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翻过的亲切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玄机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本人中学时代最喜欢看的中国古典小说,不仅翻来覆去看得次数最多(仅次于金庸武侠),刘关张结义、关羽千里走单骑、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孔明出山火烧赤壁的故事背得滚瓜烂熟,而且对于三国题材的电子游戏也最为热衷。

 

在完全不懂日文的情况下,玩红白机上日文版的《霸王的大陆》,一玩能一个通宵(借同学的卡带,白天还得还回去),把所有武将的片假名拼写、所在的城市、在游戏中登场的时间、武将的各项参数都记了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回想起来都感慨,这是怎样的一种执着的精神……病啊!

 

《霸王的大陆》游戏画面

 

那个时候玩游戏一般都会选择扮演刘备,带着关张黑红双煞,找到白马帅哥赵云加盟,请卧龙先生担任CEO,还有黄忠严颜马超魏延,灭了奸雄曹操,南征北战一统天下,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呢!

 

后来接触了日本光荣公司的《曹操传》,这是从曹操的视角,讲述三国故事的一款战棋游戏。从游戏中发现,曹操的事迹非常引人入胜,他讨董卓、收黄巾、夺徐州、战濮阳、逃宛城、烧官渡、走赤壁、斗马超,跌宕起伏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刘备。曹操的身边更是文臣如云、武将如雨,人才济济。我心里就有点纳闷了,为啥当年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怎么就没注意到呢,光记得曹操这个奸贼怎么挤兑老实巴交的汉献帝了。

 


 对曹操感兴趣之后,我查阅了更多关于曹操的资料,发现曹操的文治武功也很出色。他对内消除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一系列游牧民族,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后来曹操被追封为“魏武帝”,估计也有跟“汉武帝”比肩的意思在里头。


刘备戎马倥偬一生,前半生颠沛流离,后半生好不容易夺了同族刘璋的西蜀,刚刚站稳脚跟,却因为关羽被杀一意孤行,非得找东吴报仇,在夷陵之战中把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家底消耗一空,在巨大打击之下一病不起,身死白帝城,其成就比曹操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杰出的文学家、军事家、音乐家和书法家,他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散文,还有兵法著作问世,简直就是一个全能型的学霸。相比之下,刘备文化水平显然不如曹操,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可能也就临终遗嘱比较有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面也没什么文采,倒像是一个邻家老伯一生朴素生活智慧的总结。

 

如果对比曹操和刘备的一生,曹操文治武功样样出色,个人才华也强于刘备。了解越多,就越困惑,为什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口口声声说他是奸雄,一心“尊刘贬曹”,目的何在?

 

难道是因为刘备要“兴复汉室”,拥有皇家正统的继承权,所以赢得人心?

 

这是最普遍的解释,也是《三国演义》中给出的官方解释。“兴复汉室”一说,也是蜀汉政权的核心价值观与合法性依据,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太站得住脚。刘备兴复汉室,其实就是“血统决定论”:因为我有皇室血统,因此我才是真命天子,其他人都是假的。


在封建时代的西方,血统继承权高于一切,这个逻辑是基本成立的。中世纪欧洲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唯一一次没有血缘继承的成功的改朝换代,就是法兰克王国的宫相矮子丕平,篡夺墨洛温王朝的王位。为了证明自己得位的神圣性,他特意发明了在加冕仪式上由教皇实行涂油加冕,用上帝的权威来掩盖篡位的实质,这就是“君权神授”的由来,也成为教权扩大并凌驾到王权之上的重要契机。英格兰的哈罗德二世在前任国王“忏悔者爱德华”(也称圣爱德华)死后继位,由于没有血缘关系,他把国家治理得再好,御前会议再怎么认可都没用,在教皇的号召之下,引来与圣爱德华有血缘关系的外国贵族入侵,最终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获得成功,盎格鲁撒克逊人惨遭杀戮并被异族诺曼人统治,史称“诺曼征服”。


“血统决定论”在西方是如此的稳固,以至于整个中世纪,王室永远是王室,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王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除非迫不得已,只在王室之间通婚,导致整个欧洲王室基本是亲戚,遗传病流行。而贵族和平民之间,完全没有流动的可能,阶层固化得就如同大理石一样。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下统治权的继承,除了血统之外,更重要的是否能给天下百姓带来福利。这个道理在“武王伐纣”的年代,作为周室代殷的正当性理由,早已反复阐述,并深入人心。姜子牙所著的《六韬》(这也是刘备喜爱的一本书)中,记载道:

 

文王问:制定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天下归心呢?(何若而天下归之?)


