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万越省越穷,诺奖告诉你双11花钱别心痛

12-29 生活常识 投稿:恰似旧人归
月薪3万越省越穷,诺奖告诉你双11花钱别心痛

 


最近一期《梦想改造家》中,有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委托人菲菲经中介介绍,按照价格从低到高排序相中了一套“绝版”湖景房,在周围均价一万每平米的地段,仅售五千一平。

 

菲菲像捡到宝一样买下了它。


可之后交了房,她才发现其中的隐患:屋顶防水层腐烂,造成屋内墙壁发霉,房门尺寸不正规,无法改装。


这些毛病让房子低价也脱不了手,几个月前的“宝”变成了烫手山芋。唐小姐找了多家装修公司也无法改造,更因为这套房,挨着母亲和男友的数落。

 

《梦想改造家》中委托人菲菲买房后发现诸多隐患

 

在设计师的帮助下,房子焕然一新。但菲菲还是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即便栏目组有品牌的赞助,使用防水材料和改造花费还是高达27.8万元。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惯性消费观。终于熬到买得起房,开上了车,拿着三万的月薪,还是在不该省的地方瞎省钱。攒下一万,想有十万;到了十万,还想早点存到一百万……


用老人的话说,这是典型的贪小便宜吃大亏。


一味省钱,反而不能如愿省到钱


节俭,是典型的中国式消费观。这种“美德”,在老一辈的人身上尤为明显:不敢吃,不敢穿,始终盯着死期的存款。


赶上减价把货囤成了山,生活稍微多点花费,就要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是曾经穷怕了的我们,局促的辛酸。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一位叫理查德·塞勒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理论:禀赋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拥有某样东西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变高。就好比,“丢了一百块的痛苦比捡到一百块的幸福更强烈”。


当人们对钱抱有“拥有感”时,就产生了禀赋效应,让人们觉得花一百块钱买东西的痛苦大于买到一百元商品的快乐,所以当一百块的商品打折时,他们才会买,因为此时获得这件东西的快乐能够弥补失去这些钱的痛苦。


人们热衷于买团购券,积攒优惠券,正是利用这些抵消心理上的禀赋效应。


可是正如开头提到的菲菲一样,为了省钱,我们常常忽略了省钱的代价。


一个在国外生活的闺蜜抱怨,当时出国留学为了省钱,早早购买了航空公司的青年票,比正价票能够便宜一些钱。不过弊端就是,只能托运一个行李箱,而正价机票可以托运两个。


她当时想,少带点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到了当地生活起来才发现,因为少带了很多东西都要重新置办,而在国外置办这些东西的价钱远远超于国内,甚至远远超于我购买一张正价机票。


时下年轻人都流行追求诗与远方,很多人因此乐于穷游,而仔仔细细看完网上五花八门的穷游攻略后,会发现看起来省钱的方式其实并不省钱。


有的时候为了省钱,会选择出行坐廉航,但廉航公司通常都很任性,说取消航班就取消航班,弥补的措施可能是让你去另外一个城市搭航班飞往目的地,提前支付的酒店预订和景区门票都只能白白扔掉。


住宿方面,穷游一般都选择比较便宜的旅店,代价就是这样的旅店常常位于非中心地段,虽然住得便宜,但交通费却更高。省下来的钱都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额外代价不仅消耗时间金钱,还会带来精神上的折磨。


一期《锵锵三人行》谈到逃票话题,香港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说自己在德国的时,曾被一个留学的博士生带着逃票。这个博士说,在德国逃票被抓的几率是五十分之一,所以很多人都不买。


许子东战战兢兢听了博士的话。但是在接下来整段旅程中,他一直都在担惊受怕,觉得每一个迎面走来的人都像是要查票。这恐惧的代价远远超过了那两马克车费。


吴晓波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书中提到,太多人忘记了赚钱本身就是为了花。但是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用钱换来喜爱的商品,让生活心旷神怡才是金钱的正确使用方式。


