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宁愿忍受痛苦,也不告诉爸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前不久,湖北天门一位25岁的硕士罗正宇,在一家小旅社自缢身亡。
小伙一直对家人谎称在武汉工作,实则靠着小额网贷度日,辗转在小旅社、网吧流浪。
在武汉玩了一年,什么事都没做。没什么遗产留下,借了一屁股债,不会还了。我太幼稚了,大人和我说的都是对的。可惜我明白太晚,都是我自己的错,对不起……
看到这种新闻,让人觉得很无力,一个25岁的年轻人,遇到他认为超越生死的难题,却没有和家人透露过只言片语,也不曾寻求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就这样走了。
每一个人做错事的时候,心都会悬在空中,他会害怕批评、害怕指责。
如果在迷茫的时候,能够得到家人对他说一句「不要勉强自己,你快乐就好」,结局也许会不同。
每个孩子,对父母都非常依赖,一遇到害怕的事情就赶紧钻进妈妈的怀抱,可是从什么时候起,这种依赖慢慢减弱,甚至消失殆尽?
你不惹他们,他们怎么会欺负你?
老师批评你,为什么不说别人?
你平常要是光明磊落,他怎么会诬赖你?
你要是有本事,用得着我为你费这么大心?
这样的质问很容易是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信任。
孩子与家人之间信任感的缺失,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遇到问题时候的态度和做法。
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智齿》中,有这样的一幕场景:
当在学校里被冤枉偷东西时,女孩梁新的第一反应是:
我要告诉我爸爸。
听到这话时,老师一愣,因为老师的想法本来是:
你要是不从实招来,我就通知你爸爸。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时,都会觉得讶异和不可思议,但顿愕之后便心生羡慕:
只有在爱中成长,被耐心对待的孩子,才会在面对任何情况时,都能觉得父母是知道自己的,是自己最坚固的后盾。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是羡慕的,我多么希望我身后也有一个港湾,永远张开双臂等着我,不会因为我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荣耀或者颓废而改变。
图片来源:《当幸福来敲门》
亲子之间,做到「爱」很容易,但是真正的「大爱」很难。
担心彼此的衣食住行,身体健康,时不时的陪伴,是「小爱」。
我们彼此了解,即使天各一方,但是我知道你会照顾好自己,我也是。你遇到快乐会和我分享,遇到困难知道我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也是。这是「大爱」。
所谓「大爱」,无非就是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感。
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敞开心扉的信任,有多重要?
轻则影响一时,重则影响一生。
当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第一想法是「我爸妈知道了该怎么办」,那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无声告白》一书中,16岁小女孩莉迪亚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妈妈期待她能够当一名女医生,爸爸期待身为黄种人的她能够融入白种人的生活。
第一次她物理考试不合格,触目惊心的红色分数,让她不敢直视。满脑子都是妈妈坚定有力的叫嚣:医生、医生、医生。
她挣扎了好几天之后,大胆告诉了妈妈。
但是妈妈的做法是:一晚上嘴没有停过,「你怎么能考不及格」「等你长大了怎么办」「你觉得找个男人结婚就可以了吗」……
并且把那张不及格的试卷钉在了厨房的门上,早餐时间在莉迪亚耳边大声读每一个物理概念。
时刻提醒家里的每一个人,莉迪亚让她失望了。
这样的事,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在父母的高压与自己的无能为力碰撞之下,16岁的莉迪亚,终于走向了崩溃,选择了自杀。
听起来触目惊心,但是莉迪亚妈妈的做法,很多家长都做过。
心理学家弗洛姆总结过一种「权力型人格」,就是指一个人强烈渴望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一旦不顺从就会让他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家庭,尤其中国家庭是这种人格最容易施展的场所,因为中国家庭给了这种人格最少的制约。
这会使孩子在面对错误的时候,只有紧张和胆怯。
每一个看起来无所畏惧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内心其实比成年人还要害怕。他们不敢发声,害怕面对,归根结底是与父母之间缺乏信任。
悲剧的发生不是一瞬间的,而是在亲子关系的慢慢演变中形成的。
也许是某一天孩子伸出橄榄枝,被父母无情折断。
也许是孩子做错事告诉父母的时候,被多次斥责。
也是是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时候,幼稚的想法被嘲笑。
慢慢的,慢慢的,悲剧就在点点滴滴中酝酿着。
正如尹建莉曾说:
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家长,并且排斥家长。
作为主动方和强势方的家长必须要进行反思,必须要改变自己了,否则以后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麻烦。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12岁的小女孩问莱昂:「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会如此?」
「人生就是如此」,莱昂告诉她。
图片来源:《这个杀手不太冷》
其实,人生本可以不是如此的,我身边就有不受原生家庭束缚,性格很好,生活得很幸福的人。
朋友小桃和父母关系非常好,几乎是无话不谈,令我们非常羡慕。
小桃跟我们说,她如此信赖父母,是由于大学时候的一件事。
小桃大学的时候,想要和同学合伙做生意,前期进货需要两万块。她告诉妈妈后,妈妈二话不说就去给她凑钱,其中还有几千是借来的。
但是小桃到学校取钱的时候,由于在ATM停留时间稍长,被坏人盯上,把钱抢走了。
小桃哭了两天才告诉妈妈,妈妈反复确定了她人没事之后,告诉小桃:
无论什么时候,有爸妈的地方就是你的家,爸妈永远和你站在一起。在爸妈眼里,一切都没有你的健康与快乐重要。
一个孩子在犯错或遇到困难时,他其实知道问题所在,但是他也会害怕父母的斥责。
这时候,如果你可以抱抱他,告诉他,没关系,知错就改就好,我们永远支持你,一定比打骂一顿效果好得多。
「壹心理」心理学博士达芙妮说:
早年生长过程中过于严苛的孩子,内心缺乏温柔宽容的养育者形象,在错误和缺点上没有被宽容过。
这样长大的孩子,必定无法与缺点共存,从而在面对自己的缺点时,会采取对抗对立的态度,如果对抗不过,当然还可能采取回避。
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如果过于严苛,以后再碰上事情,他会采取对抗态度,甚至回避,严重的就造成了恶果。
一个千夫所指的人,如果有人给了他一双手,拉起他,扶正的他肩膀,告诉他坚强,他一定非常感激这个人。
叶芝的诗中说道: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希望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希望每一个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骄傲地说一句:我要告诉我爸爸。
不要成为那个孩子宁愿自食恶果,也不面对的父母,希望我们可以做孩子真正的避风港,真正的依靠。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