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前段时间,流行一种说法,叫“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大意就是说,不属于你的圈子,比你层次高的圈子,你别觍着脸硬生生地往里挤,否则可能会被啪啪打脸。
因为每个人都很忙,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根本没人会注意到你。所以“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还是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圈子里吧。
这个观点看起来非常正确。但是很可惜,它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是在不断成长的,圈子是在不断变化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抱着“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心态,很容易抱残守缺,故步自封,陷入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中所提到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永远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把格局和视野越做越小。
越是不同的圈子,越是需要你抱着不断成长和学习的心态,去抛弃自己的玻璃心,去融入各种各样不同的圈子。
直到有一天你回头一看,发现原本的那个小圈子已经被你抛在后边,而站在山巅的你,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你的圈子越来越开阔。
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穷人只会教你省钱,牌友只会催你打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吃货就只能让你继续长胖。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决定一个人朋友圈质量的,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思维模式。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出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会让人拥有完全不同的朋友圈。
“为什么我的朋友,一个个都是烂人?”一个读者曾在后台和我诉苦。
“我最好的朋友,把我最期待的工作机会,推荐给了我最讨厌的人。”
“刚毕业时,我和一个好朋友报考同一家单位。她明知道我错过了考试公告,却没有提醒我,还自己偷偷去考,并且考上了。”
这么多故事,竟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她在一个三线城市,城市的节奏很慢,朋友掰着手指头就数得清,社交圈子也就那么小。
她很苦恼,但同时又不知道该怎么摆脱现在这样的状态,甚至明明知道这几个朋友的问题,却还是不得不跟他们维系着。
我问她,为什么不试着交一些新朋友?现在互联网这么发到,找到一个新的社交圈子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
她沉默半晌,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我一时无语,突然明白,让她自己陷于困境的,不是她身边的环境,而是她自己。
跟她聊天,我瞬间想到的是另一个人,我的助理,小米。
跟上边那个读者一样,她也是我微信公众号的读者,也是在三线城市,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了我的微信。
我在北京,有车有房,这两年通过打拼,也算是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名气,按照我们传统的观点来说,我跟她根本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按照“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观点来说,她应该不搭理我才对。
但是她非常礼貌但又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她想要跟着我学习,帮我做事的愿望。我恰好在这个时候手头琐事较多,就让她帮我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同时也教她怎么写作。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小米的执行力很高,并且非常善于为人处世。不越界,但同时又能事事想在前边。
老实说,她的文字基础比较差,但是她展示出惊人的执行能力,把我交代给她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
只有半年的时间,她的写作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也对新媒体的很多事情已经处理得驾轻就熟。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当然知道,在这个迅速成长的背后,是下了班之后的一个个晚上,她不停地在学习,不断深入地研究。
如今,我们虽然没有见面,但我能够非常信任地把很多事情交给她。她进入了一个她之前完全不了解、不擅长的圈子,并且在这个圈子里如鱼得水。
论基础,这两个读者水平都不相上下。论环境,两个人都处于相对单一、闭塞的环境。论能力,我的感觉,前者并不比后者差。
但为什么短短的半年时间,两个人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呢?
所以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多的圈子,向上生长的路径也没有那么地拥堵,关键看你怎么想,怎么做。
人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还告诉我们,人通常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而言,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所以总是在不断寻找机会,进入不同的圈层。
我们并不是刻意地去融入别人的圈子,而是通过更开放的心态发现更多优秀的朋友和老师,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们的思维模式。
我们不害怕失败,也不害怕批评,相反会特别期待别人给自己的反馈,主动学习,从他们的身上得到更积极的心理暗示,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
你不断地成长,就会进入更开阔的圈子,看到更优秀的人,也会不断发掘和激活自己的潜能,世界之大、人生之丰富,足以让我们感叹,这一辈子真正地活过了,没有遗憾。
而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言,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害怕碰壁,习惯了待在舒适区,往往觉得努力是无用功,在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我们总是关注限制、规避挑战,面对批评,总是习惯性地想要去反击。
我们一方面拿“圈子”做托词,单方面中止了自己的成长,一方面还要把罪过推给“圈子”,推给环境。
所谓的圈子,本质上是你思维的圈子。意识到自己思维的问题,才是改变自己、不断成长的新起点。
正如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所说,“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他们来自何方。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