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资助学生竟然也收“利息”,不过方式让人心里暖暖的

12-29 生活常识 投稿:翻过的亲切
胡适资助学生竟然也收“利息”,不过方式让人心里暖暖的

胡适对青年学生的支持不遗余力,林语堂、许德珩、陈之藩、李敖等也都曾得到过胡适在金钱方面的鼎力资助,堪称一段佳话。

1920年,林语堂获得官费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不料到了美国后官费没有按时汇去,林语堂陷入困境,打电报至国内的胡适告急。不久收到两千美元汇款,使其顺利完成了学业。回北京后,林语堂向北大校长蒋梦麟面谢汇款之事,不料蒋梦麟竟莫名其妙。原来汇去的钱根本不是校方的,而是胡适自己的钱。

林语堂

许德珩早年家境贫困,1915年他从九江考入北京大学英文学习时,经济相当拮据,一度要靠友人接济勉强维持。后幸得校长蔡元培帮助,至国史编纂处从事翻译工作,月薪10块银元,许德珩的学业得以继续,让他终身感念。其后他赴法国留学,也全靠蔡元培大力支持。

1919年,蔡元培曾两次致函江西省教育厅,为许德珩、陈宝锷商请江西公费资助,二人始得成行。及许德珩学成,蔡元培推荐他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因归国经费无着,许德珩又曾于1926年10月6日致信老师胡适借钱,胡适接信后很快寄出寄30镑以济。

陈之藩留美时,曾因生活拮据向胡适借过钱,后来要还钱,胡适回信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1958年4月,从美国回来的胡适约李敖到钱思亮家。在谈话中,胡适十分赞赏李敖治学的勤奋,称自己忘了的著作李敖居然能“找得到”,“你简直比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

除这次长谈外,胡适还在台大和“研究院”等处和李敖小谈过三次,并写过三封信给李敖。其中一封写于1961年10月7日,给“三条裤子都进了当铺”的李敖送上1000元支票。李敖收到后,深受感动。

李敖

胡适的滴水之恩,李敖涌泉相报。李敖后来在北大演讲时表示:“今天我做个样板给大家看,我捐了35万元人民币是在北京立铜像,就是告诉大家,其实胡适思想是最温和的,对我们中国人最有利的,现在我们开始知道立个铜像给他,当时胡适在我穷困的时候送了1000元给我,今天我相当于用1500倍来还这份人情。”

乐善好施的胡适,其实自己的生活非常朴素。抗战之前,他的收入还算可观。抗战胜利之后,他就捉襟见肘了。胡适任国民驻美大使时,月薪是五百四十美元,这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美国不能算高收入。他刚到美国大病了一场,花费了将近四千美元,几乎全部靠借债。这给他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不得不从各方面节省开支,连给妻子买东西,也尽量托人捎带,以节约邮资。

1947年10月21日,胡适在考试院的一次演讲中说:“我有三十二张博士文凭(有一张是自己用功得来,另外三十一张是名誉博士),又当了大学校长,但是我所拿的薪津,和一个银行练习生差不多。”一次请前来拜访的学生吃便饭,“圆桌上一小砂锅汤菜,一小碗白饭,二个馒头”而已。其时,胡适的日子颇为清苦。

胡适

胡适于1958年在台湾任“中研院”院长,底薪台币八百元,统一薪七百元,加上各种津贴,每月收人两千多一点,合五十多美元。他想替夫人在台北市租一所小房子,连押金都付不起。进入暮年,每次生病住院,甚至医药费也告急,总是坚持提前出院。

在任台湾“中研院”院长期间,胡适与一位热心学习的小贩成为朋友,当得知他可能患鼻癌时,便写信给台大医院院长说:“这是我的好朋友,一切治疗费由我负担。”胡适还专门备有一笔款子,贷给赴美留学生作为保证金,使许多学子圆了留学梦。

晚年他多次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


标签: # 胡适 # 李敖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