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时间篇)
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大概也是我们很多人一直追逐的目标和梦想。
采桐的>一书中给了大家一个丰富且可执行的答案。
时间,作为我们最重要,最为依赖的物质,如何通过改变对'时间'的认知、态度和方式,从而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本文必定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看完'时间篇'的最大感受是: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你好好走就是了。所以怎么好好走呢,来看采桐怎么说。
1.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2.采用多样的时间视角: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3.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4.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的策略: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5.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6.啥事应该快,啥事应该慢:
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这里我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1)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2)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7.光长不行还要深: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也就是说,人们实际拥有的时间越多,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却越少。
这是因为“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