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系统生理之VOR(前庭眼动反射)
![前庭系统生理之VOR(前庭眼动反射)](https://pic1.boleren.cn/img/前庭系统生理之VOR(前庭.jpg)
数码相机在移动中拍照时,画面是模糊的。 为何人眼接收影像时不会呢? 正是因为前庭眼动反射(VOR)之故。 VOR启动后,当人体自身运动时,可以使眼球始终固定在被注视的物体上,使成像始终停留在视网膜中心凹上,这样,人才能看清楚事物。
下面以水平半规管角VOR为例,来讲一讲前庭眼动反射。全图如下:
半规管壶腹内有一嵴状隔横跨其中,即壶腹嵴,为前庭感受器。
壶腹嵴上有毛细胞(I 型细胞、II 型细胞)和支持细胞,毛细胞有一根动纤毛和数十根静纤毛组成。
朝向动纤毛方向的偏斜引发毛细胞兴奋,反之则抑制。
当头部向右侧旋转时,右水平半规管内淋巴液流动冲击壶腹嵴,使其发现偏斜,朝向动纤毛方向的偏斜引发毛细胞兴奋。左侧水平半规管相反,引发毛细胞抑制。
我们先从右侧半规管兴奋开始说起(图中红线部分)。
右侧前庭神经传递兴奋信号抵达同侧前庭神经核团(前庭内侧核和前庭外侧核)。
右侧前庭神经核团发出传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的展神经核。
左侧展神经核中的发出展神经直接支配左眼的外直肌,使左眼球向左侧偏移。
同时,左侧展神经核的中间神经元发出纤维通过MLF(内侧纵束)交叉到右侧的动眼神经核,支配右眼内直肌,使右眼产生向左的协同运动。
讲完了右侧半规管的兴奋通路,我们可以继续左侧半规管的抑制通路(图中蓝线部分)。
头部右转时,左侧水平半规管由于内淋巴的流向背离壶腹嵴,使毛细胞产生抑制。同样经由三级神经元,抑制性冲动经MLF传导至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从而使拮抗肌放松,使双眼的同向运动完全到位。
最后,请原谅我拙劣的背景虚化修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