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无问西东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这句台词,出自电影《无问西东》。
1938年山河破碎,清华、北大、南开迁到云南组成西南联大,却依旧无法容下一张安静的课桌。来到西南联大招飞行员的教官,眼见学生们面对严苛的选拔训练望而却步时,愤然说出「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出身名门的沈光耀挺身而出通过测试,却被千里迢迢赶来的母亲阻止。
一边是生母的骨肉亲情,一边是满目疮痍的祖国,沈光耀陷入了矛盾。直到日军的炮火投进学校,哀鸿遍野。压抑心中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喷涌而出,他瞒着母亲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最后,一场战争中,光耀眼见身边的战友们全部牺牲,驾驶残损的战机冲向了日军的战舰。
每当黎民陷于水深火热,总有人无所畏惧地接过时代重任。在中国的历史上,总能找到这样的人物。
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兵戈不断。长期的兼并、掠夺,弄得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残酷、弱肉强食的境况,有一个人挺身而出,试图以「仁义」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
他没有像「纵横家」那样热衷个人名利,但却以同样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继承孔子的政治理想,奔走呼号,游说诸候。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
01.
孟子的思想源自孔子,儒门学者杨汝清在领读《孟子》时说到:
「《孟子》这部作品虽然是孟子完成的,但是里边很多的思想,其实直接引用了孔子的原话。还有《孝经》,是曾子记录的,但是里边几乎全部都是孔子的原话。《大学》和《中庸》也是曾子和子思子记录下来的孔子的思想。所以儒家的经典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孟子》中的许多思想出自孔子,但孔孟二人的思想仍有不少差异之处。
孔子身处的时代,礼坏乐崩,周天子实际已成为诸侯手中的傀儡。但毕竟天子名义还在,各国欲征战,必定先寻个由头,祭出「尊王攘夷」的大旗,再借机攻城略地。在这样的境况下,孔子一心想要恢复周朝早期秩序井然的礼乐教化。
而孟子的时代,则几乎完全抛去了礼乐教化,「尊王」的大旗已然倒塌,各国之间公开厮杀,「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率土地而食人肉」,以致「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02.
因此,同样都是儒家代表,孔孟的言论、行事,又大有不同。
「就像程子所说,孟子对儒家是有重大贡献的。孔子只说仁,孟子谈的却是仁义。孔子对于人性没有明确表态,孟子却很直接的谈了人性本善。」
在思想上,孟子不仅继承孔子,还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使儒家思想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对人性展开了更细致地分析,提出人性「四端」说。
「人的四端是什么呢?是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恻隐之心就是我们在面对他人的痛苦和灾难的时候,油然而生的同情、感动。辞让之心是指一个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谦让。是非之心是我们知道是非对错,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孩子,他天然就有是非对错的判断。羞恶之心就是我们要知道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也是人从小就有的,不需要再去教他。」
▲孔子和孟子的对话
明确「四端」后,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就是儒家讲的仁义的「仁」的根源;辞让之心慢慢培养起来的就是了礼法规范的「礼」;是非之心就是智慧的「智」的根源;羞恶之心它一旦培固起来以后,就是「义」。这是人成长的四个根苗。」
在政治方面,孔子的主张简单明了。
而孟子则提出了更加详细具体的施政纲领:保证这些纲常伦理,应该是「君子」最重要的任务。也即是说,君子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和责任担当。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名不正,言不顺,最后的结果是老百姓不知道该干什么,变成了没有方向感的生命状态。孟子则明确的告诉我们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的精神。」
对于孟子而言,愚忠和盲从是要不得的。
「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维护社会的基本的纲常和伦理,纲常伦理能够稳定的时候,社会就会安定和谐,老百姓的生活就能幸福美满。孟子则强调了「民贵君轻」,区别了有道之君和无道之君。同样也提到了,如果是无道之君,最严重的情况可以「得而诛之」,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所以儒家从来没有绝对的愚忠,忠君是有条件的。孟子在这里就把儒家的思想给阐发得淋漓尽致,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理性有自觉的儒者,而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盲从盲信的儒者。」
03.
