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湿”+十人九湿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早茶月光
中医说“湿”+十人九湿
中医说“湿” 湿是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等原因,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饮食失节,恣食生冷,过食肥甘,纵饮酗酒;或饥饱不节,内伤脾胃,以致脾的运化、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聚而成湿。 


湿无定体,且可随病因及体质的不同,而有寒化、热化之异。外感湿邪多兼夹风、寒、火邪而发为风湿、寒湿、湿热、湿温等证,内生湿邪则多表现为痰饮、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病。湿证表现虽多,然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曰“重”,即湿病之人多有头重身楚,肢节困重难举之症;其二曰“浊”,即湿病患者五脏之液(涕、泪、汗、唾、涎)和排泄物(痰、二便、带下、脓液等)多秽浊不清。 


湿为阴邪,黏滞固着,不易速去,所以湿邪为病,往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性重浊,易滞气机。气机受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在上则为头重如裹,昏蒙眩晕;在中则胸脘痞闷,胃纳不香;在下则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混浊。湿性趋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故湿邪为病,还多见淋浊、带下、脚气、足肿等下部病证。 


脾喜燥而恶湿。外湿发病,易困脾阳,导致脾失运化,湿从内生;而脾虚失运,湿邪内停,同气相求,又易招感外湿,故外湿与内湿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究竟是外湿困脾,还是脾虚生湿,二者俱有湿困特点,但一为因实致虚,一为因虚致实。区别点在于湿邪偏盛与脾虚不运的主次及其先后因果关系上,不可混淆。周仲瑛认为两者在治疗上化湿、燥湿、利湿虽同,但外湿困脾者,重当运脾,从标以顾本,常以胃苓汤为代表;脾虚生湿者,重在健脾,从本以顾标,常以六君子汤为加减,必要时两者还当联系合参。 


外湿致病当分清湿遏卫表,还是湿在经络。在卫表者宜芳香化湿解表,并注意配伍宣达气机药,使气行湿化;湿在经络关节者,往往兼夹风邪,应注意配合使用祛风胜湿药。内湿致病重浊腻滞,易壅塞气机,辨证应分虚实、审寒热,注意健脾渗湿、清热利湿、温阳化湿法的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湿在上焦而有卫表症状者,当用藿香、佩兰、豆卷、香薷、苏叶、薄荷芳香化湿(浊);湿在中焦,困遏脾运者,当用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白蔻仁、草果苦温燥湿;湿蕴下焦,小便不利者,当用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子、薏苡仁淡渗利湿。 


临证治湿之际尚有两点须格外留意。一是治湿宜守。缘于湿性黏滞,难求速效。故辨准湿邪之后,当守法守方,不宜频更方药。祛湿药中茯苓、猪苓、薏苡仁、车前子、泽兰、泽泻等淡渗利湿之品药性平和,在辨证方药中灵活选用其中数味,久服无妨。其中苡仁一味,利湿兼能健脾,标本同治,周仲瑛认为堪称治湿之佳品。二是治湿忌补。是指湿邪未清时,禁用滋腻碍胃及助湿生热之品。湿邪最易阻遏气机,困扰脾阳。故湿病患者最忌熟地、白芍、阿胶、天麦冬等阴柔之品。然生芪、白术、山药、扁豆等益气诸药,益气而兼有健脾除湿之功,均属治湿要药,又不在当禁之列。酒酪炙煿、肥甘厚味及生冷瓜果均有助湿之弊,也属湿病当忌范围。 

十人九湿——湿气不除百病缠身

湿气被称为“万恶之邪”“万病之源”。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人体的湿气过重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很多时候患者朋友出现发烧不退的症状,持续反复,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吃药、打针、输液,高烧就是不退,这时候就可能是你体内的湿气在作怪。

那天,接诊一个南方的女性患者,高烧多日不退。

后经反复询问和诊断,才了解到由于最近南方冷空气来袭,又下了雨,这位患者穿得较少,又淋了雨。

雨,属于湿,而且当时患者舌苔厚腻发黄,出现发烧,恶心、想吐、喉咙疼等症状,这在中医上属于体内有湿热的表现。

判断这位患者是由于湿热弥漫三焦而导致的发热。

该类型发热常以下午体温升高,夜间热甚为主要的表现,同时会伴有胃肠道恶心想吐的一些反应。

然后,按照这个思路为患者开药,果然第二日患者的烧就退了。

据统计,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

如肥胖、水肿、腹胀、湿疹、皮炎、痤疮、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增多瘙痒等。

最严重的是:湿气可能引起顽固性肥胖,这种肥胖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脂,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身上的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因此,去除体内湿气,刻不容缓!

