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诗法(之三)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北梦木兮
浅说诗法(之三)
诗忌直露,而以宛转深曲为妙。这种宛曲决不是含糊,而是含蓄。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是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写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目的是想通过张九龄的引荐而入仕为官,是一首干谒之作。

诗的前两联极力描写了洞庭湖的雄美壮阔。八月的洞庭湖几与岸平,水光接天,涵括天地。水气蒸发缭绕于云梦二泽,波涛震撼着岳阳城。三四两联始切入主题——面对浩翰的洞庭,诗人欲渡无舟——这一句实是表达欲出仕而无人引荐的情形。然后说明生逢盛世,诗人以赋闲隐居为耻的心态。最后借用《淮南子》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意,表达了渴望得到赏识任用的愿望。

此诗不仅写景雄奇壮阔,而且宛曲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不露乞怜之相。

(六)点化翻新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对某一种情感,某一种事物,我们常有“前人之述备矣”的感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古代诗歌中妙用前人诗句,点化翻新的诗作比比皆是。

李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实际脱胎于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把酒问月》诗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实际脱胎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清照《一剪梅》词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实脱胎于范仲淹《御街行》词中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三国演义》开篇词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实脱胎于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碧云天”一段,实脱胎于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脱胎点化,不等于抄袭。翁虹那一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若不是晏几道的点化,只怕已经湮灭了。

以上仅就诗法问题略谈几条。虽说是“诗无达诂”,但如了解了上面这些,对我们学生而言,还是大有裨益的。

标签: # 洞庭湖 # 云梦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