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阴影
有一个孩子,
他每天都要出去。
看到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就会变成他。
持续一整天或某段时间,
伴其多年乃至终身。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沃尔特·惠特曼
接触过很多有爱好的人,有的爱吃、有的爱玩,爱吃的为了一道菜可以驱车百里,爱玩的为了一道风景可以不眠不休;听这样的人谈论起自己喜欢的东西,两眼放光,眉飞色舞,颇具感染力。
最普遍的还是爱吃的,有男有女,一色的美食家(吃货)。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祖籍四川的朋友,偶然一次聊到美食,突然唤醒了他的记忆,精气神直接提升了两个级别,身体前倾,眼冒红光,声音也提高了,兴奋不已地大谈某店的焖猪蹄,那叫一个好吃,那叫一个难忘,说着说着口水都要流出来,恨不得要马上吃到........
然而等我吃到之后,感觉好吃是好吃,但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吃。类似的情况很多,无论吃也好、玩也好,几乎没有那样美妙的感受,暗自里还想,他们讲述的是不是有点儿夸张?
因为缺乏这样强烈的感受,被问起来,多回答:还不错、还行、还好等等(情商也不高)。其实从心里羡慕那些有爱好的人,总觉着他们幸福感会比较高。
或许因为如此,有两次被朋友说:“无论对吃的、看的、玩的,你的评价总是'可以、还行',偶尔会用'不错',从来没有听过你用‘很好、太棒了’等类似的赞赏性的评价(当然也没用过‘糟糕、太差了’等词),看不出来你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也不知道有什么能让你特别兴奋.......”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个问题,是兴趣不同、性格不同?还是个人感受的差异?又或是表达方式的不同?亦或还有其它?
也有些好奇,为什么我会这样?然后回顾从小到大有记忆的场景,12岁之前不是这样,那时候干什么都是兴冲冲的,表达自然。12岁之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逐渐变了。
12岁那年母亲、哥哥及我,离开老家,搬迁到西北某基地与父亲团聚。时隔不久,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上映时一票难求,连着去了两次也没买到。在学校里,听着看过的同学大谈如何如何好看,心里更是长了草,路过影院,看着票已售光的牌子,好生失望。
回家见到父亲打过招呼,突然掏出两张电影票,啊......大喜,忍不住欢呼雀跃。没想父亲见状,忽然沉下脸批了几句,原话早已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要沉稳,一张电影票就这样,没出息!当时心里不舒服,不理解高兴有什么错。无奈,只好隐藏内心的喜悦,表面上装作毫不在意,忍了两天,看完也就忘了。
时代的关系,以前看的多是“样板戏”,第一次看到这个类型的电影,非常吸引人,觉得不过瘾,特别想再看一篇。可能过了没几天,正当满怀期待之时,父亲又一次拿出两张电影票,刚刚表现出欣喜,眼见父亲的脸色阴下来,赶紧忍住,装作若无其事的接过电影票,溜!免得被训斥。
从那儿之后,为了不被批评、训斥,为了表现出沉稳的“大人样”,开始压抑自己的表达,压抑自己的感受,如论遇到任何想看的、想吃的、想玩的、想要的,任何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等等,都刻意压抑自己的感觉,不表现出来,并开始用“也行、还好、就那样吧......”等等诸如此类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按行为心理学的学说,为了配合个人的表达,自身感觉被抑制,久而久之,身体的感觉被压抑性弱化,心也同样,以寻求和言语的一致性(避免矛盾与分裂)。感觉、心理与表达,无意识地被父亲的压制而选择性弱化,以至于造成感觉的部分丧失与失能(?),感觉的单调又使得表达也同样变得单调、乏味?少了感觉的奖赏,甚至连好奇心也变的缺乏了......
想来就是这样的因果,尽管离家多年,但这种模式却一直持续,直到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有意识的去感觉,恢复觉知才有所改变。
记录下来并不是“投诉”,只是提醒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提醒要尊重身体的感受,不要忽视它、压制它,身体不会说谎。身体的语言,就是我们真实的自我及力量的真正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