前落下一步内扣,身体左
转90·成骑马式,两拳由两侧经膝下至胸前交叉成十字形,右拳在外,拳心向胸,眼平视。如图(76)所示。第二十九式:立根不动左右分
接上式图(76)所示。两腿直立,两脚不动,两拳变立掌向两侧平推出去,眼光看胸前十字掌,推出去时看前方。如图(77)所示。
第四节:左进
第三十式:踢腿轮足走日月
接上式图(77)所示。左脚向左方稍迈一步,变左丁山步,两掌变拳,左拳收回腰间,右拳经腰间向前推出,眼看右拳;接着右腿伸直踢向右拳,同时脚、拳随身体轮转180·成右丁山式,右拳收回腰间,左拳由腰间向前推出,眼看前方。推出之拳,拳心向下;收回之拳,拳心向上。如图(78、79、80、81)所示。
第三十一式:上式对称动作
接上式图(81)所示。左脚踢向左拳,随身体左轮转180·做第三十式之对称动作。如图(82、83)所示。
第三十二式:拉拳平伸大字体
接上式图(83)所示。两腿直立,身体右转90·,同时左右两拳收至胸前变掌向两侧推出去,掌心向外侧,掌尖向上。眼看胸前手的变化再看向前方。如图(84)所示。
第三十二式:拉拳平伸大字体
接上式图(83)所示。两腿直立,身体右转90·,同时左右两拳收至胸前变掌向两侧推出去,掌心向外侧,掌尖向上。眼看胸前手的变化再看向前方。如图(84)所示。
第三十三式:叉手紧贴脑后藏
接上式图(84)所示。步不动,两手五指分开上行,十指交叉贴于脑后。然后,向前低头,再向后仰头,反复做三次,最后一次抬头眼看前方。低头时看地面,仰头时看天空。如图(85、86)所示。
第三十四式:持脑弯腰头齐地
接上式图(84)所示。收腹弯腰,头至膝盖,直立再弯腰,头至小腿中部,再直再弯腰,头部尽量至地面,然后站立,眼看前方,弯腰时眼看地面。如图(85、87)所示。
第三十五式:风摆荷叶左右盘
接上式(85)图所示。两手变立掌向两侧推出,掌心向外侧,然后左转身180·下蹲成左盖盘步,同时两掌变拳收至腰 间,拳心向上。眼睛前平视。如图(88)所示。
第三十六式:上式对称动作
接上式(88)图所示。身体直立,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两拳由腰间变立掌向两侧推出,身体右转180·成右盖盘步,两拳收回腰间。眼睛平视前方,完成第三十五式对称动作。如图(89、90)所示。
第三十七式:胸前挂印双握拳
接上式(90)图所示。身体直立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脚如肩同宽,两拳变立掌由腰间向两侧推出。然后,转体180·右脚迈前一步,两脚如肩同宽直立,同时两掌变拳经下方向内收至胸前靠拢,拳心向胸,拳眼向侧,眼睛平视前方。如图(91、92)所示。
第五节:右进
第三十八式:左推八马拉九牛
接上式(92)图所示。左脚向左方迈出一步成左蹬山式, 同时双拳变立掌向左前方推出。然后两掌变拳,左拳在前右拳在后,拳眼向上,拳心遥遥相对,同时身体重心后移,如同体育项目中“拔河”一样,后拉成左扑腿式为止,眼随手的动作前视,两拳与腰同高。如图(93、94)所示。
第三十九式:上式对称动作
接上式(94)图所示。右腿蹬起,向左侧前进一大步,同时左转180·成右蹬山步,两拳变掌向前推出,完成第三十八式的对称动作。如图(95、96)所示。
第四十式:星君摘斗卧观天
接上式图(96)所示。右脚外展,左脚蹬地前迈右转180·成左虚步点地。左拳变掌由前向后划平弧,变拳贴于背后肾区,同时右拳变掌向上划弧过顶再向下,经左膝前变拳收之背后贴于肾区。此时,左拳变掌经胸前向上伸去,掌心向上,指尖向后,眼睛看天空。如图(97、98、99)所示。
第四十一式:上式对称动作
接上式(99)图所示。变右虚步,左掌经右膝前收之背后,贴于肾区。右拳变掌向上伸去、作第四十式的对称动作。如图(100)所示。
第四十二式:身体直立双掌垂
接上式(100)图所示。身体直立,双手变掌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掌尖向前,眼睛平视前方。这一动作做完稍停,完成调息动作,防止气息上浮。如图(101)所示。
第四十三式:九鬼拔刀左右轮
接上式(101)图所示。两臂向两侧伸平,变拳分别划弧线,左拳收至左耳后,拳眼向下,右拳下行收至背后肾区,拳眼向上,两拳尽力靠近。眼向上后方向看去,。如图(102)所示。
第四十四式:上式对称动作
接上式(102)图所……所示。两拳变掌,向两侧伸平分别划弧做第四十三式的对称动作。如图(103)所示。
第四十五式:乌龙钻洞前后换
接上式(103)图所示。原地变右独立步时两拳变掌,左掌向上划弧,右掌向下划弧,两掌尖相对停于胸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臂构成的平面与身体轴线成45·,然后,左脚落前,成左蹬山步,右掌斜插至左膝前,左掌顺势抬高至左眉上,掌心向外,掌尖向右,眼看右掌。如图(104、105)所示。
第四十六式:上式之对称动作
