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你周围的人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何必去打扰
读懂你周围的人
生命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细心品味过,都充满幸福。 ​​

人心就是一泓深潭,里面游动着哪些生物,谁也说不清楚。本质永远不像表象那么简单:欢笑并不一定代表高兴,流泪并不一定代表伤心,​鞠躬并一定代表感谢,拍手并一定代表赞赏......为此,要学会识别人心,识人的本领是掌握生活主动权的必备武器。

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从对方的表情或者言谈举止来断定其心情和目的。难过的时候,他可能微笑着面对周围的人;兴奋的时候,他也可能故作沉思低头不语。因此,这时他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不一定出自内心的本意。这正如同有人所言:“人人都戴上了虚伪的面具。”这面具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阅历的增多,戴得越来越巧妙,越来越难以被人发觉,这就增加了我们出世的难度。

你或许看到每个人都面带着微笑向你走来,那面孔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看到途中相遇的双方,相互拍肩问候,溢美之词不绝于耳,无论是故友还是初识;看到请求帮助时,对方拍胸顿首、信誓旦旦地承诺。这样,在人际交往中,你以不设防的真诚向朋友敞开心扉。然而,当你在人生路上栽了跟头,才发觉那微笑原来并非发自内心,那问候和赞美背后深藏着陷阱。

这便是生活的复杂性,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人心难测的图画。于是,辨识朋友真伪、提防落入他人陷阱就成为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识别人心三部曲


​孔子曾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这也即识别人心的三部曲:“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是什么;“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走过的道路;“察其所安”——再看看他平常做人是安于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

“视其所以”,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故事的目的和动机。动机决定手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苏秦为扬名天下而“锥刺股”,易牙为篡权而杀子做汤取悦于齐桓公。我们要看做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们仅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对人的认识又有多少呢?

“观其所由”​,就是看他一贯的做法。君子也爱财,但君子和小人不同,小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夺,甚至杀人越货,君子却做不来,即使才如同身旁的鲜花可以随意采摘,他也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有时候不在乎做什么、做多大、做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做——官做得大,却是行贿得来的,钱赚得多,却是靠坑蒙拐骗得来,那也为人所不齿。
“察其所安”​,就是急功近利,说看他安于什么,也就是平常的涵养。比如浮躁,比如急功近利,比如眼红心跳,比如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不如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都是没有涵养的表现。这样的人做事常常半途而废,交友有可能背信弃义。只有踏实安静的人才能威临世界而不被身外之物所包裹。想想吧,越王勾践如果没有静心怎么能卧薪尝胆?司马迁如果沉不下心,遭受宫刑的痛苦将缠绕终身,哪还有什么心思写《史记》?韩信如果没有静心,早已经成为流氓的陪葬品,哪还能帮助刘邦成就霸业?静心是在寂寞中的坚韧,在困苦中的达观,在迷离中的坚定,在失败中的自信,在成功中的沉稳。有如此品质的人,谁又能怀疑他呢?

用这三点去识人,又怎么不能够把人看明白呢?“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孔子连说了两遍,似在肯定,又似乎在提醒人们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
人海茫茫,世事无常。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很难,在这里,孔子为我们知人、识人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见微知著察人法


​生活中有许多人,他们的外貌和本质有很大的不一致性:有表面庄重严肃而行为却不检点的;有外表​温良敦厚而偷鸡摸狗的;有貌似恭敬而心怀轻慢的;有外表廉洁奉公而暗地受贿的;有看似真诚专一而实际无情无义的;有貌似威严而内心懦弱的。这些就是人的外表与内心世界不相一致的种种情况。

我们应学会从对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种习惯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分辨人的本质和心志。

曹操晚年曾今让长史王必总督’御林军马,司马懿提醒他说:“王必嗜酒性宽,恐不堪任辞职。”曹操反驳说:“王必嗜孤披荆棘历艰难时相随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铁石,最是相当。”不久,王必便被耿纪等叛军蒙骗利用,发生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许都城中的大骚乱,几乎导致曹氏集团的垮台。

司马懿​从王必嗜酒这一习性而预见此人日后将铸大错,以一窥斑而全豹。曹操在任用王必上一叶障目,与司马懿慧眼识人有高下之分。

英国慢切斯特市有位医生想在他的学生中找一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当助手。一次在临床带学生时,当众用指头蘸一下糖尿病人的尿,然后用舌头舔其“甜”味,接着要求所有的学生跟着做。大多数学生都愁眉苦脸地用同样方法舔尿液,只有一个女学生发现自己的老师用来蘸尿的是一个指头,舔的却是另一个指头,她也如此仿效。这位医生认为这歌女学生具有他需要的敏锐的观察力,于是就让她当自己的助手。

一个人的学问、气质、秉性、喜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反映出来,小到随地吐痰、排队加塞儿,大到政治倾向、人生追求,等等。

识别人物的诀窍就是能从表面现象和外部行动中看出人的真实本性,这也是识人能否准确的关键。但人又是变化的,对人的识别不能停留在若干年之前的印象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时,一个人变化之迅速与彻底,是超乎人们想象的。在人的变化中,有先廉洁后腐化的,有先邪恶后善良的,有先谦恭后傲慢的,识别人时都要充分考虑到。


"打听“他人的真面目


​人你总是要和其他人交往,同时本性也会暴露在不相干的第三者面前,也就是说,他不一定认识这第三者,可是第三者却知道他的存在,并且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人再怎么戴假面具,在没有舞台和对手的时候,这假面具总是要拿下来的,所以很多人就看到了他的真面目。而当他和别人交往,合作时,别人也会对他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因此你可向不  同的人打听,打听他的为人、做事、思想。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有出入,这是因为各人好恶有所不同之故。”你可把这些打听来的咨询汇聚一起,找出交集最多的地方和次多的地方,那么大概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本来面目;而交集最多的地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人性格的主要特色了——如果10个人中有9个说他“坏”,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如果10个人中有9个说他“好”,那么和他往来应该不会有问题。

不过打听也要看对象,向他的密友打听,听到的当然都是好话,向他的“敌人”打听,你听到的当然坏话比较多!不过“敌人”说的比密友又较接近真相。最好能多问一些人,不一定是他的朋友,同事、同学、邻居都可以问,重要的是,要把问到的综合起来看,不可仅听某个人的话。

此外,你也可以看看对方交往的都是哪些人。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龙交龙,凤交凤”,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性情耿直的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性情了。

除了交友情况,也可以打听他在家里的情况,看他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兄弟姐妹如何,对待邻人又如何。如果你得到的是负面的答案,那么这个人你必须小心,因为对待至亲都不好了,他怎么可能对你好?若对你好,绝对是另有所图。

如果他已结婚生子,那么也可看他如何对待自己妻儿,对待妻儿也不好,这种人也必须提防。

学习识人,并不会让自己变狡诈,相反,它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好方法,像防身术一样不可或缺。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行走社会读懂他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 的人 # 他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