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一早,同事红着眼圈来请假——爷爷病危。她恍惚地交接着工作,接起家里来的电话,眼泪扑落落就掉了下来。
她是爷爷带大的。父母太忙,初中才把她接走。她从小没感受过父母的爱。父母一回来就觉得她被老人惯坏了,每天各种指责管束和训斥。她更觉得自己不被爱,也更缺乏安全感,和父母怎么也“亲”不起来。
高二时,情况变得更糟了:妈妈生了二胎。
老来得女,父母格外宠爱妹妹。同时,因为小时候疏于对老大的照顾,妈妈带着“纠错”的心理,把所有温柔和爱,倾注在老二身上。
她目睹爸妈是怎么样呵护着小妹妹,而这些,是她从未感受过的:
原来爸妈不是不会温柔,只是对她不温柔;
原来爸妈不是天生黑脸,只是对她严苛;
……
残酷的对比,令人心碎,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寄住在爸妈屋檐下的“外人”,爸妈小妹才是一家人。
高中她学习很拼命,动力就是:一定要“考出去”,离开父母的家。
她如愿以偿,从此把学校当家,寒暑假也不回去,留下来打工。20多岁了,和父母关系依旧拧巴,现在爷爷危在旦夕,她觉得整个世界都灰下去了:“如果爷爷去世了,这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爱我的人了!”
听她说完,我沉默很久。心疼她,也庆幸:我尚有时间,好好爱宝宝,让她免于这样的童年创伤。
算了算,我还剩下5年。
龙应台曾经写过: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有“有效期”。
0-10岁,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有效抚养、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一到青春期,父母就“过期”了,这时候,再花多少时间、心力,也很难对孩子有实质影响,只剩下叹息、后悔的份儿。
可惜,很多无知父母却正在挥霍着自己仅剩的余额。
他们以为:
等等等!等自己“有空”了,还有机会“补偿过去”;
买买买!多花点钱,买一堆玩具、电子产品、兴趣开发课程、夏令营游学旅行……就能代偿父母的功能。
拜托!花钱只是在弥补你自己的内疚感,压根不能改变孩子孤独的事实好吧?
我去年服务了一个军训主题的青少年拓展营。
那个营表面宣传的很高大上:让孩子体验军旅生涯,培养领导力。背地里,家长们都心照不宣:这就是个“改造问题少年”的集中营。
营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小时候“爸妈不管”,长大了“爸妈管不了”。
家长们一掷万金把自家顽劣的“孙猴子”扔进来,指望着军事化管理能给孩子们“洗心革面”,套上“紧箍咒”。七天或一个月后,换一个“乖”孩子。
家长们早干嘛去了?
此前疏于的陪伴,早就给今天埋下了种种隐忧。
很多临床案例都表明:童年缺爱,危害深远:
(1)小时候缺的拥抱,成了长大缺失的存在感
安吉丽娜·朱莉拥有超级美貌和天才,她本应是最光鲜的存在,可她整个青春期身陷严重的自我冲突里,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她迷恋自残:只有看着血流下来,痛苦袭来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
一切源于她缺爱的童年。
她出生时,就被爸爸抛弃。妈妈把她扔在楼上不闻不问。只有保姆照顾她,保姆也都是些短工,上午下午来喂奶的都不是一个人——她从未体会到真正的陪伴。
这样长大的朱莉极度缺乏安全感,情绪失控,只有自残放纵的极端行为,才能稍解躁怒。
也许很多孩子不会像朱丽那么极端,但童年缺少陪伴的孩子,多少都会缺乏安全感、自信,自我认知不好。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某种程度来说,父母最大的错误,就是“缺席”!
(2)小时候缺的崇拜,是长大后叛逆的始作俑者
很多父母,孩子出现问题时才“现身”,现身就是“找茬”。让孩子的整个青春期,变成两代人的对抗。
孩子童年有个时期,极度崇拜父母,全心全意信任、模仿父母,这本是培养孩子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机。
在这个节点,你不作为。等到坏习惯固化了,等到孩子从“崇拜父母”的阶段,变成“追星”时,再说什么也不好使了。
(3)小时候缺爱,长大后缺才艺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机能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例如:
2~6岁:是对良好行为规范的敏感期
3~5岁: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
3~6岁:语言关键期
3~8岁:想像力关键期
……
教养要和敏感期吻合,错过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就会像长大后才学外语一样难。没有陪伴的孩子,错过的也是各种敏感期,这是成长永远的遗憾。
(4)小时候缺爱,长大后也不会爱
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和作为,都是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形成的。如果少了童年的滋养,长大后往往对构筑自己的亲密关系心有余而力不足。
朱莉的前几次婚姻都极不稳定:第一段身披血书婚纱结婚,第二段也是从交换血液轰轰烈烈开场,即使和皮特也是从小三上位。
她说,直到做了母亲,自己开始抚养孩子,才和自己和解,重构亲密关系。
是的,父母有效期的行动,并不只是对孩子负责,也对自己有益。
父母有自己的局限性,教养方式也未必合理,无意中可能给孩子带来创伤,成了难言的伤痛。
但当我们也为人父母,跟着孩子重走一遭童年,像父母当年一样为孩子殚精竭虑,熬白了头时,我们才真正理解父母的不易,真正长大,和他们和解。
陪伴很重要,可如何平衡生存与孩子?毕竟不是谁都能任性地当全职妈妈。
首先要明白:
陪伴,并不是要求我们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
两小时优质陪伴,远胜于长时间的无效陪伴。
我同学的妈妈有洁癖,地上一根头发就能让她雷霆大发。他整个童年印象就像活在战争区,时刻生活在妈妈随时会爆炸的紧张恐惧中……这种陪伴是梦魇。
好的陪伴,一定是妈妈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温暖、有归属感,而不是如履薄冰,看脸色行事。
其次,人可以不在身边,爱要一直围绕。
宝宝三岁时,我出差很多,没法陪伴,就开始给她录睡前晨起故事。其实非常方便——音频软件注册账号——点录音——开讲——录完上传搞定。
我一般晚上临睡前讲10分钟,孩子一早醒来就能听到新故事。
我故事的开场白是:“给不在身边的球宝宝讲故事”。
现在宝宝大了,也乐于给我讲故事了,她也学着录,开场白是:“给不在身边的妈妈讲故事”。
3年,我们录了200多个故事——这是我们互相陪伴的见证。
成长是一条单行线的别离:
一转眼,那个连翻身都不会的小家伙,开始满地跑;
再一转眼,他已经上了幼儿园会懂得讨好小女生;
再一转眼,开始读一年级,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他越成长,离我们就越远。我们以为很长的“一辈子”,其实,只有十年,珍惜这一世相遇的缘分吧。
- The End -
绿林好菡 | 初心客厅专栏作者。温柔未遂女菡子。广告人,设计师,梦里有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