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配时,绝不能犯的5个致命错误
【每天5分钟,夯实创业基本功】,这里是黑马学吧创业干货。每天5分钟时间,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创业指南。
我是转述师杨阳。
昨天我们谈到了股权分配时要注意的9个因素,但光知道怎么做还不够,还得知道哪些坑绝对不能踩。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股权分配的时候绝对不能犯的5个致命错误。
不少创业公司的团队都很牛、产品也很牛,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能成功走到最后。其中很多都是因为它们的股权架构设计的不合理,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那么,这些股权陷阱应该怎么规避呢?小米科技的主办律师、七八点股权实验室创始人何德文总结了5个致命陷阱:
第一,没有退出机制。
举个例子,三个人搞创业需要100万,老大出50万,老二出30万,老三出20万,股权分配按出多少钱分多少股的方式分配。项目进行了半年,老二提出要退出。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老二的30%股份,该怎么处理呢?如果事先没有规定好退出机制的话,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把股份收回来。
对这种情况,何德文建议,首先,从基础上讲,对于经营团队的股份,大家一开始分的时候,首先要分限制性股权;其次,约定分期兑付,一般是干满四年;再次,约定好中途离职的情况下怎么回购;最后,做好预期管理,沟通好为什么需要这些分期兑现和回购机制。
第二个股权分配的陷阱是,没有信任基础的合伙。
很多人都知道合伙人的重要性。比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他说合伙人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再比如雷军,他提出创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找到适合你的合伙人。如果创业过程中没有合伙人,把事情做成的难度就特别大。但你如果找了一个不靠谱的合伙人,可能比没合伙人风险更大。
怎么搭建稳定的合伙人团队呢?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在工作中磨合一年以上,因为最初的感觉合适,和是否真正合适,差距很大;第二,磨合完以后还要能相互信任;第三,磨合完以后还得能互相欣赏,能力互补。
接下来说第三个陷阱,就是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做互联网的人经常讲失控,但何德文认为,在公司经营层面,需要适度失控,在公司治理层面,需要去控制。因为,公司如果在经营层面不适度失控,这个公司就很难发生裂变,也很难激活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一个公司在治理层面失控的话,对公司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解决公司的控制权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对公司早期创始人不应该过早稀释大量股份,这个我们昨天的音频里也提到了,你要是错过了没听到,等听完这条也可以返回去听听。我们接着说,不过早稀释大量股份的原因,是因为股权是公司的战略资源,是公司的特权货币,公司的核心经营团队、未来需要的资本、核心战略资源都需要用股权去换;第二种解决公司控制权的方式是,到了相对中后期,创始人通过投票委托的模式、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通过持股平台的模式或者AB股的计划,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第四个陷阱,大股东投资人身份与创始人身份不清晰。
这种不清晰会导致各方很被动。因为对大股东来说,说他是公司的投资人吧,他也是大股东,公司很多事都需要他决策;说他是公司创始人吧,他却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深度参与公司管理。这种股权结构最常见的场景,就是自己的前老板投资自己,或者通过创业平台孵化。
最后一个陷阱是,用合伙解决合资与合作问题。
何德文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个深圳的创业者来找他,说自己的一个客户以前说特别看好自己,可以帮着对接很多行业资源。于是这个创业者基于这些投入,给了这个客户30%的股份,还办了工商登记。但是5年过去了,这个客户没有给他对接过任何资源。所以,这个创业者就想把公司的资产全都转移到新的公司里去,就这么产生了麻烦和纠纷。
出现这种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把合作、合资和合伙关系搞错了。合作是一种交易关系;合资是大家都看好一个项目,有人愿意投资,按照公司的估值占一部分股份;合伙是大家既出钱又出力。这三种关系由弱到强,合伙是最强的,是长期强关系的深度绑定。
何德文建议,能通过合作或者合资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合伙来解决。一定要通过合伙解决的话,也要做到这三点:第一、对公司内部和外部资源都定价;第二、这个资源最好是公司核心的战略资源;第三、股份的兑现跟资源到位挂钩。
以上就是何德文总结出的5个股权分配陷阱,这些陷阱在你创业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呢?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什么经验和血泪教训想和大家分享?欢迎给我们留言,和6万多名创业者一起学习进步。关于“股权分配”的3期内容到今天就告一段落了,你也可以复习复习这3期的内容。明天,我们会开启新的小专题——教你”如何寻找合伙人“。祝你每天都有进步,明天见!
来源:爆品汇
作者:何德文
转述:杨阳
音频稿: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