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没有“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并称中国小吃三巨头,没吃过的人怎么都应该听过。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兰州根本就没有兰州拉面,有的只是牛肉面。
对于“兰州拉面”这个称呼,兰州当地人也是不太承认的,
图片来自知乎
既然如此,为什么市场上有很多打着兰州特色小吃牌子开的“兰州拉面”?
据辰智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兴研究,2017年全国只以兰州拉面/兰州正宗牛肉拉面等为名的7个品牌餐厅门店就有近2万家,
这些打着“兰州拉面”招牌的真的都是兰州的特色小吃吗?
青海人拉出来的兰州拉面
没有哪一个地方小吃像兰州拉面这样,打着兰州的名义,却被另一个省的人推到了全国。
据统计,2012年以前,市场上90%的兰州拉面,都是青海化隆人开的。也是青海化隆人,让兰州拉面成为了遍布全国、开店数量直逼沙县的小吃。
青海化隆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自从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的贫困县起,一直都保持着这一身份定位。
为了生计,当地人淘过金,也造过枪。民国军阀马步芳在青海起家,化隆是他的兵源地和枪支生产地之一。八九十年代,化隆县也因这一历史成为了著名的黑枪制造地,几乎村村都有人造枪。当时,造一把枪需要一周时间,成本100,卖价500。
淘金危险,造枪犯法,这两样都不是挣钱的好路子。
1988年,化隆县农民韩录因为听说在南方的穆斯林吃不到清真餐,于是揣着7000块钱到厦门开了内地第一家清真拉面馆。当时韩录的拉面馆并不被接受,只好在拉面馆门口展示拉面技艺,逐渐吸引到顾客,开始挣钱。1989年他的纯收入达到了5万块。
“牛肉面”之所以被叫成了“拉面”,可能也与用“拉”的手艺吸引顾客有关。
韩录的拉面店,成功为化隆县找到了挣钱新方式——卖拉面。韩录之后,大批化隆县人拖家带口开始出走化隆卖拉面。
但他们卖的不是化隆拉面,而是打的兰州拉面牌子。
兰州牛肉面一直都很有名气。兰州拉面“第三代”——创始人马保子儿子马杰三徒弟马学明,曾在1995年为当时的领导人李鹏、吴邦国、李铁映等煮过牛肉面,兰州牛肉面还在1999年入选了中华名小吃,跟全聚德和狗不理并列。在人们的印象里,拉面就该是兰州的。
化隆人于是借壳上市,卖起了“兰州拉面”。
扶贫带和拉面经济
对于化隆县来说,卖拉面并不仅仅是人民的自我生存之道,还是发展经济、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21世纪初开始,化隆县开始帮扶拉面产业。先是为了化隆人外出卖拉面顺利,为他们办劳务输出证,在劳务输出证明上写“县长致辞”,恳请本县劳务人员所到之处的有关部门,对他们异地创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还设置驻外办事处,为卖拉面的人办证照、子女入学、劳务信息、面馆转让、法律援助、调解内部纠纷、协调与输入地的关系等。到2016年,化隆县在全国化隆拉面馆集中的大中城市一共设立了65个驻外办事处。
接着就是给钱。门补贴利息,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放贷款。
2001 到2005 年,农村信用社一共发放了“三农”各项贷款 47711 万元,其中餐饮业贷款就占了 3031万,“东繁西育”项目贷款一亿多,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钱被用来开拉面馆。而从2007年起,开始补贴利息,扶持拉面馆。
2007 年化隆县贴息 130 万,发放1023 万小额贷款,扶持了187 家面馆。2008 年开始,贴息力度加大,贴息额度翻了一番,为260万。截止到2018年3月底,化隆县显示,化隆县一共为本县拉面事业发放了近5亿的贴息贷款。
拉面为生和扶持之下,是化隆县人民的纷纷出走。
世纪初开始,化隆县外出务工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还被劳动部确定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截止到2015年,总人口近30万的化隆县有10万人在外面打工,
单位:万。数据来自化隆县和化隆县就业统计局
拉面馆和从事拉面业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2015年,化隆县外出从事拉面的有72365人,也就是在外出打工的10万人中,有72%的绝大部分人都在卖拉面。
当然,卖拉面也很挣钱。青海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4年,青海省农民平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989.7元、2347.5元和2041.4元,而海东市(化隆是海东下面的一个县)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却是高了10倍不止,分别是25333、28947和28481。
开个拉面店,搞的好一年挣个两百万不是问题……
化隆县说,到2018年3月底,化隆县有12万人在全国卖拉面,总产值近100亿。
拉面带来的“拉面经济”也成为了化隆县扶贫的第一措施,
化隆县网站还专门给“拉面经济”一个版块。
化隆牛肉拉面
一项关于2004年深圳拉面店的调查显示,2004年,深圳差不多有四百多家青海拉面馆,其中70%的拉面店都是化隆人开的,打的旗号几乎都是知名度高的“兰州拉面”。