身体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经常会听见人们这样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其实这句话是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让人的精神无法提起来,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的。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

湿邪如不去除,病情迁延难愈,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从以下五大信号判断。

信号一:舌苔厚腻

假如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体内的湿气太重了,应该及时的调理。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也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信号二: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说明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信号三:食欲差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

这也是脾胃功能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

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信号四:小腿肚发酸

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很沉重,还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虚胖,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信号五: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湿气都有哪些危害?

现在的生活方式大不一样了。

大家喜食膏粱厚味,吃烧烤喝冰啤,四季离不开冰激凌,口味重而多咸,而且夏季还吹空调。

这就造成外常为寒气环绕,湿不能越,导致现代白领丽人及城市汉子们容易出现体内湿重。

湿气重,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包括过敏、湿疹、脚气以及妇科炎症等。

一.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二.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三.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四.阴道炎

阴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

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阴道炎或导致阴道炎反复。

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五.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

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六.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

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七.影响性功能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

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湿气影响肾气的宣化功能,导致水汽停滞,造成肾积水,影响性功能。

除了上述危害外,体内湿气重的人会有全身乏力,排便粘腻感等多种不适症状,时间久了容易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减湿去湿从生活方式着手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第3招:避开湿气的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

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借助电器进行除湿。

养脾胃是祛湿治本之道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一款食疗袪湿的方子,以红豆、薏米为主,几千年来百试百灵,留传至今,不知道造福了多少受湿气所害的人们。

此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配红豆的薏米要通过细火炒制,薏米性寒必须使用炒过的薏米来减轻寒性,否则会伤脾。

更必须铺以红枣、枸杞、荞麦、葛根,滋补脾胃、相辅相成,再加上冰糖可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

这样食用,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

由于湿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

因此,祛除了多余的湿气之后,还得养脾胃。

在祛除湿气之后,可以用“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煲汤,有健脾养胃的功能。

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式,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如用淮山、茯苓、薏米煲汤。

这是夏季常用的健脾祛湿汤方。

湿气常常潜伏在我们的体内。

如果在阴湿天气时身体出现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说明你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了,需要及时祛除。

湿气原来要这么除,一招逼湿百试百灵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0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邪潜伏。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有句俗话叫“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湿气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根除身上的湿气。 

湿气是随着身体代谢不断生成的,湿的原材料就是每天日常的饮食,身体器官正常的人可以将营养物质利用,多余的利用汗液或尿便排泄掉。而身体不正常的人却代谢不出去,留下了很大一部分垃圾在身体里。现代社会中,由于食品污染、长期呆在空调房内、狂喝冷饮吃凉菜、饮食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导致身体器官受损,造成湿气淤积在体内排不出来,所以10个人有9个人有湿气。 

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肥胖,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湿气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呈现不同的状况,如有以上1~2种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了。可见,湿毒比湿气更可怕,他们会长期潜伏在身体里,如隐藏在脏腑、骨骼、肿瘤中的湿毒,一旦与身体的病结合起来,就会成为难于医治的“绝症”。要祛除湿气,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除湿的原理。 

五脏里和代谢水液有关的脏器有:

通调水道:肺

运化水谷:脾、胃

分配水液:肾和膀胱,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讲,“肺失宣降则水津不布,脾气虚弱则生湿,水湿不运则泛溢肌肤,肾虚则水泛”,可见心、肺、脾、肾、膀胱、甚至五脏里的任何器官无论谁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人体湿气泛滥。 

