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

12-29 生活常识 投稿:翻过的亲切
西安碑林
西 安 碑 林
 
 
 (西安碑林入口处的碑亭。上边“碑林”两个字是林则徐书写,时间大概是林则徐烧鸦片后
被流放新疆途中路过这里。林则徐是写欧体楷书的,也是清末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他这两个字却写
得很板正。人生际遇总是福祸相伴。没有他充军伊犁,可能也就没有了今天西北地区他的这些遗迹。
我很喜欢他的那首诗: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西安碑林是一座书法宝库。这里收藏了从汉代以来许多碑刻,其中许多都是在书法史上的有名巨迹,整个碑林就像一部书法演变史。西安碑林最著名的是唐代楷书碑刻,这是整个碑林的精华和重点,每一个知道些书法史,听说过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的人都会在这里找到与他们对应的刻石。除外,晚清民国以来陆续收藏的众多墓志、汉代画像石以及历代雕塑也是碑林的重要组成。因此,西安碑林的内涵远远超出了书法范畴。书法只是它的主要构成。
 
从书法角度上看,西安碑林藏品的阵容在国内碑林中可与之拮抗的恐怕只有曲阜孔庙碑林了(还有一个是洛阳龙门石窟老君洞,但我没去过那里,所知只能从各种资料得出,无法人云亦云地比较)。曲阜孔庙碑林我去时觉得条件不太好,只是正殿前边的东西侧殿改造而成,一块块碑刻都立在当地,数量和规模都无法与西安碑林相比,但曲阜孔庙这些碑刻都是书法史上一顶一的著名汉代隶书碑刻,正是这些汉代碑刻才使曲阜孔庙碑林的价值足与西安碑林抗衡。因此我认为,要从碑刻实物上来欣赏书法字体的演变,有三个值得去看的地方,第一个是山东曲阜的碑林,那里以收藏两汉隶书碑刻为主;第二个是洛阳龙门石窟,龙门造像书法是北魏书法的重要组成形式;第三个就是西安碑林,这里的重点是唐代楷书碑刻。
 
但建立西安碑林最早目的不是为了传承书法,起初的目的并没有这么高。传承书法的功用只是后来逐渐演变而来的,并替代了初始功用,而且我觉得这种功能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继续演变着。
 
在唐代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重要的典籍都是依靠刻在石碑上供人槌拓流传的。读书人拿着从碑上槌拓的拓片进行学习研究,这种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是拓片上经籍的内容和含义,而并非书写经书时所用的字体。汉代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曾书写《三体石经》(同一内容用三种字体书写刻成),立在官署门口供人槌拓观摩,人们也都争相来看。书法史上人们都是来欣赏蔡邕的书法艺术的。我却认为,这其中当然有欣赏蔡邕书法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以传播儒家典籍为主要目的来看刻石文字内容的。西安碑林建立的目的也如此,唐代时为了保存记载儒家典籍的《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而建。但当初碑林的地址不在目前这里。后来碑林在唐代又搬迁了两次地方,到北中后期(1090年)才最终定在现在的地方。因此西安碑林的建立时间可以说是唐代,也可以说是宋代。说前者,是因为当时的确有了要保护的碑刻《石经》,因此修建了碑林;说后者,是因为宋代以后的碑林和今天在同一个地方。碑林最初始的目的就是保存那些刻有儒家经籍的石刻。
 
西安碑林在存放儒家经籍石刻的同时也存放了唐代的著名书法碑刻,初始时间肯定晚于存放《石经》的时间。这就给碑林带来第二种功用----传播书法。 当然这些碑刻有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感应碑文》、李阳冰《三坟记》、徐浩《不空和尚碑》、柳公权《玄密塔碑》和欧阳询、欧阳通父子的《九成宫醴泉铭》、《道因法师碑》等等书法巨迹都是其后的历代逐渐陈列在碑林里边的。这个时期我认为是碑林功用逐渐变化的开始,由单一地存放载有儒家典籍石刻变为存放石刻与存放书法名迹二者兼备。
 
