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30天冲刺建议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眉温如初
高考考前30天冲刺建议

 

1. 以“学会”为目标。保证学习时间并不一定能保证成绩。有效学习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真正学会了多少。要做到“学会”,就要善于主动思考,善于反思、归纳、总结,善于将思维过程整理和展示出来,学会用慢镜头展示思维的关键处,学会用放大镜放大思维的细节。

2. 带着质疑听老师讲解。听课时,多思考这样的问题:老师推理严密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老师是怎么想到的?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深度思维,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

3. 整理知识结构。知识点会了,题目也做了,但还是老出错,复习效果不如意,根源是非常表面地掌握了知识,没有理性地掌握学科内容,,就好比读一篇文章,认得每个字,但还是不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这时,有必要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活化、再生,让学科知识在头脑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 关注模考过程。模拟考试,无论成绩高低,都值得庆幸。分数高,说明这一段复习有成果,当然值得高兴;分数低,说明有漏洞,赶紧补上,静心一想,幸亏这不是真正的高考,我把错误提前犯了,高考时就不会再犯了,这不也值得高兴吗?

5. 不要轻视简单题目。马云有一句话“见过捕龙虾富的,没有见过捕鲸鱼富的”,如果对“龙虾”题目轻视,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问题,却对“鲸鱼”题目(高难度题目)狠抓,考试往往很吃亏。

6.关注解题通法。做题时,不要只关心技巧和所谓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很“奇妙”,但适用范围往往很狭小。 “特法”就是能解几道题的方法。“通法”就是能解几百道题的方法。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通法”(通用的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

7. “死磕”错题。 做错题很正常,而且暴露出问题是好事,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良机。

关键在于要把握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正确的思路是什么等问题。错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死磕错题,可以有重做、错题多解、错题新编等方式。重做一次错题,堪比你练很多很多的题;对错题进行错题多解,可以举一反三,随机应变;试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点改动,再做题,不仅可以弥补知识漏洞,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速度。

8. 读读语文试卷中的小阅读文章。不是为了做题而读,而是为了理解文章内容而读。每次考试之后,都有一些学生觉得“粗心大意”而失分,其实,多数考生的“粗心大意”是由于阅读能力不足造成的,阅读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提取信息,所以一些学生常看错题。读这一类文章,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

9.独立悟题。选择一些题,认真去“悟”,包括:(1)悟题意,判断命题者的考查意图;(2)悟解题思路方法,努力寻求更多的解法及其中最简单的解法;(3)悟题目变式:思考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题目又该如何解,解法有何不同;(4)悟解题收获:做完一道题目并没有结束,还要善于总结解题的收获,总结解题的方法,重温解题的思路。

10.及时回顾。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把重要题目“悟”一遍,完全吃透一道题的来龙去脉;每周六都要回头看这一周学过的内容,做到没有疑问点。

 

标签: # 题目 # 方法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