虽然儒家思想在孟子时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宣扬道义、守护儒门的路上,孟子比起温柔敦厚的孔子来说更像个激烈的「愤青」。
时代的不同是导致孔孟行事与思想不同的重要因素。
孔子时代虽然礼坏乐崩,但诸侯们碍于纲常伦理,还未完全抛弃道义。因此孔子的思想不被接受,却依然赢得敬佩与尊重。
「孔子的时代,孔子的很多思想和做法也是不被接受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所有的国家都尊重他、敬佩他,但是没有人按照他的做法去做。孔子最后无奈的回到鲁国去教授弟子、传承思想,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但孟子时期诸侯们利益为先,交相攻伐,尸横遍地,受苦的自然是百姓。孟子尖锐的指出统治者骄奢淫逸,食有肥肉、行有肥马,老百姓却饿殍遍地。
不同于孔子的于愤怒中出世,孟子内心的愤怒与煎熬越盛,就越要入世。这种愤怒带着满满的豪迈之情。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要改变现状,得让自己的主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孟子要扭转社会不良现象,所以他就要把话说得更加的激烈一点,把话说得更加的绝对一点。通过这种激烈和绝对要树立起儒家的一个大的榜样和楷模来。」
而孟子所选择的激烈和绝对的方式,就是「辩」。
「在很多人眼里孟子是一个好辩之人。口才非常好,而且喜欢跟人辩。但是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孟子。他的弟子有一次问他说,夫子您是不是好辩?孟子立刻告诉他,「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而且反复说了两遍。」
孟子之「辩」,在《孟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孟子·梁惠王上》里梁惠王说你大老远来,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孟子立刻回敬他,说你何必要谈利呢,有仁义就够了。而且他最后告诫梁惠王说,如果从上边诸侯到下边的大臣、老百姓,大家都在逐利的话,这个国家就很危险。孟子这个思想的根本是义利之辩。同样他还谈到其他的一些辩,比如男女之别、思想之辩、华夏与夷狄、王霸之别、天人之辩。所以《孟子》整部作品其实就是在一种辩的过程中完成的。」
▲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
《孟子》中还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孟子与人辩论的精彩之处。比如,孟子与墨家学说的追随者夷子之间的言传之辩;与戴盈之的减税之辩中关于偷鸡的故事;与邹穆公的辩论为后人留下了「出尔反尔」一词。
虽然孟子的「辩」用心良苦,看似是和别人「辩」,实际上「辩」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孟子的辩,正是源于内心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他「同情」百姓的疾苦,「真心」的向当权者阐释仁政,「无畏」旁人的指责与不解,「无畏」一次次的失败,始终向着心中的「正义」前进。
04.
「程子说,孔子就像一块玉,非常的温润,光华内敛,没有任何棱角,而且摸在手里是温温的。孟子像一块水晶,也非常的美丽,而且非常有价值,非常的纯洁、高贵,但是棱角分明,光芒四射。孟子就像水晶,缺了一份温润。」
这也是孟子和「圣人」的差别。
「这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差别。而且亚圣这个名称在汉代其实是颜回的,那个时候对孟子还没有这么高的评价。后来孟子的地位被提高以后,儒家才把亚圣的名头给了孟子......孟子的人格境界在儒家是居于圣和贤之间的。」
孟子经常被说成是儒家思想的革命性人物,他的革命来自他所生活的那个战国时代。列国交相攻伐,弱肉强食,孔子的「仁」早被抛诸脑后。
此时的孟子,若秉承孔子谦和温润的初始之风,怕只能是「秀才遇到兵」,这才有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孟子游说诸国,又能固守本心,始终相信「人性本善」,崇尚「仁义礼智」,实在难得。
也许是因为孟子革命性的思想都是「仁义」的内核,所以才不能真的「革命」,这些思想并没有最终结束战国之乱。
也正因坚守「仁义」,孟子思想才能历经千年而不灭。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电影《无问西东》里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或多或少也受其影响。
战国纵横,王权霸道,圣人无问西东。我们所处的时代,又会再出一个孟子吗?
注:文内引文部分,未交代出处的,均引自杨汝清老师在「明白APP」上导读《孟子》时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