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背下的考点,两周后会离奇消失
又是一年高考时,想一想,少年的自己仿佛昨天还在考场紧张答题。一边跑操一边背单词的同桌、桌子上堆成山的模拟卷、考砸的摸底排名、反复翻看的志愿册、撕烂的辅导书和最后的表白,那年夏天的所有记忆都还鲜活着,除了……高中学了些啥知识?打死我也想不起来。
哈佛学生:看了中国高考题,我觉得……我要是生在中国估计只有去工厂做饺子的份儿了。来源:Urban Dictionary曾经以为一辈子,没想到也就一下子。当年的我,左手配平,右手证明,上能求导,下调下丘脑。还有f(x)单调性、副热带高压、巴黎和会、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天天陪伴我的高考考点,啥时候悄然消失了?
大脑:你跟我说没用了,所以我就扔了呀大多数情况下,知识是拿来用的。就像掌握知识的多少决定考试成绩的高低,获取知识决定了行为完成情况的好坏,因此,我们可以将知识按照价值进行分类。
拿“考试”这个行为来举例:
有利知识:能将人引向最优化的行为结果的知识,例如语文英语数学知识;
不利知识:会妨碍“考试”这个行为完成的知识,例如steam又在打折;
无用知识:而无论掌握与否都不会对行为完成造成任何正面或负面影响,例如教辅四大天王是王后雄、荣德基、薛金星、曲一线还是任志鸿、王后雄、荣德基、曲一线。
都是有利知识啊!给我吃下去!!有科学家(Shaul Markovitch , Paul D. Scott)提出一种理论,遗忘是指一个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发生缺失或被修改的现象,从而对某种行为的完成造成影响。在很多情况下,遗忘其实是新知识和旧知识竞争存储空间的结果,这可能由两种方式引起。
一种原因是外显的遗忘机制,也就是有目的性地驱除了部分已存储记忆——就像用橡皮擦擦掉写错的字——从而通过去除负面记忆的影响来改善行为学表现,并且释放记忆空间。
这道题用特值法解,本AI就提醒你这么多……另一种原因则是内隐的遗忘,通常指因为学习新知识而导致旧有知识的丢失,所以又叫概念漂移。概念漂移的发生常常是因为知识已经变得陈旧不适用,或者行为需求发生了改变。
举个例子,比如你需要参加一个会议,原本时间安排在下午两点,于是你在笔记本上写上下午两点;随后,会议临时被推迟了一个小时,于是你把下午两点改写成了下午三点, “下午两点开会”这个记忆也就随即被遗忘了。
来啊!你们给我挑错别字的时候不是一个个都很厉害吗?!根据遗忘导致的行为学后果,遗忘还可以被分成正性遗忘,负性遗忘,和中性遗忘。
顾名思义,正性遗忘的结果是行为学表现变好,负性遗忘的结果是行为学表现变差,中性遗忘则对行为学表现没有影响。——这种分类方法是直接和上面提到的知识性质相关的:例如,当无用知识被遗忘时,中性遗忘产生;当有利知识被遗忘时,负性遗忘产生;当不利知识被遗忘时,正性遗忘产生。
等等,学习和记忆行为怎么会这么功利?这也太不美好了吧!
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事实其实正如此:考试之前,有利知识是和考试相关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考试这个行为,我们需要进行正性遗忘,也就是对不利知识进行压抑;而考试之后,需求发生了改变,放松紧张心情和补偿备考时期缺失的玩乐成为了主要目的,于是玩游戏看小说学习和考试无关的技能成为了有利知识,而之前的有利知识变成了不利知识或无用知识。如此这般,后果自然显而易见了。
天呐,那忘了的还能记回来吗?莫慌,记忆即使被遗忘了,也不代表它就永远消失了。
很多情况下,即使你主动地想要遗忘某些记忆,这些记忆痕迹也往往无法被擦除干净。在记忆遗忘理论中,有一个很大的流派叫动机遗忘理论,主张人们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忘记不想要的记忆——这个理论最早可以追述到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他提出很多精神疾病的产生都是源于被压抑的和性欲相关的记忆。
一项关于PTSD的研究结果提示,痛苦和令人困扰的记忆虽然是潜意识中发生的,但因为当事人的主动抑制而很难被回忆起,所以依然留存在记忆系统中。这说明,主动的遗忘不一定是把文件夹里的内容清空,而很有可能只是丢失了能够找到这些“文件”的正确路径。由于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记忆很容易被牢固储存在记忆系统里,它们很难被擦除。如果你曾在解数学题或是默古诗词这种事上留下过痛苦的记忆,它们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离你远去。
当然,并不是所有知识都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色彩——但即使是中性的知识,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就被彻底忘记啦。
我们知道,记忆在大脑中留下的印痕,和某些特定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激活相关,只要这些神经元网络保持激活状态,记忆印痕就会一直存在;反之,记忆印痕就会逐渐褪去。
一种名为“下降理论”的理论就主张,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也会逐渐消失。一些知识点被忘掉,也许是因为随着考试的远去,与那些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网络太久没有被激活所致。但只要它们曾经被激活过,那么通过反复的重新激活和回忆,它们能够很快变得鲜活起来——心理学教授哈利·巴里克和琳达·霍尔的研究发现,即使人们高中毕业之后很多年不再接触代数,只要给他们重新上一次课,他们就能够很轻易地恢复当年的水平。
归根结底,你需要确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目的。如果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考试拿高分,那么在考试结束那一瞬间,这些知识的寿命也就到头了——因为它们的有利标签已经被自动换成了无用甚至不利标签。如果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学以致用,培养严谨的理科逻辑性思维能力和浪漫的文科素养修为,那么它们将会永远对你而言是有利的,才不会被轻易遗忘。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果壳网”,作者影歌。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