明代万历年间的关中地震是西安碑林历史上的一次大灾难,许多石碑都被折断,因此这个时间成为书法碑刻拓本鉴别的一个界限,如果拓片上没有裂痕,那拓片就是明代万历以前的完好版本。反之,则是万历以后的断裂版本。可以看出当时的碑林也是流播书法艺术的重要地点。清代乾隆时期金石学大昌,人们到碑林主要是为了拓制拓片,因此当时的碑林被称为“墨洞”,大概当时碑林里边肯定又小又黑又矮的原因。可以看出碑林的作用到这个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雕版、活字印刷的发明和运用,替代了依靠刻石流传经籍的功用。石刻上文字的作用已经演变成以书法临习研究为主要目的,西安碑林功能进一步转移。
 
清代以来,碑林也经过修葺。民国时期值得说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1936到1937年由梁思成先生负责设计,对碑林重新进行大规模的修整。主要措施有:新建现在的第六陈列室、调整以前各种石碑的存放位置和方式、把六个陈列室之间连接起来,修建成陈列墓志的碑廊。这次修整奠定了目前西安碑林的最终格局,我们今天看到的碑林与当时修整以后的结果差不多了。第二件是于右任先生把自己鸳鸯七志斋收藏的290多块历代碑志捐献给西安碑林。这大大充实了碑林魏碑体楷书石刻的收藏分量。这个时候西安碑林藏品的功用也就是完全以书法碑刻的收藏和槌拓流播为目的了。
 
成立后西安碑林被辟为陕西省博物馆,无论是碑刻的存量还是碑林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我认为这个时期也是西安碑林的功能发生更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碑林彻底地成为一座博物馆-----陈列古代书法碑刻的地方。因为碑林失去了它以前为一般人槌拓碑刻、制作拓片的实用功能,人们也不再能到碑林随意拓制拓片。今天我们看到,在第二、三陈列室里边主要碑刻(唐代名家巨迹碑刻)都已经用玻璃四面封闭起来,为的就是防止外部人员损坏石碑和内部人员拓制拓片。这个时期的碑林已经完全失去了它传统意义上的实用功能。此时的西安碑林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从唐代以来的一千多年里中国经籍流传和书法碑刻发展演变的过程。它的实用价值几乎完全丧失了,也彻底成为了一座艺术品的宝库。宝库的东西实用价值都不大,一般是只许看、不许动的。
 
世界各国对于文物如何合理开发和保护始终是一个难以两全解决的矛盾,往往二者无法有机地兼顾,照顾一方的同时必然损害另一方(起码在目前的中国是这样)。敦煌就是这样,为了保护,不得不把部分洞窟封闭起了作为特窟,干脆不允许一般参观者进入。但这却把敦煌壁画和彩塑的最精华部分拒绝于大众之前了(姑且不说这些观众是否具有艺术欣赏水平,因为是否允许欣赏和是否会欣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我认为西安碑林这种选择保护而放弃实用价值的做法还是利多弊少的。表面上看,我们再无法得到石碑上的拓片来学习、研究或欣赏。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用的拓片并非都要现从碑上槌拓。因为西安碑林里这些著名书法碑刻在历史上曾有过好多拓片,比如颜真卿的《勤礼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李阳冰的《三坟记》都有宋代留下的拓本。换而言,早到宋代、晚到晚清甚至民国的拓片流传至今很多。得益于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的人们学习书法完全可以不依赖从现在的碑林槌拓一张拓片来解决书法范本的问题。举个例子,小学生学习柳体楷书《玄密塔碑》,只要到书店里花二、三十块钱就买一本印刷非常漂亮的宋代槌拓、流传至今的上好版本。历代从碑林里产生的碑刻拓片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大众的需要。而且碑刻经过几百年的反复槌拓,字口已不再清晰,甚至模糊,或者字迹湮灭,从目前碑刻上槌拓下来的拓本已经不是最好的范本了。
 
