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豪门算什么,跟这样的人结婚才最爽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永远 forever
嫁给豪门算什么,跟这样的人结婚才最爽


文 / 国馆


有一种感情,比嫁给豪门更了不起。

——国馆君按



小时候觉得以后的对象长得好看最重要,到了青春期觉得能玩到一块去才是最重要的,长大后就觉得成熟和物质条件才最重要,等再过几年十年,你一定敢笃定:聊得来才最重要。


 

真的。

 

大哲学家尼采就曾说过一句话:

 

婚姻生活犹如长期的对话——当你要迈进婚姻生活时,一定要先这样反问自己——你是否能和这位女子在白头偕老时,仍然能够谈笑风生?婚姻生活的其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一起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对话中度过。

 

你也许满怀情欲,可以选择很多人同枕卧榻,但找一个能与你促膝彻夜漫谈的人,太少太少。

 



聊不来,那就出轨吧

 

鲁迅和自己的学生许广平结婚前,他还有一个叫朱安的媒妁之妻,从现代角度来看,他算是婚内出轨,但这一次出轨,是值得原谅的。

 

早在鲁迅奔赴日本留学之前,周家人便与朱家人商定了他们俩的婚事,老太太对这个媳妇非常满意:“安顺,内贤,能持家。”

 

但鲁迅对朱安从一开始却十分反感,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绍兴女人,矮小瘦弱,前额突出,更重要的是,她从四岁就开始裹小脚,不仅谈不上漂亮,几乎连她这个年龄层所应该有的一个少女的活泼,都完全没有。

 

“典型的封建小脚女人!”

 

结婚当天,他就磨蹭在母亲房间里,不想回去睡觉。后来,他干脆整天整天地躺在书房里看书,对朱安不闻不问。第三天,鲁迅就借口“不能荒废学业”离家去了日本。

 

这一走,就是5年。

 

朱安一生未生育,她绝望地说:“大先生一天连句话都不和我说,我怎么又会有自己的孩子呢?”

 

聊不来,一个封建斗士怎么可能会和一个封建女子有共同话题。

 

没人愿意对牛弹琴,就像情书王子朱生豪,“愿化一面镜子,常常照你笑”这样的真挚与浪漫打动不了性格粗暴的虎妞,在她眼里,这是啥玩意儿?

 

找一个聊得来的人,真的很重要。


朱安和鲁迅

 


有所回应才是喜悦情绪的根源

 

有一期《艺术人生》访谈王志文,主持人问他:

 

“为什么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还单着?”

 

“因为还没遇到合适的。”

 

“那么什么样的女子算得上合适呢?”(观众有点沸腾,都好奇王志文会说出什么样的择偶标准。)

 

王志文笑了笑说:“能随时随地聊天。”

 

主持人和观众都讶异:“这还不简单?”

 

王志文补充说:“不简单。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了什么,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

 

一个人,再能说会道,如果没有人能给予回应,他也会变得沉默并且开始怀疑自己,他的情绪会得不到释放。

 

作家晚枫说:“有所回应才是喜悦情绪的根源,并且会像友好的病毒一样,感染蔓延。”

 

一辈子那么长,开心最重要,若能找一个能逗你开心的人,就算完整了吧。


王志文

 


 一个人聊不聊得来,看他说话会不会让人难堪

 

我经常会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吐槽自己的老公是直男癌:

 

新出了一款口红你要买,他说你家里够多了,你真败家;要外出旅行,箱子里基本都是你纠结挑出来的衣服,他说去旅个游又不是叫你去走秀;让他拍照,明明技术不行拍得极丑,他说是你不上镜,跟他技术无关……

 

总有一句话,能够噎死你,气哭你,让你根本无法接下半句。

 

相反,我认识的另一个女性朋友就被男朋友整天逗得乐呵呵的,前不久,男朋友领他回去见家长了。

 

一进门,他们就被门口鞋柜处堆放的旧报纸杂志阻挡着,换鞋多不方便,家里的老人家刚好在厅里看电视,就这么看着他俩换鞋,又是第一次见未来儿媳妇,又要先换鞋,又要忙着跟老人家打招呼,我那女性朋友有点尴尬。

 

谁知,她男朋友马上开口了:

 

“我说爸,咱来算笔账,咱这家要是搁在上海,就你现在放旧报纸的这块地方,现在大概需要6万块,你看占地浪费了这么大笔钱,还搁着影响你未来儿媳换鞋,多不方便……”

 

听完这话,再看他那副滑稽又带点认真表情的脸,瞬间就把家里的几个人逗乐了,活跃了整个屋子的气氛。

 

麦凯蒂曾提到:“女人总是想方设法,寻找一种能证明男人聪明的东西,而我相信,对周围形势反应积极、会开玩笑、把你逗得前仰后合的人,都拥有大智慧。”

 

这种人,能够轻易洞察你的心思,那些难言之隐或者一些让你捉急的尴尬都能够被他化解,跟这样的人在一起,非常有安全感,不担心遇到难堪的境况,更不会担心接下来的日子会变得无聊。

 



合拍的人,能够在话题上旗鼓相当

 

梁实秋是出了名的文艺男神,他的感情之路也走得略微波折。

 

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他为亡妻写了一本书,台湾的一家出版公司看了书稿之后决定出版,并邀请梁实秋到台湾来小住,也就是这次的台湾之旅,让梁实秋老人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韩菁清,那时候梁实秋已经71岁了。

 

韩菁清是当时著名的影星歌星,与梁实秋相识的时候43岁,梁实秋为了追求韩菁清写了近千封情书,韩菁清称呼梁实秋为“秋秋”梁实秋称呼韩菁清为“小娃”,他们两个一个在台湾,一个因为要处理第一任妻子的事情而不得不飞往美国,两人之间只能靠书信联络,他们的情书诉尽了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

 

73岁那年,两人登记结婚。

 

在洞房花烛夜当晚,因为新房设在韩家,梁实秋不熟悉地形环境,再加上高度近视,一不留心就撞到了墙,新娘子立刻上前将新郎抱起。

 

梁实秋说:“这下你成‘举人’了。”

 

韩菁清也风趣地说:“你比我强,既是进士(近视)又是状元(撞垣)。”

 

然后两人相视大笑。


梁实秋与韩菁清


汉代名相司马相如因为受到皇帝的赏识,入朝为官,走之前啊,他对妻子卓文君立誓说:

 

“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

 

卓文君听了颇为担忧,他知道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超人,一旦功名在身,难保不迷恋长安繁华的世界,到那时夫妻之分难以持久。

果然,司马相如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终于用高车驷马把妻子卓文君接到长安。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婚姻里高手过招才能琴瑟和鸣。 

 

如果和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相处一生,根本得不到幸福,就像泾河、渭河,界限分明,难以融合一起,反之,你的话题他都懂,你的兴趣他都了然,相处起来,自然十分融洽。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故事插画

 

木心曾说:“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的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一样,你找的那个人,若是不合你的志趣意向,生活注定是尴尬狼狈的。

 

世界很大,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会穿越人海,跨过大洋,来到你的身边,他知道你爱旅行,于是会带你去看阿拉斯加的鳕鱼跃出水面,去看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去看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或者去一趟尼泊尔,和四方而来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谈远方说爱情。

 

这样,多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