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铁规

12-29 生活常识 投稿:甜度酒窝
艾灸的铁规

冬病夏治,当属三伏灸,通过三伏灸的调理,能有效地预防多种冬天可能出现的疾病,尤其对与肠、肺有关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虚寒有关的关节痛的调理效果最为显著。但这并不是说,没有明显疾病的人就与三伏灸无关。正所谓“未病先防”,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三伏灸也能补阳驱寒、预防疾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三伏灸日常保健的七个穴位

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足三里从古代起就被视作要穴,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足三里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调理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调理高血脂症等等。

艾灸方法:如果身体不错只需进行日常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个穴位不少于10分钟,如果身体差,气血差,那灸的时间需要长一点,最好是按摩后再灸,效果最好。

任脉穴位——关元

关元取穴简单,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可调理尿频尿急、前列腺等问题。

人体先天之本源——神阙

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我们知道,胎儿在母体的时候,是靠脐带连接到胎盘接受母体的营养,古今以来,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阙的保养,称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喜灸而禁针刺,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按摩和艾灸法,其中按摩最简单,艾灸最有效。

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调——中脘

中脘在上腹部,取穴简便,自己手脐上五横指,即四寸处。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总之以调理消化系统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调。

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

命门在背部正对肚脐眼之处,有“生命之门”之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命门穴的功能体现了肾阳的作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认为是藏真火之穴。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盈盛行。

小儿百病之灸点——身柱

身柱,身柱子之意。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还具有益智健脑的作用。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三伏灸期间艾灸身柱穴对以上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小儿皮肤娇嫩,因而一定要小心,一般每次灸10-20分钟,开始是隔日一次,灸一个月后可减少灸的次数,每周2-3次,也可以使用一些保护罩提高安全指数。根据小儿的身体状况来定。如果小儿体质太差,易患感冒,还可配合风门、大椎等穴位调理,加强抗外邪的能力。

补肾首选穴位——太溪

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用太溪穴来补养。

以上这些穴位,如果在三伏天艾灸,可以调理体虚病多的问题。如果长年坚持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疗法——冬病夏治,说的是在夏日医治冬病宿疾。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导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比如月经过少、经期不调、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产后身痛等,通过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瘀,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慢性妇科疾病的恢复。

痛经

艾灸取穴:三阴交、中极、子宫、关元

取穴原理:➀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➁中极穴:散寒行气,通调冲任;➂子宫穴:调经理气,升提下陷;➃关元穴:补肾培元,温养冲任。

在夏天痛饮降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然后又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若寒气停留在胞宫,便容易痛经。

月经不调

艾灸取穴:关元、神阙、三阴交

取穴原理:神阙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有调整阴阳平衡,温经驱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的功能。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血的色、经血的质发生异常的改变,月经不调可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期间出血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多少不一。月经周期常缩短,或经前点滴出血,月经周期正常而经期延长。

宫寒

艾灸取穴:关元、神阙、气海、命门

取穴原理:➀气海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➁命门穴可强肾固本,调理女性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中医对“宫寒”的解释是,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并不是说子宫腔内的温度低,而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子宫及其相关功能呈一种低下的状态。宫寒的原因主要与体质、饮食生冷、肾阳虚等有关。尤其是女性切忌恣食生冷寒凉食物,寒凉、生冷的食物过多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

温馨提示:因为艾草是行气活血的,经期一般不宜艾灸。艾灸每天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另外,艾灸时间长,局部皮肤也会出泡,中医认为这是产生疗效的标志,但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水泡破溃后引发感染。

最后,天气渐热,艾人们可以多走出空调房,出出汗。汗为心之液,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清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日前,因强降雨导致部分南方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小艾的家乡长沙也是备受洪灾困扰。湘江长沙站于7月3日0时12分出现历史性洪峰,洪峰水位39.51米,超历史最高水位(1998年6月27日)0.33米。

橘子洲头前后对比图

橘子洲头只是众多受灾地区的缩影,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汛期,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水源也可能受到污染。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康邦集团全体人员为受灾群众祈福,祝受灾群众早日重建家园,身体康健。虽然目前没有疫情发生,但防病防疫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洪灾过后,大家要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小艾有话说

