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饮食忠告,你不可不知!
作为一枚资深吃货,小编对于口腹之欲向来是没有什么抵抗力,一直由着自己性子来,想吃什么吃什么。然而时间久了,身体真的出现了一些小毛病。
小编深知,这都是“病从口入”,以后一定要好好管理自己的饮食了!于是,小编特地去查阅了典籍上对于饮食禁忌的箴言,在此也分享给大家。记住这些,身强体健!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出处:春秋·孔丘《论语·乡党》
释义:食物色恶不吃,味臭恶不吃,割的不正不吃,不得其酱不吃。酱:用豆麦之类,或肉鱼制成的酱。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出处:战国《素问·痹论》
释义:饮食加倍,肠胃就会受伤。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
释义:大凡饮食,不要勉强吃那些味道浓厚的食品,不要饮用那些气味猛烈、浓度很高的酒类,因为这些东西是害病的开始,饮食用膳能够按时,身体必无灾害。以时:按时。
饮食不节,以生百病。
出处:三国魏·嵇康《嵇中散集·养生论》
释义:饮食不节制,因而百病就发生了。
饮食后不可疾走。
出处:东晋·张湛《养生要集》
释义:饮食后不可快跑。走:跑。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多。饥食过多则结积,渴饮过多则痰癖也。
出处: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导引养性》
释义:不要等到非常饥饿时再吃,吃不可过饱;不要等到很渴时再喝,喝的不可过多。饥饿时吃的过多,就能形成结积;极渴时喝的过多,就能造成痰癖。
夜饱损一日之寿,夜醉损一月之寿。
出处: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养性禁忌》
释义:夜晚饱食,能损一日之寿;夜晚酒醉,能损一月之寿。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出处:唐·孙思邈《孙真人卫生歌》
释义:吃得太饱会伤神,饥饿会伤胃;大渴会伤血,喝多会伤气。
食不欲粗及速,速则损气,粗即损脾,脾即为食劳。
出处:宋·刘词《混俗颐生录·饮食消息》
释义:食不要粗而速,过速就会损气,过粗就会损脾,脾就会形成食劳。
美味多生疾疢,药石可保长寿。
出处: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讲学》
释义:吃味道上好的食物,多能生病;服苦口的药品,可以保持长寿。疾疢:疾病。药石:苦口良药。
多食炙煿,过饮热酒,致胸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焉。
出处:宋·严用和《济生方·咽喉门》
释义:多食用炙煿的食品,过多地饮用热酒,能导致胸中阻滞,致使热毒之气不能宣泄,使得咽喉发生疾病。炙煿( bó博):指煎炒炸烤爆一类的食品。
暑月食物,尤要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腹脏之疾。虽盛夏冒暑,难为全断饮冷,但克意少饮,勿与生硬果菜、油腻、甜食相犯,亦不至生病也。
出处:南宋·张果《医说·脏腑泄痢》
释义:暑月食物,尤其要能节减,使脾胃容易消化,忌食生冷,避免发生腹部内脏的疾病。虽然盛夏冒暑,难以做到全断冷饮,但要克制自己少饮,不要与生硬果菜、油腻、甜食同犯脾胃,也就不至于生病了。
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释义:爽口的食物多,最终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快乐的事情过度了,必然会造成灾殃。爽口:合口味,好吃。疾:疾病。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安神。
出处:明·胡文焕《类修要诀·养生要诀》
释义:节制酒饮自然能够使得脾健,少餐必然能够安神。
倦时勿食,防瞌睡也,瞌睡则停于中而不得下。烦闷时勿食,避恶心也,恶心则非特不下,而呕逆随之。食一物务得一物之用,得其用则受益,不得其用岂止不受益而已哉?
出处:清·李渔《笠翁文集·卷六》
释义:在困倦时不要吃东西,防止睡,瞌睡时食停于中而不能输运下行。烦闷时不要吃,避免恶心,恶心不但不能下行而且可能呕逆随之发生。吃一物必得一物之用,得其用就能受益,不得其用,哪里只是不受益呢?非特:不但。
欲长生肠中清,欲得不梦肠无屎。
出处: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人事典·卷二十一》
释义:要想能够长生,肠中要清。要想不做梦,肠中要没有屎。
凡人饮食盖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烂;二曰口化,细嚼缓咽;三曰胃化,蒸变传化。二化得力,不劳于胃。故食生冷,大嚼急咽则胃受伤也。
出处:清·徐廷祚《医粹精言·卷四·诸药蒸露于胃有益说》
释义:人的饮食大抵有三化:一是火化,即蒸煮熟烂;二是口化,即细嚼缓咽;三是胃化,即蒸变传化。前二化如果得力,就不劳于胃,所以吃生冷之物,大嚼急咽就会使胃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