化隆人不是没有想过卖自己的牛肉面——化隆牛肉拉面。
2005年,广东省中山市为了整治无照经营,开展了查处取缔无证经营的专项活动。当时,化隆人开的拉面馆正好大多数都是无照经营的,所以成为了重点整治对象。活动过后,中山市近百家化隆拉面馆损失快千万。
化隆县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除了设置驻外办事处负责和当地协调、帮助化隆人规范经营外,还开启了“化隆牛肉面”的品牌建设。
2004年,“化隆牛肉拉面”商标注册。中山事件后,化隆县建立了拉面的四统一标准:统一装饰风格、统一店员服饰、统一拉面简介、统一店名牌匾。
但是,根根化隆县就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 年 6 月,用四统一标准的化隆拉面店只有 560 多家,而当时化隆人开的拉面店已经有10820家,比例只占5%。
而根据化隆牛肉拉面的百度百科介绍,化隆牛肉拉面似乎和兰州牛肉面并没有什么区别。特点都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创始人都是清朝人,不同的是兰州拉面创始人叫马保子,百度百科介绍化隆拉面创始人叫“马保友”,
百度百科资料不是官方撰写,并不可全信。上个月,“化隆牛肉拉面”做了一场品牌推介会上,官方介绍“化隆牛肉拉面”的发展历程是从1988年韩录出走化隆到厦门开了第一家化隆牛肉拉面店开始的。
但化隆牛肉拉面的特色“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和兰州拉面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并没啥大区别。
化隆牛肉面vs兰州牛肉面
2010年开始,兰州本土的牛肉面如“东方宫”开始冲击拉面市场,青海人卖的“兰州拉面”和兰州走出的“本土兰州牛肉面”开始正面刚。
卖拉面的化隆人之间有个默认的行规:为了不影响各自的生意,新开拉面馆必须保证400米以内没有其他拉面馆。为此化隆人自己组织了一个组织监督,如果在400米内已经有拉面馆了还开,就会找新开拉面馆“谈谈”。
2015年,东方宫在深圳南山区开新店时因为没有守这“规矩”,就遭到了旁边青海人开的“兰州拉面馆”抵制。
坐在门口不让人进店消费,在牌子“伸张正义,请入店内,流氓无赖,门口耍泼”……
后来东方宫给对面两家青海拉面馆分别赔了75万、40万。
这样的“正面刚”还有很多起,西安、北京、天津都发生过。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共有5万多家兰州拉面,其中2万家是青海人开的。
至于青海人卖的和兰州人卖的到底有什么区别,习近平在2016年参加青海团审议时也问出过这个问题。
区别也许在汤上。
东方宫总经理马俊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兰州牛肉面的汤需要用牛肉、鸡肉和牛骨熬制5个小时。而青海拉面的汤主要靠牛油和胡椒粉等调料的勾兑。如果一碗兰州拉面的成本是7元,青海拉面的成本可能就是3元。
青拉并不一定用的就是勾兑。化隆牛肉拉面的宣传单上也写了特色汤底:用青藏高原耗牛肉、牛油、牛骨熬汤,再配上三十多种天然作料。
两种拉面的区别大概就是熬汤的配方不一样?
兰州牛肉拉面协会会长马利民认为,兰州牛肉面的秘制熬汤配方是其之前无法走出兰州的原因。而化隆人,用化隆牛肉拉面的配方,将“兰州拉面”推到了全国。
现在,兰州人拼命在网上解释兰州根本没有兰州拉面,很多拉面馆都不是兰州人开的。
参考资料:
1.问“青海拉面”,关心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倪光辉,,2016年3月10日
2.拉面经济”——化隆县穆斯林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模式,青海省海东市委党校陈习新,理论频道,2016年08月02日
3.一碗拉面“拉”活一个贫困县,人民日报,张志锋,2015年06月12日
4.化隆县:全力推进“拉面扶贫”,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转海东时报,2016年4月19日
5.2015年县工作报告,化隆县,2015年5月4日
6.走出省门的“拉面汉”们——对深圳“青海拉面馆”的调查与思考,鲁临琴、桑才让,攀登,2005年第3期第24卷
7.化隆牛肉拉面·新疆羊肉串,牛志男,中国民族,2009
8.化隆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拉面经济贷款达到6.87亿元,化隆县,2016年6月20日
9.西北清真拉面:从在地小吃到异地生计——基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家户的家乡调研,王城,回族研究,2014年第1期
10.一碗拉面撬动62亿市场,化隆县,2016年6月7日
11.肃宁老汉端起的枪,从哪儿来?,观察者网,关仲,2015年6月30日
12.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开拉面馆 青海化隆牛肉面盼遍地开花,中国新闻网, 张添福,2018年4月6日
13.化隆县驻外办事处2018年部门预算,化隆县,2018年3月30日
14.2017年中国小吃产业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辰智,2017年12月8日
15.牛肉面:拿什么走出地域之围?兰州日报,蒋凌,2013年7月31日
16. 兰州拉面凭什么走向全国,张玥,南方周末
17. 东方宫遭遇“青拉”抵制,拉面江湖起风波 已出面干预,杨奕,北京晨报,2015奶奶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