1、治理洪灾后的环境卫生

洪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不仅流入室内的污物要清理,还要清除环境污泥、垃圾、埋葬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等,清除蚊、蝇孳生地。一般用“84”消毒液按1:60比例配水后用喷雾器对应消毒的场所进行喷洒。

日常还可在房间内燃烧艾草来消毒杀菌。艾叶有抗菌作用,烟熏室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利用艾叶进行烟熏消毒,能提高空气清洁度,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

2、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病菌侵害

民众在抗洪抢险的同时,由于受到洪水的困扰,生活紧张、心情焦急、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则,使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这种情况下,艾草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艾灸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神阙穴,可以培补阳气、提高免疫力。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3、祛除身体内滞留的湿气、寒气

洪灾期间雨水多,很多人会换上凉鞋或拖鞋冒雨上下班。在到达室内之后,习惯性用凉水洗脚保持干净,再加上雨季温度较低、湿气重,这种行为极易导致湿气、寒气进入人体。

想要祛除身体内滞留的湿气、寒气,艾灸依旧是首选。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再加上命门。这五个大穴可以排湿,还可以扶正祛邪。

4、注意食品卫生

洪水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吃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

最后,小艾提醒艾人们灾后要时刻注意卫生,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家中常备艾草和爱艾贴,给健康多一份保障。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小暑为每年7月中旬前后。其反映暑热程度,暑即炎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种植蔬菜,备足过冬;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Lesser Heat

小暑时节养生保健注意事项

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中暑较轻:选大椎、中脘穴。 中暑重症:神阙、关元、气海穴。

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三伏天即将到来!小艾提醒大家:烈日炎炎,不想出门的时间到啦!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吹空调,过量食用冷饮,冰镇食品,注意防晒。传统中医素有“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说法,所以在这一时节,一定要特别注意身体保养。

入伏了!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重点在于防中暑,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时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养生做准备。

“初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在这种环境中,人会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易出汗,会造成人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爱喝清凉饮料,食欲不振。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

初入伏天,艾人们要特别注意预防中暑。与此同时,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也是调养身体的一个好节点。正所谓“未病先防”,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三伏灸也能补阳驱寒、预防疾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对于这么重要的保健养生时期,小艾还是要再次强调一下:

夏天易烦躁,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状况,小艾在此给艾人们一个小妙招:艾灸开胃穴。即足三里穴、双侧太阳穴、合谷穴,艾灸10分钟,可明目、醒脑、健脾、开胃。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又最潮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

应注意避开冰冷食物

因为三伏天气温很高,天气炎热,所以很多人贪凉,喜欢吃一些冰冻的食物。但吃冰冻食物除了易刺激肠道,还易诱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甚至还会造成身体寒气堆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贪嘴,而大量的食用冰冻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镇碳酸饮料等。

应以开胃为主

在夏日的高温天气下,很多人都容易没有食欲。但如果三伏天饮食量太少,身体热量补充太少的话,很容易导致中暑。所以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开胃。开胃的蔬菜可选择苦瓜、苦菜等一些苦味的食物,还有酸性的食物,像山楂、话梅等小食。

应多食甘凉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暑湿最重的一段时间,所以说这段时间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想要调理身体的话,就应该多食一些甘凉的食物,如豆腐、马铃薯等,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热。

应注意补气去火

很多人在三伏天都会出现上火症状,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补气去火。如苦瓜、西红柿、牛奶、鸭肉等,都是很不错的补气去火的食物,艾人们可适当的选择。

应注意祛除湿气

三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蚀。所以说,在三伏天期间,饮食一定要注意排出湿气。薏米、红豆、绿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错的排湿食物。

除了注意饮食外,夏天的“三伏灸”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时节。它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法,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或调理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进行艾灸,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小艾温馨提示:进行三伏灸,每伏第一天为黄金时间哟~

初入伏天,天气炎热,艾人们要注意防晒,预防中暑。小艾祝您身心舒泰、惬意度夏。

标签: # 艾灸 # 伏天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