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化瘀汤治疗咽性咳嗽
咽性咳嗽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日久不愈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痰伴咽痒,属咳嗽范畴。临床上一般以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予西药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笔者自1997年起采用自拟止嗽化瘀汤治疗本病47例,竟获显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6个月。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2天,最长14个月。
1.2 临床表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或干咳无痰,伴咽痒,伴或不伴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1.3 理化检查:咽部无明显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色暗红,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或正常。治疗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11例,中性粒细胞0.7以上23例;X线胸片24例肺纹理增深,23例正常。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9例,中性粒细胞0.7以上23例;X线胸片19例肺纹理增深,21例正常。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止嗽化瘀汤,方由炙紫菀、款冬花、杏仁各12g,桔梗、乌药各6g,浙贝母、炙地龙、川芎、五味子、桃仁各10g,鱼腥草、生黄芪各20g,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对照组,用西药罗红霉素胶囊0.15g,日2次口服,必嗽平片16mg,日3次口服,10天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两组均在1疗程后统计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占59.5%;好转19例,占40.5%;未愈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8例,占20%;好转17例,占42.5%;未愈15例,占37.5%,总有效率62.5%。
4 讨论
咽性咳嗽属于咳嗽的范畴,是比较特殊的咳嗽,临证时很难按高等医药学校教材的咳嗽辨证分型论治,历代医书中亦无此病名及方药记载,笔者在临床中常碰到除咳嗽主症外伴有咽痒,往往服西药久治不愈而求助中医的。根据叶天士倡导的“久病入络”之说及宋代《直指方*血滞》说:“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痊,须当为之调血”的理论,笔者自拟止嗽活血方,方中炙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杏仁、浙贝母宣肺化痰;桔梗升提肺气利咽;鱼腥草清热解毒;生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乌药、炙地龙、桃仁、川芎理气活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桃仁、川芎、地龙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减轻感染过程中的病理损害。此方集化痰、祛瘀、补气于一身,符合辨证施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