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

12-30 生活常识 投稿:良人未归
《上甘岭》

上甘岭

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出动了数万兵力,向上甘岭地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两个山头阵地发动了进攻。企图攻占阵地后以此为跳板,攻占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以掌控战争主动权。
  敌人以铺天盖地的炮火轰击上甘岭志愿军阵地,部队伤亡惨重。在阵地上坚守的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危急时刻,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率连队奔赴前线,接替七连继续坚守阵地。
  张忠发率八连冲上七连阵地,发现七连已大部分阵亡,只有被炸瞎双眼的指导员孟德贵指挥着几个轻伤员在坚持战斗。张忠发从七连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立即投入战斗。
  按照师部的作战预案,要求八连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八连进入阵地不到半天,敌人的进攻就达二十多次,八连伤亡惨重。同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继续向上甘岭地区增兵。为减少部队伤亡,保持部队战斗力,师部决定放弃山头表面阵地,命令部队暂时撤进坑道,等待战机,收复阵地。
  敌人在占领志愿军放弃的阵地后,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在坑道看见敌人像潮水一般涌向五圣山,便指挥战士们从敌人背后射击。敌人遭到背后一击,队形大乱,攻势锋芒大大削弱。师指挥所意外地发现,坑道部队对敌人的打击,不仅极大地消耗着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攻势。师部决定改变上甘岭战役的战法:放弃对上甘岭表面阵地的争夺,部队利用坑道牵制敌人,使其在表面阵地上不能前进。为志愿军大部队调度兵力、补充弹药争取宝贵的时间。
  由于仓促转入坑道,部队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敌人居高临下,在山上修建了地堡,用火力控制着坑道;伤病员们缺医少药,每天都有减员;坑道与后方的联系与道路都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山上的水源被敌人牢牢控制,八连派出战士屡次抢水均告失败。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在七连指导员孟德贵帮助下,建立了坑道党支部,把全体官兵紧紧团结在了党的周围,顽强地坚持,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他们夜间出击,将洞口附近的两个地堡炸毁,拔掉了控制坑道的两颗“钉子”。

八连在坑道坚持二十四天后,志愿军的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冲上主峰阵地,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师长到上甘岭主峰看望八连。此时,八连、七连只剩下八连长张忠发、一排长陈德厚、卫生员王兰等9人。师长一一与这些勇士握手,向他们表达着崇高的敬意。

张忠发带领8连撤离了阵地。在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松树下,王兰把与他们在坑道里一起相依为命的小松鼠放生。

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本片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是第一部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故事片,也是同类题材影片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影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氛和对主题的烘托上起到重要作用,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也是歌颂祖国的标志性歌曲之一。

影片中张忠发和战士们捉松鼠、爱护松鼠的情节寓意深刻。在部队几天喝不到一滴水不得不轮流吸吮岩石上渗出的水滴时,战士毛四海舔舔爆裂的嘴唇,却把松鼠举起来去吸吮水滴的情节感人至深。影片结尾时战士们放生小松鼠的情节,更是它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爱和平、热爱生命,为和平而战的主题,是影片的点睛之笔。遗憾的是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和老故事频道,屡次播放这部影片时,都删去了战斗胜利后,师长在主峰看望8连的情节和战士们放生小松鼠的情节。一个连只剩下9个人,喻示着战斗的残酷;放生松鼠喻示着抗美援朝的价值所在。这样的情节,却被删除,不知是央视的编辑们无知,还是自作聪明。 

 

 面对这潮水似的敌人,八连长张忠发(高保成饰)亲自上阵,向敌人射击。

  师长(中)、政委(右)和参谋长研究上甘岭作战方案。

 

  张忠发对上级命令撤进坑道大为不解,他对一排长说:“我张忠发从来没打过这样窝囊的仗!”

 

 卫生员王兰在坑道中唱起了《我的祖国》。

 

 师长派炊事员老王(田烈饰)给八连送来萝卜,并带来了师长送给张忠发的两个苹果。

 

 大反攻就要开始了,八连只等一声令下。

    战斗胜利后,师长看着八连仅存的9个人,沉重地对张忠发说:“下去休息吧!”


标签: # 上甘岭 # 坑道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