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乱用穴位
从前,黄帝问岐伯:“针灸扎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我想听一听。”
岐伯答曰:“五脏六腑都是人的要害部位,十分娇贵,扎针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小心。”凡是要通过刺胸腹治疗的疾病一定要避开五脏,否则后果是很严重的。
人体经络是中医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中医针灸就是直接作用于经络,可以激发人体经络而使人体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如果针灸的经络穴位对症则会立竿见影,如果针灸的经络穴位不对症则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辩证诊断决定了针灸的成与败。
针灸扎错了会致死的部位
扎针扎到心脏上面,一日之内必死,因为心的真气受损,气就绝了;
如果针灸过程中误扎到肾脏上,阴气受损,那么6日之内必死;
刺到肺部,气损引起咳嗽,3日之内死;
刺到肝脏5日之内死;
刺中了脾脏10日之内必死;
刺中胆,一天半就会死亡;
刺中足跗上的大脉,血流不止也会死;
刺中面部溜脉会导致眼盲;
刺中头部的,一旦扎到脑部就会立即死亡;
刺中阴股大脉,血流不止也会立即死亡;
刺中手臂太阴脉,出血过多也会引起死亡。
针灸不当并发症
针灸不当除了会引起死亡以外,刺中其他禁忌部位也会出现耳聋,跛足,红肿等不良症状。
患者在接受针刺过程中,若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头晕、出汗,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晕厥,很可能是“晕针”。
不当针灸危害,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知识:
穴位和经络不能随便按敲的。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对身体有害。如果逆理而动,会加重病症。下面几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穴位和经络的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
一、穴位的按摩。
我们日常按摩的保健穴位有:百会、太阳、风池、劳宫、内关、养老、足三里、涌泉、太冲、太溪、合谷、膻中等穴位,其中合谷、足三里、涌泉、内关称为四大养生穴。
一是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
二是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是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二、经络的敲击。
我们最常敲击的经络有:心包经、胆经。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敲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三焦经、脾经。心经多用拨的手法,肾经多用疏道的手法。膀胱经在背后的部分自己无法调理,委中往下一段自己可以按揉。
经络敲击也有两个注意点:一是力度轻重。轻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二是敲击的方向。顺敲为补,逆敲为泻。
注意点:
1、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
2、实症为补,虚症为泻。如治小儿近视,为虚症,肝开窃于目,应该泻法敲肝经。便秘,应该泻法敲大肠经。感冒,要泻法敲肺经。
3、肾经任何时候只能补,不能泻。对照上表,应该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肤的穴位,即使补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里,风池,昆仑。
5、胆经多从上往下敲,用补法。但在大腿部肌肉发达,补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击。过了膝盖,从阳陵泉开始往下要手法略轻。
6、膀胱经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为通道,而人的后背最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7、中医手法有十种,现在只提了两种。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比如采用揪和拍,肯定是虚症。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经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
常用穴位:
百会: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之功效。当您在办公室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时;不妨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片刻,会令你神清气爽。
曲池:此穴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经常点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穴对皮肤病、肘臂挛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头痛时,掐掐此穴可缓痛止血。
足三里:此穴不仅对胃肠不适,如胃痛、呕吐、腹泻、便秘有治疗作用,而且还是人体保健强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用艾灸效果更佳。
内关:是心血管病首选穴位,对心痛、胸闷、心动过速及过缓、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都有很好效果,还可防止晕车晕船。
中脘: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有特效,可用揉法或掌摩法。
关元:对男性遗精、阳痿、早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气海:对气虚、浑身没劲、阳痿、早泄有强壮作用。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神阙:即肚脐眼。对腹泻、阳虚及延年益寿都有治疗作用,益灸不益针。
水沟:即老百姓常说的“人中”。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可抢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须用大拇指尖强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实际为身体上的疼痛点,无固定位置。痛则不通,点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组织,可舒筋活络,达到通则不痛。
委中: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点按几分钟,可感到腰背轻松,腿脚活动自如。流鼻血时,用蘸了凉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红,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强刺激急救。也可用于头晕、目眩、失眠。此穴亦为保健穴位。
扫一扫添加老师 微信 即可获赠精彩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