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幼儿园可上,他们才是真的输在了起跑线 | 最新报告
基于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村庄的调研,175个村庄中有81个没有幼儿园,占比47.9%,也就是将近一半的村庄没有幼儿园。而在已有幼儿园的那94个村子中,公办幼儿园只有1所,占比仅0.9%。
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巨大落差除了来自经济水平的差距,还有公共资源对城市教育的特殊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农村幼儿而言是一种残忍,因为那些贫困农村的幼儿,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输了。
关于教育,在中国有两句话非常流行,一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一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对城市孩子来说,为了不输在成长的起跑线上,他们父母早早地就做起了准备。但是对于那些既穷又苦的农村孩子来说,从出生开始,他们在教育上就输给了城里的孩子一大截。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一说是邓小平说的,一说是说的,不论是谁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它成了人尽皆知的教育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大约是在2002年左右提出来的,也大概是从这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教育。到现在,城市的幼教事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农村却似乎被遗忘在了角落。城里孩子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的时候,很多农村孩子可能还看不到哪里才是他们的起跑线。
▲ 2008年10月,西藏墨脱一村庄里摆放的宣传标语。这个富有时代特色的标语,现在也依然挂在很多贫困地区的水泥墙上。然而口号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 utpala
和城市相比,中国农村的教育脱节且不平等,农村的幼儿教育更是如此。这种不平等首先就在于幼儿教育机会和资源的不平等。与城市相比,很多农村的幼儿园数量和布局并不能满足当地孩子的就近入园,这意味着有些孩子没有幼儿园可上。这比例并不小。
▌将近一半的村子里没有幼儿园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最新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囿于当前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和布局,多数幼儿难以就近入园。基于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村庄的调研,175个村庄中有81个没有幼儿园,占比47.9%,也就是将近一半的村庄没有幼儿园。而在已有幼儿园的那94个村子中,公办幼儿园只有1所,占比仅0.9%。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农村幼儿园数量本来就少,其不合理的布局更是使原本就艰难的农村幼儿教育事业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越是处于行政区划序列的顶端,其学校教育质量就越好。在农村也一样,较好的幼儿园一般都分布在乡镇的中心区域。在接受调研的入园幼儿中,有31.6%舍近求远,选择在乡镇幼儿园接受教育。额外产生的交通、租房等费用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低的支出。至于那些没能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有近30%的家长认为“幼儿园离家太远”是最主要的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框架性地提出了“要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按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村的学前教育资源确实有扩大的趋势,但是多数地区的发展重点仍是乡镇中心地区。这就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一个困境——有能力带孩子出去的,会因此产生交通等额外开支,累积起来,对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并不轻松;没有经济条件带孩子出去的,只能接受村里质量较差的幼儿教育,或者干脆不上幼儿园了。
我国早在1986年就通过了《义务教育法》,虽然义务教务阶段并不包括幼儿教育,但是义务教育的核心在于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如果希望通过教育的公平性来弥补中国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那么就应该注意到农村幼儿的教育。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6年学前教学毛入园率为77.4%,而城市的入园率接近100%。这表示在幼儿时期,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就已经拉开了。
▌除了壁挂图,农村幼儿园还有什么?
贫乏的幼儿园数量、不科学的分布,让一部分农村幼儿失去了教育机会,但是那些如愿入园的孩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和城市孩子一样,终于得到了教育机会,但是农村幼儿所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贫瘠到无法想象。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调研还发现,农村幼儿园配备的教学资源落后又单一。主要是少量的墙壁挂图,而其他的辅助教学资源例如电视、钢琴、电子琴等,只有不到一半的幼儿园有配备。幼儿读物更是少得可怜,52.7%的幼儿园里,每个班级不足5本,仅有27.9%的幼儿园每个班级超过10本。
在这种情况下,更不用妄想农村幼儿园能有多高的教育质量了。
▲ 云南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有一座车程一个多小时的“山顶幼儿园”,园长芳芳经常骑着摩托车去采购园里所需用品。孩子的家长认为好的幼儿园就是要教会孩子读书写字,要求老师教孩子拼音、识字和算数。于是刚满三岁的孩子就要背负起学习和考试的压力,用还握不稳铅笔的小手歪歪扭扭地抄写汉字、拼音。 © unicef.org
▌幼儿园——小学预备班
长久以来,整个社会一直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北京市教委近几年曾多次专门下发文件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按照该市教委的规定,幼儿园上英语、拼音课,教小朋友进行20以上的加减乘除运算等小学阶段授课内容的做法都属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如果涉及到以上问题将对园长进行问责。同时,存在问题的幼儿园也将被降级降类处理。
就教育的行政监管来说,除非有专门小组的追踪,相比城市,农村往往处于监管的边缘,因此农村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更加严重,甚至幼儿园干脆被当做小学预备班。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小学化,使幼儿教师一味地对幼儿进行识字、拼音、数学等课程的教学,而像音乐、美术和运动等艺术类课程则安排较少。而且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安排、管理模式往往也按照小学生的标准,比如要求坐姿端正、布置大量作业等。
但是对于幼儿来说,提前接受小学教育并不是什么好事,不仅教学方式缺乏丰富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而且这种管理方式也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儿童的幼小衔接,还可能会造成幼儿心理发展缺陷。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rnold Lucius Gesell)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孩子从48周起每天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时,他才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孩子不进行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结果发现,两周后,第二个孩子不用成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该实验表明,幼儿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教育不能改变发展的主要时间进程,只有在幼儿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育才能使发展有所加快。人为提前训练而获得的优势,不一定能长期保持,并且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幼儿时期是人的“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交往、抽象思维”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违背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规律,极有可能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公益组织“千千树”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目的在于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线上、线下培训,协助当地教育局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持续学习能力,为孩子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推动当地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图为项目培训师与甘肃省县级团队的教师们讨论如何利用简易的道具为孩子们提供有趣的教学活动。 © 千千树
▌最终原因是“穷得吃不起饭”吗?
贫穷而导致的物质资源的匮乏,同样会对乡村幼儿的学习能力造成伤害。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曾在2013-2015年间对陕西商洛、安康、汉中三市1824名三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过贝利量表测试(贝利量表是目前量化测试婴幼儿发展水平最好的工具,它是一个相对分数,以中国儿童的平均发展水平为标准,标准分是100分)。结果显示,30%的6-12个月的孩子贝利量表分数低于85分;这一比例在他们24-30个月大时上升到53%。其中,与认知能力相关项目得分低于70分的孩子,更是从开始时的7%上升到34%,这意味着把这个孩子放到城市中,认知水平会低于约95%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答案就是穷。穷不仅是物质资源的匮乏,而且也是科学的养育知识的匮乏。
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成果表明,儿童出生后的约1000天里,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间。在营养充足的基础上,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营养和教育的投入,回报率也是最高的。但是这一时期如果养育不当,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也最深。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之后的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2015年的一份研究(选取陕西南部11个国家级贫困县,调查1808名6-12个月的婴儿)发现,48.8%的被调查婴儿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贫血症状被认为与认知能力不足和精神运动迟缓显著相关。更可怕的是对于出生不足1000天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贫血会给认知和智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同样严峻的是,贫困地区的家长大多都没有靠谱的途径去学习如何照顾孩子,如何按照孩子的发展需要去培养他们。
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巨大落差除了来自经济水平的差距,还有公共资源对城市教育的特殊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农村幼儿而言是一种残忍,因为那些贫困农村的幼儿,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