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以云为纸
毛泽东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每当人们走过洪泽县境内的洪泽湖大堤,都会在大堤旁耸立着的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高大石碑前驻足观赏。这块碑是依照1951年5月3日,治淮视察团授予治淮机构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的锦旗而雕刻的。触摸这高高矗立的石碑,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瞬间把人们带进了那个难忘的岁月,让已经泛黄的画面重又变得鲜活清晰。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而对这个崭新的国家来说,首先遇到的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根治水患。1950年的6月底7月初,淮河流域连续降雨,最大降雨量为735.5毫米。7月1日,淮河水位开始上涨,7月18日,鲁台子最大流量达12770立方米每秒。淮河中、上游支流先后漫决。下游苏北行署组织20万民工,投入防汛抢险,及时开放拦江、壁虎、褚山3座归江坝,宣泄淮河洪水,保住了洪泽湖和运河大堤的安全。全流域被淹农田达312.5公顷。7月11日,华东军政成立皖北灾区视察团,由农林、财政、民政、水利、卫生5部共同组成,并拨发急救粮和种子粮各500万公斤。视察团14日参加皖北行署在蚌埠召开有淮河灾区各专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布置防汛抢救工作。会后,视察团分组赴灾区视察。

7月20日,毛泽东在审阅华东军政关于1950年淮河大水受灾情况的电报后,脸上立刻浮现出沉重的表情,当即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问题。”8月5日,安徽省委关于淮北遭受洪灾情况的报告的机要急件送到了毛泽东手中,电报中说:“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到干部多抱头大哭……”毛泽东阅读这封电报时难过地落了眼泪。他在电报中“不少是全村沉没”、“被毒蛇咬死者”、“今后水灾威胁仍极严重”、“多抱头大哭”等处划了横线,并在电报上给写了批示:“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必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抓救灾的同时,加紧了对治淮工程的具体部署。8月底治淮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在总理主持下对淮河水情、治淮方针及1951年应办工程作了反复研讨,为政务院发布治淮决定作了充分准备。参加会议的有华东区与中南区水利部,淮河水利总局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负责干部。

8月31日,毛泽东审阅华东军政转报苏北区委对治淮的意见的报告时,对其中提出的第三项意见引起了的关注。这第三项意见说:“如今年即行导淮,则势必要动员苏北党政军民全部力量,苏北今年整个工作方针要重新考虑,既定的土改、复员等工作部署必须改变,这在我们今年工作上转弯是有困难的;且治淮技术上、人力组织上、思想动员上及河床搬家,及其他物资条件准备等等,均感仓促,对下年农业生产及治沂均受很大影响。如果为挽救皖北水灾,要苏北改变整个工作方针,服从整个导淮计划,我们亦当竭力克服困难,完成治淮大计。”毛泽东对此十分重视。他经过认真思考,作出批示:“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9月11日,水利部治淮会议结束后,立即用电报把治淮决定传至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同时要求三省迅速传达到县一级,然后再传达到农村的党支部。的治淮决定下达后,在苏、皖、豫三省的干部和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9月16日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在写给华东局和的报告中提出,为了治淮,要向安徽、江苏、河南三省治淮工地紧急调运粮食。曾希圣的这份报告,很快就转到了毛泽东的手上。毛泽东看完这份报告之后,于9月21日把这份报告批给,同时在报告上批道:“现已9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拖,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作好计划,早日开工。”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指示,治淮前期工作迅速开始,淮河上游工程局在开封成立,华东水利部、长江下游工程局、珠江水利工程总局都派出测量队支援治淮,接着淮河下游工程局在淮安成立,下设工程、财务、工务3处和人事处,并编写出《淮河入海水道勘测报告》,提出了淮河入海水道方案。同时同志抓紧时间,集中各地的意见,然后对治淮计划进行了修改、充实,再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研究后,于10月14日,由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阐明了治淮的方针、下年度治淮的工作方案,同时还具体规定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措施。11月6日,治淮在蚌埠成立。同日,苏北运河整修工程开工,淮阴、盐城、泰州3个专区35.76万民工参加,这标志着治淮工程全面开始实施。在那个缺粮的年代,粮食是最关键的物资。而治淮工程大部分是土工,主要是靠投入人力。只要有了粮食,就能动员和组织大批民工投入到治淮工地上去,治淮就能顺利进行。毛泽东决定,在各方面都缺少粮食的情况下,也要调大批粮食到治淮工程工地去。政务院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于当年11月拨出治淮工程粮食2亿多公斤。大批粮食的调入,保证了治淮工程按时开工。

11月23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将治淮列为下年度首位工作,确定淮河下游“入海水道必须继续研究,充分准备,1951年汛后动工,今冬明春应以加强里运河堤防为重点,根据1931年洪水标准,整修堤坡,加强险工,修理归海坝,疏通入江水道及归海港道障碍。”为了兴修水利、根治淮河,逃难在外的灾民纷纷返回家园,自动请缨打石做治水器材,修造船只,准备运工料、粮草。“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运了大量的建设物资和工程技术人员。

毛泽东一直关注着治淮工程,当他看到从治淮工地上传来的一份份捷报时,十分高兴。1951年5月,由邵力子担任治淮视察团的团长,率团去治淮工地视察。行前,毛泽东亲自会见了邵力子,关照他们视察中要了解的情况和需要详细询问的问题。最后,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叫身边工作人员把这个题词制成4面锦旗,由邵力子代表他把这4面锦旗分送给奋战苏北运河等治淮水利工地的淮委及豫、皖、苏3省治淮机构,并发表《告淮河流域同胞书》。毛泽东的亲笔题词送到治淮指挥机关,消息和毛泽东的题词迅速传遍工地,工地上一片欢腾,进度倍增。

1951年7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治淮会议,由傅作义部长主持,着重研究了治淮工程的具体规划,确定苏北灌溉总渠按700立方米每秒设计,三河最大流量可不超过7000立方米每秒。并决定“为解决苏北灌溉的需要,洪泽湖经常蓄水位,经协商规定为13.5米。”11月2日,苏北灌溉总渠开工。遭受水患之苦的淮阴、盐城、南通、扬州4地区人民在各地的统一组织下,投入到治淮工程中。他们在淮河两岸搭起了帐篷和其他简易房屋,按军事建制组织起来,仅仅用了80多天的时间,出动民工119万人次,建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11月9日,淮委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在淮安成立,下设、、财务部、工程部及泰州、盐城两个专区指挥部。11月17日,高良涧进水闸开工,27日,淮安支东分水闸开工。冬来暑往,淮河两岸,红旗招展,口号震天,工地上热火朝天,治淮工程接连不断。又奋战了数个春秋,新沂河嶂山切岭、苏北导沂整沭、淮安杨庙穿运、三河闸、刘老涧节制闸等陆续开工或完成。1954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由于有了这些水利设施,洪水东注黄海,南入长江。虽然因超标准行洪,洪泽湖湖滨洼地和行洪道两岸作出了一定的牺牲,但保住了里下河2000万亩耕地。当时“堤外白浪滔天,堤内一片金黄”,夺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根据对沂、沭、泗和淮河洪水发生的时间和频率的分析,淮沂洪水相遇的机会较少,1958年起兴办从洪泽湖到新沂河的淮沭河工程。河长100公里,宽1.04公里,并建造了二河闸、淮阴闸、沭阳闸等控制工程,跨淮河和沂沭河两流域调水,达到分淮入沂,淮水北调和淮沂互济的综合治理目标,增强了调度排洪的能力,至此治淮工程基本完成。

标签: # 淮河 # 苏北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