人一旦有湿气,就会弥漫在人体上中下三焦中,要治湿气,同时也要排湿毒,而且必须三焦一齐治疗,上焦(心、肺)湿气(湿毒)用芦根、白芷等芳香药物宣化,中焦(脾、胃、肝、胆)湿气(湿毒)用茯苓、鸡内金等物宣解导滞。下焦(肾、大肠、小肠、膀胱)湿气(湿毒)用决明子、薏米等药物淡渗利湿。 

红豆、薏米、燕麦只是单纯的渗湿利湿,山药、枸杞、芡实等只有健脾作用,没有宣化、导滞等功能,是治不好湿气,更排不出湿毒的。古人说,上焦湿气不除就像天空阴云不散,即使地面干燥,空气中也是潮湿不爽的,湿毒不除,既使湿气除了,也会引发诸多疾病,这与洪水过后需要消毒是一个原理。因此,除湿气既要去身上五脏六腑的湿气,也要除去湿气遗留给五脏六腑的湿毒。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湿气重就象一个淤积了脏水的臭水塘,净化水塘首先要清除污泥,然后再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肺),池水能够有净化污水的能力(脾胃),再有就是一个良好的排水排污管道(肾和膀胱),才能把一个臭水塘清理成干净的水塘。从这个治湿原理看,单纯的红豆薏米祛湿是不靠谱的。 

12味食疗祛湿妙方: 

芦根、荷叶、山药、白芷、淡竹叶、白扁豆、红豆、生决明子、白茯苓、薏米、去心莲子、鸡内金、冰糖。 

配方中的12味食材的作用: 

润肺通水:芦根、白芷。

健脾化湿:鸡内金、山药、去心莲子。

利水渗湿:红豆、薏米、白扁豆、白茯苓。

益肾通膀胱:决明子

排湿毒祛水肿:荷叶、淡竹叶、白芷 

这个方子出自于宋代著名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以芦根、山药、白芷、淡竹叶宣化上焦湿气,以荷叶、红豆、白扁豆、白茯苓、鸡内金导泄中焦湿气和湿毒,以生决明子、薏米、去心莲子渗利下焦湿气和湿毒,上中下三焦的湿气和湿毒都除了,体内湿气和湿毒也就没有了。

原文地址:人体的“湿气”从何而来?作者:

“湿”这个概念我们似乎熟知,但我们真正了解湿吗?

湿由水火相蒸而来,水火相蒸的地点为土,土在人体对应的是脾,所以湿为脾之本气,脾凭借着这个湿气来腐化水谷,这个湿气禀水、火之性,如果此湿气中水火不平衡了,水的比重偏大,为寒湿,火的比重偏大,为湿热,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寒湿与湿热的由来。

那么,祛湿的药也分两大类型,祛寒湿的与祛湿热的,这两大类型的药的作用也是大相径庭,祛寒湿的药重在消耗脾土中的水,祛湿热的药重在消耗脾土中的火。

如果,我们的身体内没有寒湿或湿热,服用祛湿类的药必然消耗脾土中的水或火,然而无论消耗水或火均会影响到脾土的功能,阻碍脾土化生气血,这样我们的气血也就被伤到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有其证才能用其方或用其药。

首先,我们要了解湿的“证”,通俗地讲就是湿在人体的表现。

《金匮要略》里有这样的描述:“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讲的是病湿之人,或者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疼,或内生湿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外有湿气的人通常浑身疼痛,内有湿气的人通常发热发黄,内外都有湿气的人则两种症状都有。

这样看来,一身尽疼与发黄乃湿家的主证。

先看看湿证的一身尽疼:

《伤寒论》中涉及“湿”的有桂枝附子汤证,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

桂枝附子汤证为风湿在表(太阳膀胱经);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证为风湿在里(太阴脾经);甘草附子汤证也为风湿表里(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

接下来,我们主要看看这这三个涉及“湿”的汤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此条辨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上半部分讲了表有风湿相搏,“伤寒八九日,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原因是先有伤寒,也就是受寒后感冒发烧,感冒发烧了一段日子后身体开始“疼烦”,因其“不呕不渴”,则知病气未入里(阳明、少阳)或者说病气没有转化为里热,因其“脉浮虚而涩”,则知寒从太阳直接伤到了少阴,“不能自转侧”知寒气凝结在表,所以用了用桂枝附子汤,为桂枝汤去白芍加炮附子;

下半部分讲了寒湿在里“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如果说这个人浑身疼,还伴有大便硬、小便利的症状,说明寒湿在里不在表,太阴之上,湿气治之,脾为湿土,同气相感,湿邪自然入脾,寒湿之邪凝结在脾,所以在桂枝附子汤的基础上去桂枝加了一味白术,白术入脾祛寒湿。

那么,寒湿在脾怎么会影响到大便呢?

