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之路不好走,别让“望子成龙”的心态成为别人的“印钞机”
如果有天突然有人走到你面前,对你说“你的孩子是个天才,好好培训,未来能成大明星”时,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交24万费用参加“国际大赛”,
结果发现参赛的都是中国孩子
前几天,北京蓝色港湾附近的一家童星培训学校骗钱的新闻被爆出来。这所学校曾经告诉家长,三年内公司负责包装培训,送孩子到美国参加国际顶级大赛并拿金奖。费用是每年79000元,三年的话就是近24万元。然而等孩子们真的到美国比赛现场的时候,却发现参加比赛的几乎全是中国的孩子,并且所有参加比赛的中国孩子还都得奖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奖项都是家长们花钱买来的。金奖要花15万,银奖要花10万,再加上5万元参赛费。也就是说参加这场比赛,家长们反而要多花出20到15万块钱。据了解,这些“奖项”根本名不符实,说穿了就是骗局。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大赛”只有中国娃被要求拿钱买奖,这是不是有点太荒唐了。
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合同里没有任何关于大赛的规模、层次、服务标准等约定,孩子出了国也领了奖,自己已经履约,不再理会家长。
其实像这样被要求拿钱买奖的“国际大赛”,有的家长们可能已经意识到不对了,那么家长为啥还乐此不疲的给孩子报名?主要原因就是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大家认可和喜爱。
孩子们还这么小的年纪就想让他们出名、成为明星,是不是有些揠苗助长了?然而家长们想让孩子当明星,却没想过,当“童星”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年头儿,没点家底真玩不了“艺术”。
童星培训班消耗的更多是金钱,之前早有新闻暗访报道过,培训班里,声乐和舞蹈课200元一节,主持和表演课更贵一些,要300元一节。共40节课,算下来总共要交1万元左右。除了培训费的钱,带孩子去剧组面试、包装费等等,到处都要花钱。
不少家长表示“这年头儿,没点家底真玩不了‘艺术’。”
时间也是培养童星需要消耗的东西。小璇今年上五年级,为了让小璇成为小童星,她的妈妈辞掉工作,每天全职陪着她。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小璇更成熟自信,但从她的状态我们也不难看出小璇的疲惫。
每天早晨6:30小璇要开始练功;
7:30她和同学一起上学,放学后就立马要去学才艺表演;
训练一直到晚上9点,回到家还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
11点才能上床睡觉……
周末的小璇更忙,上午钢琴课,下午表演课,舞蹈班、朗诵班、书法班一样不落。除了参加节目表演,还要去剧组面试。
“有朝一日,你的孩子可能就是下一个林妙可!” 这是小璇妈妈坚持的动力,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像当初林妙可那样被人发现。然而就算孩子成名了又能怎么样呢?她可能没注意到的是,就算是当年大红大紫的林妙可,如今也变得平凡无奇,并且还时不时会冒出负面新闻。
林妙可是在北京奥运会表演《歌唱祖国》之后出名的,从那之后,她就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
首先是无底线的广告代言,烧饼牛奶棒棒糖、银行汽车杏仁露统统来者不拒,曾经更是为“送子鸟助孕基金”做广告。
不止广告代言,林妙可在影视剧上也一直找不准方向,14岁的她竟然在电视剧《仙女湖》中和37岁的陈龙演情侣。
其实说到底,那时刚出名的林妙可还小,许多事情都不懂,因此许多事情在选择上也不能怪她,然而她的妈妈身为林妙可的监护人,没有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出合适的选择,妈妈是不是有一定责任呢?
2009年,林妙可参与了电视剧《北方有佳人》的拍摄,当时她已经小有名气,可她却被陈小艺批评“说话太嗲”,陈小艺好心劝解林妙可妈妈让林妙可改一改,可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前几年,林妙可参加大学入学艺考,还没进考场呢,她的那股子矫情劲儿就引来众人议论。
不过,不管这眼神这动作有多么作,她最终还是遗憾在北电落败了。
说实话,我一直认为未成年人就该在学校里好好读书。就算是将孩子推向娱乐圈,也要以孩子的学业为重吧。
要知道当年杨幂一边拍戏一边考试,最终以585的高分考进北电;国民闺女关晓彤当年高考552分,也是妥妥的小学霸一枚;还有今年参加高考的易烊千玺,也考出了473分这个不错的成绩。
真的无法理解那些为了让孩子走“童星”这条路仍在坚持着的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成名牺牲孩子正常的求知和学习,甚至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名利场,还有时,不得不为了一份已经签约的合同,让小小的孩子忍受着导演的责骂和训斥。这些,我真的觉得不是一个孩子在童年最好的选择。
童星这条路并不好走,不是每个参与培训的孩子都能成为童星。家长在替孩子选择之前,是否想过能否承受失败和投入。
孩子如果没有特殊天赋就让他自然生长吧
其实这种望子成龙的现象比比皆是,前一段时间微博热搜就曝出一位母亲为了培养11岁女儿入选韩女团,光培养费就花了20万,引发了网友的诸多讨论。尽管孩子的妈妈表示觉得这笔投资很值得,只要孩子喜欢就好。然而,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而言,他对自己的未来,又有多大的喜好和决定权呢?
孩子年纪还小,就让他们以“成人化”的造星模式出名,对他们的正常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如果最后都培养成TFboys里三个谦逊的帅小伙儿还行,但是如果将孩子培养成言语动作都满是矫情的“林妙可”,那还真不如趁早带孩子多看几本书。
我们不建议孩子被刻意培养或包装成童星,顺其自然,让孩子和同龄人共同成长,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会更好。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在某方面特别有天赋,那么我们也不要埋没孩子的才华。比如像朗朗,在钢琴领域特别有天赋,他家里发现了他的天赋,最终把他培养成了钢琴家。
儿童毕竟是儿童,但把儿童包装为成人,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反而容易扼杀孩子的童真。
培养孩子变成童星,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学业和健康成长为代价。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传递一种正确的观念,让孩子知道他们自己应该履行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莫让我们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态成为别人的“印钞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首都父母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