对于善于使用金钱的人来说,对钱没有拥有感,就能轻易逃脱禀赋效应的桎梏。


在他们看来,钱是生钱的工具。一旦停止流动,就会迅速贬值。当商场新手宁愿把货物烂在手里,也不远打折销售时,生意老手会选择消仓甩卖,增加资金周转速度。钱和货物,只是财富的不同形态。


钱只有被用掉了,你才拥有它的真实价值。


敢花钱是洒脱,懂花钱是智慧


每天都有朋友在问,双十一买点啥好,好像这天不买东西就吃了大亏。然而每次收完货看着一堆快递箱,又要悔不该当初:该买的买了,不该买的也买了。

 

看似买到就是赚到,但其实在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中,消费者一直都是被操控的一方。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电灯泡从2500小时的使用寿命硬减到1000小时,这是灯泡制造业心照不宣的秘密,为的就是让消费者不断购买新的产品。


这种“计划报废”策略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的就是让持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让消费成为义务而不是选择。


市场在进化,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升级,商家从操控商品质量转而操控消费者心理。


为了让消费者每年都买新车,通用公司总裁曾经提出“有序制造不满情绪”。明明买了几年的车还能继续用,但他们偏偏用各种广告鼓励车主为了一两个功能换置新车,在消费者脑中植入淘汰观念。

 

卖家不喜欢消费者用理性来考虑购买需求,只希望他们能像孩子一样,看见橱窗里的某件东西后就大声说出:我要这个!

 

所以购物节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噱头和口号随之而来。一瓶香水让你化身乘飞机逃婚的酷女孩,一份理财保险让你瞬间财务自由逃离北上广。


“购物实现阶级跨越”的肥皂泡泡,越吹越大。


营销号动不动就以“什么都可以便宜,唯独XX要买好的”这种口吻鼓励女性消费者投资在粉底,包,鞋上,说白了就是什么都要买好的。

 

完全用消费定义自我,就是被动过着营销者定义的生活。


消费观塑造眼界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叫: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然而,无论“好看”还是“有趣”都需要投资才能实现。

 

二十岁的女孩子抹点大宝就能容光焕发,二十五岁的女人就要用精华眼霜来拖延衰老的到来。


刘嘉玲曾经说,她欣赏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不会用医美手段改变自己的脸,但必要的护肤功课还是要做的。

 

有网友曾经在微博上说过自己对“好看”的理解:

 

“好看”就是一件很费劲的事,不用怎么努力的好看,只存在于极其短暂的少女时光。成年定型以后,再漫不经心的美丽,都要有足够的工序支撑。所以脸某种程度上不仅是脸,也是我们凭一己之力筑起的千里之堤,是不得不靠汗水与意志搭建和雕琢的一部分。

 

身负珠玉,也要付出维护珠玉的代价。


确保脸足够好看只是锦上添花,而投资大脑、拥有有趣的灵魂才是内核。

 

时下最酷的消费是投资内涵,最美的性感是大脑的多元。


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一直都是小透明。直到有一次,在学校文化节上她穿着和服表演茶道,一边娴熟地冲泡抹茶,一边向围观的人解释日本抹茶文化,脸上的自信让她熠熠发光。


原来她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热爱茶文化,上大学后,当宿舍里的女孩子每天在网上忙着比价的时候,她攒下了一些钱报名了茶道班。


从那之后,每次再碰到她,都会觉得她在散发独特的魅力。

 

你可以生来不是高富帅,白富美,但如果你把自己不当回事,不肯投资自己,那估计你也没有机会逆袭了。


同样的一笔钱,你可以投资理财,再生资本;也可以集齐口红,买来自信;或是学习未知的学问,锻炼欠缺的技能,见识陌生的世界,结交更多有趣的人。

 

但,营销广告永远无法定义你是谁,只有你自己才可以。


 

 


 



标签: # 的人 # 消费者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