脾与胃成表里,脾为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胃为阳明,阳明之上,燥气治之,湿与燥相互制约相互帮助,始终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才是正常的。

食物进入胃中,需要脾的湿气来濡润并运化,单靠胃的燥气根本运化不了。

脾的湿被寒凝结了,没有能力帮助胃里的食物运化,自然会影响到大便。

这样看来,寒湿与热燥均能引起便秘,所以便秘的患者不能仅仅只用清热泻下的药治疗。

这样看来,寒湿不仅表现为大便不成形,还可以表现为大便硬而不顺畅。

所以,便秘的人要注意了,如果你的便秘常伴有浑身疼痛,就说明你的便秘来源于“湿”,而不是燥,绝不可用泻下的方法通大便。

二、“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段话讲了表里(太阳、少阴)俱有风湿的证状:骨节疼痛难以屈伸,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怕风,或身体微微水肿,用甘草附子汤散风驱寒祛湿。

这样看来,小便不利也在湿证的范畴之内,关于小便不利的湿证《金匮要略》里也有描述: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这段话阐述了风湿在里(单纯在少阴肾经)表现,可用真武汤温阳祛湿利小便。

所以小便不顺畅不利落的人注意了,如何你还伴有骨节疼痛难以屈伸,那你就是湿证,且不可再乱用其他药了。

以上看出,湿证的一身尽疼包括了肌肉疼痛及骨节疼痛,肌肉疼痛伴有大便硬为湿在里(太阴脾经),骨节疼痛伴有汗出、怕风、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在表(太阳膀胱经)里(少阴肾经),骨节疼痛伴有小便不利、脉沉而细为湿在里(少阴肾经)。

目前很多的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属于这些因湿引起的一身尽疼的范畴内,治疗方法当然也可以参照,需根据表里虚实随症加减。

再看看湿证的发黄:

因湿证引起的发黄也有两大类:阴湿(寒湿)发黄和阳湿(湿热)发黄。

阴湿(寒湿)发黄又分表里,表证可用麻黄白术汤等,里证可用白术附子汤等;阳湿(湿热)发黄也分表里,表证可用麻黄连翹赤小豆汤等,里证可用茵陈蒿汤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汤方时需辨证施治,切不可盲目使用。

总之,湿有湿的证,不可盲目判断,也不可以乱用祛湿的药,因为大部分祛湿的药都消耗我们的气血,用对了则是纠偏,用错了犹如服毒。

为了自己的健康,请慎用药!

妙用绵茵陈 可养肝祛湿

“三月茵陈四月蒿”,快来跟中医学学保健方。

清明时节雨纷纷,茵陈除湿守肝魂。

茵陈这株其貌不扬的小草,却是我们的肝脏守护神。

春季与肝相应,春天也是肝病容易发作的季节。

“春天养生的重点就是养肝、疏肝。

肝病多与湿热、气郁有关。

而小小的一株茵陈可以完美地达到清热疏肝利湿的作用,从而保护我们的肝脏。”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

用于黄疸、湿疮瘙痒的治疗,是治疗湿热黄疸之要药。

春季清明前后是采收茵陈的最佳季节,此时茵陈还是嫩苗,叫“绵茵陈”。

过了这个季节长大点再采收的叫“茵陈蒿”了。

民间有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在使用茵陈时,一般用其嫩苗,取其生发之气。

茵陈中嫩苗以阳气为主,而含阴气较少,功效以散为主,所谓“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