因此,今天我们来碑林参观,只是来欣赏那些古代著名书法碑刻字体的载体,看看唐代李阳冰玉箸篆的“郭”字怎样写,是不是还有城郭的象形意义;瞧一瞧颜真卿的楷书怎样在石碑上显示那种庙堂之气;观察一下那个一笔写下来的“寿”或“福”字到底是怎样的笔顺,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它,按着自己的思路顺着笔顺在碑刻上写下来;要不从一个叫人生怪的碑刻前看懂“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内涵;或者在《关帝诗稿》碑刻前体会关羽“莫闲孤叶单,永久不凋零。”的兄弟之谊。曾经临写过这些碑刻的参观者可以在实物前驻足一阵,体会一下终日摹写的平面笔画顿时变成立体形状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站在墓志廊里,甚至可以上手去触摸一下那刀工的犀利,心里边想着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诗句,嘴上可以自言自语,原来这个字是这样写的。
 
里边还有一个现场表演的项目值得一说,那就是碑刻拓片的制作,只见拓碑者记忆娴熟地把处理后焖湿的宣纸伏在碑上,再自如地“打”进字缝里,等纸干到一定程度时,左手持沾板,右手拿拓包,铿锵地在那张嵌入笔画的宣纸上槌拓起来。几个拓手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们都围着看,看看古代的拓片是怎样做成的,但那拓手迟迟不把碑上的拓片撕下来,似乎非要等到大家无可奈何而去。一些有兴趣的游客还会花三、五百块钱买几张米黻、或是黄庭坚的拓片带回去欣赏。碑刻拓制和拓片制作反倒成了碑林里一道小小的亮点,引来游人的驻足。
 
我们到西安碑林旅游欣赏,实际并不需要从这里找什么书法范本,只要在这里摩挲一阵,知道碑林的历史演变,读懂古人是怎样把书法范本保存下来的,体会一下书法碑刻的艺术魅力就行了。
 
 2009年11月20日晨
 

(西安碑林的墓志廊。1936年梁思成设计的,现在看来,
这几处碑廊把七个陈列室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碑林重要的组成部分。)


(颜真卿《勤礼碑》刻石。颜勤礼是颜真卿的爷爷,这块书法刻石
代表了颜体楷书的最高境界,学习颜体者多数都临习过这块碑刻的拓片。)
 


(汉代画像石。汉代画像石以线条为主,伴随东西方艺术的融合,西方绘画越
来越从面的构成向线条方向发展,于是这些画像石的线条成了现代艺术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北魏墓志刻石。北魏体楷书从清代中晚期以来大昌天下,康有为推波助澜把魏碑书法吹捧极致,
但我认为魏碑书法只是书法的一种风格而已,它和唐代楷书是楷书的两个高峰,无所谓孰高孰低。)



(唐代隶书。唐代隶书在书法史上不太上道,因为太死板。)
 

(光线好的时候仔细揣摩一下那碑刻,有一种面对书者的感觉。)
 


(明显能看出来刀刻笔画的痕迹,因此启功先生说要“透过刀锋看笔锋”。)
 


(明代一块墓志铭上边的墓志盖,字体是小篆,写得并不生动,但线条还是很均匀的。)
 

(北魏墓志铭的墓志盖书法。同样是小篆,这种书写方式、这种装饰方式很有品位。)
 


(典型的北魏体书法)
 

(拓制《关帝诗草》的拓手,据说关羽用竹叶作为笔画写了一首诗,后两句是“莫嫌枯叶单,
永久不凋零”,仔细辨别拓片上白色的竹叶,就能看出这首诗的字形。)
 
 

(拓制拓片用的工具。扇子用来控制湿度,拓包用来蘸墨,
那块木板是用来和拓包共同把墨涂匀的。)
标签: # 碑林 # 碑刻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