接上式(105)图所示。左脚外展,身体左转180·,右脚上一大步,成右蹬山步,左掌划弧经腰间下插至右膝前,右掌同时向上划弧,至于右眉上,完成第四十五式对称动作。如图(106、107)所示。
第四十七式:掌归章门双作拳
接上式(107)图所示。两掌变拳收抱于腰间,拳心向 上。同时左脚向左移步成骑马式,眼睛平视前方。如图(108)所示。
第六节:后进
第四十八式:饿虎扑食赖指掌
接上式(108)图所示。两脚突然蹬起向右转体180·,两脚依次落下成骑马式。然后,身体前探两手变虎爪形掌触地,两臂伸直如肩同宽,略凝神,两腿很快并拢向后伸直,两脚尖触地,抬头前看,由两手十指和两脚尖支撑身体悬于地面上。然后,曲臂作俯卧支撑,挺起后只用左手指尖支撑身体,右爪变掌,掌心向下至于左肩前,右转身体向后平视。然后,右掌变虎爪形落地,身体爬平作此式对称的动作。如图(109、110、111、112、113、114)所示。
第四十九式:突起直立眼观平
接上式(111)图所示。
左掌变虎爪形落地,身体转平俯于地面,抬头前视。然后,提住呼吸两足蹬地一跃而起,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手变掌自然垂放于体侧,眼睛平视前方,稍作调息。如图(101)所示。
第五十式:韦驮献宝面朝尊
接上式(101)图所示。左脚向左前45·方向迈出一步,身体由直立变为尽量前俯,右脚后举完成探海平衡动作。同时,两掌由下向上划弧交叉于胸前方,掌心向两侧成十字型,右掌在左掌外,抬头前看。然后,右腿前伸举,身体尽力后,完成仰式平衡动作,两掌交叉于胸前不变,眼看天空。如图(115、116)所示。
第五十一式:作上式之对称动作
接上式(116)图所示。右转90·脚随之前迈落下,身体前俯,两掌分开向下划弧再收至胸前交叉,左掌在右掌外边,完成第五十式的对称动作。如图(117、118)所示。
第五十二式:殿左殿右合当中
接上式(118)图所示。身体直立,左转45·同时左脚向左落下后,右脚向左脚并拢,两手动作不变,眼前平视。如图(101)站立姿势,唯两手在胸前合成十字交叉掌,掌心向外。(待续) 第七节:回程
第五十三式:右回按膝泰山意
接上式两脚并拢直立,双掌胸前交叉。右脚后撤一步,身体右转180·左脚上一步成骑马式,同时完成两掌分别向下向上再向下划圆弧经胸前按于大腿中段,两掌尖相对,眼睛前平视。如图(119、120)所示。
第五十四式:上式左转身动作
接上式(120)图所示。右脚前迈一步,落于左脚前,右脚用力蹬地身体腾空左转360·,成骑马式落地,两掌不动仍然按在大腿上,完成左转按膝泰山意的动作。如图(120)所示。
第五十五式:掌托天庭上后观
接上式(120)图所示。左掌经右胸前,掌尖向右往上推托,臂伸直,有托起天空之意。眼睛随手托起向右上后方转看。如图(121)所示。
第五十六式:上式对称动作
接上式(126)图所示。左掌落下仍按于大腿中段,右掌托起,完成第五十五式的对称动作。如图(122)所示。
第五十七式:足尖点地支身体
接上式(122)图所示。身体直立,两脚如肩同宽,眼睛随头转向前平视,同时两掌收到胸前合掌。掌尖向上,凝神调息。然后,提气向上把身体拔起两足尖点地支撑身体,稍微稳定后,慢慢落下足根。如此反复提落完成三次,注意慢起慢落,不可震动脚跟。如图(123、124)所示。
第八节:后进收式
第五十八式:退步醉酒收五虎
接上式(124)图所示。左脚向后迈一步,两掌自然下落分开至体侧变半握拳上 收到下颌前,左拳在里,右拳在外,如喝酒狂饮之态。左腿稍微弯曲,右腿伸直,身体尽力后仰,眼睛看天空。然后,身体直立,右脚后撤一大步,此时两拳自然下落至体侧再上收成喝酒狂饮状,右拳在内。如此反复,共退五大步做五次狂饮之态,内外换手,如醉如仙,悠然自得。如图(125、126、127、128)所示。
第五十九式:凝神气敛意不散
接上式(128)图所示。身体直立,左脚前收与右脚并拢,两拳松开变掌漫漫向身体两侧平伸,掌心向下,掌尖向外侧,作深吸气动作,眼睛平视前方。精神不能因为要收势而散乱不集中,这是习练这套拳最忌讳的事情。如图(129)所示。
第六十式:益筋练完复归元
接上式(129)图所示。两掌向下落经两腿向上至腹前,掌心向上,掌尖相对。然后,两掌漫漫向身体两侧按下贴靠于两胯旁,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挺胸收腹。调息片刻后,身体放松两掌自然垂下,眼睛平视前方,收功。如图(130、131、132)所示。
注:动作解释中所用名称,基本上采用拳谱中原句子,未做改动。
附:今年腊月初七日,正逢我的恩师闫崇礼先生八十二岁寿辰,在这里我传上《达摩益筋五虎拳》最后的一部分,即算作我对恩师孝道的点滴。祝愿恩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全部动作图:由山西大同孔繁瑞老师所绘。在这里本人深表谢意。并对当时为我摄影的梁永成先生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