而等茵陈嫩苗长大成“蒿”后,阳气就逐渐减弱了,治疗效果就不好了。

肝病患者容易出现黄疸,而中医认为黄疸主要因湿热结滞形成的,而茵陈可以将湿热散开。

因为茵陈阴气较少,不会助湿邪,同时又寒凉疏散,助肝疏脾。

所以它成了治疗黄疸的要药,即使阴黄也可配伍温阳药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茵陈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其中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就要慎用。

此外,广东人常用茵陈煲鲫鱼来祛湿,但体弱偏寒者不宜单独用茵陈祛湿。

养生保健推荐方:

1.祛湿药浴方

组成:茵陈、艾叶、黄柏、白鲜皮、菖蒲、金银花煮水两次,将药液合在一起来泡浴或泡脚。

功效:可有效祛除体内肝胆湿热。

对于小孩的湿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疗效。

2.茵陈扁豆茯苓粥

材料:茵陈25克、扁豆2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茵陈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扁豆、茯苓、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补脾胃、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内蕴,纳呆、便溏者。

 茯苓和白术是两味中药材。中医认为,大多数体内有湿气的人,都可以用这两味中药煮水喝来祛湿。

      中医有一种祛湿方法就是燥湿,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中医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总结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利湿祛湿方法为:用茯苓10克,白术10克煮水服用。

      此祛湿简便方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茯苓和白术是药性平和的上品。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当身体有湿的时候,它们主要作用是祛湿。当身体正常了,它们就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功效了。

      可见,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药,不仅可祛湿利湿,还能健脾,有病祛病,没病养生。


化湿的四种方法 在大自然中,温度与湿度,是影响动植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一种动物或植物,转移到另一个气候条件不同的地方之后,就可能难以适应,甚至无法生存。气候反差越大,生存概率越低。人体的内环境也是如此,湿气也是影响内在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体内的湿气有两种:阳虚则寒。阳虚有湿者,湿从寒化,名为寒湿,其症多见于舌淡苔白小便清,治当温阳化湿。阴虚则热。阴虚有湿者,湿从热化,名为湿热,其症多见于舌红苔黄小便黄,且尿骚味重,治当清热利湿。寒湿与湿热性质不同,治法也存在一定差异。

 薏米仁、赤小豆煮粥,是网上流传极广的祛湿气的食疗方,有的人服后有效,有的人服后效果不明显,甚至胃中嘈杂,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而言,薏米仁、赤小豆更适合于湿热,而不宜久用于寒湿体质。

 其实,除了温阳化湿、清热利湿之外,化湿的方法还有多种,现分述如下:

 1、健脾燥湿:脾主运化。饮食入胃,首先由胃将其消磨溶解,而后,由脾阳将其腐熟,并将水谷精微输送到人体其他脏腑器官进行更深层次的吸收利用。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低下,或者暴饮暴食,饮食超出了脾的运化能力,则水谷运化无力而水湿内滞,此谓之脾虚生湿,治当健脾燥湿,香砂六君丸为其代表方剂。

 2、利水渗湿:江河之水,蒸腾上升,则化为云雾。水,凝聚而有形;湿,弥漫而无形。二者同出一源,互根互化。绝其水源,则湿气迹消,因此,利水亦可化湿。所用之药大多性质比较平和,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薏米、瞿麦、扁蓄、茵陈、玉米须、赤小豆等。八正散、三仁汤等即属此类治法。

 3、芳香化湿:由于体质上寒热的不同以及湿气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有时,湿气表现得粘滞胶着,这时,用一般的利水渗湿药,效果不大理想,当用芳香化湿法。芳香之品,其性清扬、通透、发散,能破湿浊粘稠之性,故能取效。药用藿香、佩兰、苍术、砂仁、豆蔻、草果等。正气.html" target="_blank" 藿香正气丸、苍术平胃散等为其代表方剂。

 4、祛风胜湿:梅雨季节,湿气潮润,衣物容易发霉,这时,如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将衣物放到通风处晾晒,则可消除湿气。风吹雾散,祛风之药,可以胜湿,情同此理。湿气弥散游走之时,当用祛风胜湿之法。羌活胜湿汤即属此类治法。
标签: # 湿气 # 茵陈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