姜子牙回答道:天下不是一个人的,而是所有人的。如果能给天下人带来福利,就能得天下,如果擅用天下的福利,甚至据为己有,就失去统治地位。(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人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本质上说,这与前述“君权神授”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夺取王位的行为找一个理由。西方是以神为本,神的旨意高于一切,神来决定谁来继承王位,这就给了神在人间的代言人——教皇以莫大的权力。东方则是以人为本,人民来决定谁来继承王位,这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主权在民”这些启蒙运动思想的东方古典式表述,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王道”思想。


在西方,教皇行使对国王的监督权,教皇如果不满意,可以开除国王教籍,那么国王的合法性就没有了,他人可以取而代之。因此,教权高于王权,王权必然不甘心匍匐在教权脚下,教权和王权的斗争成为西方中世纪历史的主流。有些大贵族也有废立国王的权力,因此有时贵族也会加入进来,成为教权、王权、贵族的三方博弈。


在东方,人民行使对皇帝的监督权,因此皇帝必须对人民负责,如果治理不好,人民造反,他人就可以取而代之。当然,这只是理想中的情况,实际上皇帝的废立权往往掌握在外戚、门阀、宦官、官僚集团手里,权柄也就由他们所掌握。皇帝只要不是太废,都会与上述权力集团进行斗争,或者拉一派打另一派,这些权力集团之间也会相互斗争,这也就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主线。


可以看出,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归根结底一句话:


政权的合法性,谁说了算?


将政权的合法性由“君权神授”改为“主权在民”,实际上就是启蒙运动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我们如今仍然生活在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时代。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政治思想,除了“以人为本”,“主权在民”之外,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也就是俗称的“普世价值”。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新鲜,中国的先贤们在历史上早已提过,只不过表述方式有所不同,甚至一度成为中国政坛的主流价值观。出于什么理由,中国后来又渐渐抛弃这些政治思想,直到五四运动再次启蒙呢?搞清楚这些问题,是否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普世价值(启蒙思想)的困境?


理解了中国的政治传统实际上是“主权在民”,那么“兴复汉室”的理由,就不是那么站得住脚了。因为华夏文明对于血统的较真程度,并不是那么高,关键看被统治者是否满意。如果曹魏政权已经证明,其统治要比东汉末年好得多,蜀汉又有什么理由北伐,令人民重蹈战火呢?


三国演义中自己给出的“尊刘贬曹”的理由,就在“诸葛亮骂王朗”一节中。王朗说:“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这种说辞,其实与姜子牙当年的说法一脉相承,虽然对曹魏的行为有所美化,但是基本反映了事实。

 

诸葛亮又是如何反驳的呢?


诸葛亮并没有反驳,因为这一点上就是说出大天来,也是曹魏占理,中国人并不承认,你血统纯正就该当皇帝。再说,刘备这个血统也是自己说的,纯不纯正很难讲。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问题是中山靖王是汉武帝的异母弟弟,离刘备的时代已经两百多年了,他是个特别荒淫的主,老婆特多,生了一百多个儿子,繁衍了这么多代,子孙海了去了,谁也没法证实刘备说的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跟刘备血统相当的,民间少说也得有千八百,凭啥让刘备当皇帝?


于是诸葛亮避实击虚,火力全开,直接对王朗进行人身攻击!


他的话大意是,当初天下大乱,不是刘家人的问题,而是宦官、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问题。这些人作乱的时候,你身为汉臣,当时怎么不跟他们拼命啊,还有脸活到现在?你不仅不帮助兴复汉室,反而图谋篡位,造了大孽了,缺了大德了,所以你是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厚颜无耻,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把七十多岁的王朗气得心脏病发作,当场身亡。



在电视上看这段时,看的我尴尬癌都犯了。这就相当于两个人在辩论呢,一方还在好好说理,另一方突然不讲理,直接开骂,结果不讲理的一方赢了!


事实上,诸葛亮没有这么浅薄,这个段子完全是为了“尊刘贬曹”而虚构出来,生造痕迹极为明显。首先,王朗是病死的,根本没有随军出征,而且死在这次战争半年之后。其次,这个段子中,诸葛亮对于中国人公认的王道思想避而不谈,反而一顿人身攻击,你个老不死的,老X养的,把人气死,那就有理了?可怜的王朗,作为一个以德立世、才器兼备,不肯媚俗求名的廉吏,却因为这个段子被抹上了人生污点。


如果继续深入了解,就更加感到困惑,其实在曹操和刘备身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并不是“尊刘贬曹”,而是“帝魏寇蜀”。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如此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基本就把曹操夸得是英明神武,宇内第一。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就要低多了:“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大意是说,虽然刘备人不错,对人宽厚,对诸葛亮极度信任,心志坚定,百折不挠,但是才能不如曹操,所以成就也不如。

 

当然,陈寿如此评价,可能是因为他虽然原为蜀官,西晋灭蜀后成了西晋的史官,西晋的天命“受让于”曹魏,贬低曹魏就是贬低西晋,他吃着西晋的俸禄,显然不能说曹操的坏话。

 

如果西晋的人评价可能不客观的话,从南北朝一直到北宋,后人对曹刘二人的评价虽然不一定是尊曹贬刘,但基本上是对曹操的评价高于刘备。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不掺和政治,又是个佛教徒,在宗教信仰上,跟东汉末年存在的儒家与黄老道家之争也没有任何关系,可以看作是完全无关的第三方。他是这么评价二人的:

 

“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王勃把曹操夸了一通,对刘备却是相当不客气地奚落了一番,说他手下一大堆牛人,却败多胜少,实在是能力不济。


后世各朝各代,也基本承认曹魏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而认为蜀汉只是地方割据政权,只有同样是地方割据政权的后汉和成汉,才宣称继承了蜀汉的道统。

 

尊刘贬曹风气之始,在于南宋。北宋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还贬蜀汉为贼,但是南宋的朱熹就说:“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



标签: # 刘备 # 蜀汉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