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 中医普及学堂 / 第230页
李时珍亲自就实证过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说,
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涩,此乃昔人所未试者。盖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故也,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近医每以绿豆同用治病有效,盖豆寒椒热,阴阳配合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
现在很多人喜欢食花椒辣椒,觉得快膈开胃,但不知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因此而加重咽炎食道炎痔疮目疾。
这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要懂得少下馆子少吃麻辣了,这些麻辣造成的肝脏热毒,肠胃内热,用绿豆汤就可以解其毒。
但大家同样要把握住这个度,不管是温热的胡椒,或者清凉的绿豆,都不能长久的服用。
就像你开车一样,方向盘不是长久地死死固定在那里。
调过来后,就要懂得把药放了。
就像你过河一样,借助舟楫,度过去了,难道你还要把船背上山去吗?
所以胃中寒凉,饮食几次猪肚炖胡椒,或者胡椒枣,暖过来就可以了,记住不要再食寒凉,或者饱胀过度,去伤脾胃,身体自动会慢慢好过来。
不然的话,天天吃胡椒、硫磺也不管用,反而会伤身败体。
即使因为过食辛辣,导致热毒亢盛,煮食绿豆粥,也要适可而止,以免寒凉过度,败了胃肠。
所以中医难就难在这个度,中医是中庸之道,孔子曾经说过,中庸之道,百姓往往日用而不知,而且真正得到这中庸之道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了,聪明的人常常做过头了。
就像有钱财地位,要么就娱乐太过,要么享受饮食营养太过,导致身体富贵病不断。
而贫穷的人,往往做不足,太过节衣缩食,太过吝啬,也会导致身体气机失调,阴阳不平衡。
最后脏腑功能紊乱,疾病生焉。
我们为什么讲胡椒时,要讲其中的利弊,利弊并不在胡椒,而在你对中道的领悟,所以我们要借助领悟讲胡椒来去体味中医折中调和之妙。
好接下来我们看薤白这味药。
本来按照《药性赋》白话讲,我们要讲到秦椒的,但秦椒即花椒,跟前面的川椒重复,所以从《药性赋》原文中提取薤白来取代秦椒。
其实我们《药性赋》选讲一方面是并没有把三百多味药完全讲完,只讲两百四十味药左右。
分为四大板块,寒热温平,平均每大板块六十味药上下,现在讲第二大板块已将近过半。
还有我们《药性赋》是有选择地讲,有侧重地讲。比如一味药未必系统地讲,四气五味,升降归经,一切主治功效。
我们是借药物来谈医理跟更广阔的养生之道,这样大家初学药性,就不会觉得枯燥,而且能够学得逻辑井然,推论严密,能够以道养生,以理御药。
所以即使讲一味药,也有选择侧重点。
像比如讲腻粉,讲金箔,这些不太常用的药,我们就跳出来讲养生,或者讲相关的其他医理药物,思维活活泼泼,不拘一格。
有些学生问,那还有剩下近百味药药没能讲全,会不会是一个遗憾?
这个不用着急,一方面,等我们将来讲《药性歌括四百味》时,可以补其不足。
另外我们讲药时,其实把很多理法理顺,那些药物虽然没有讲,但这真正讲起来,用的讲法,用的理路都是一样的。
这就像老师不一定要每道题都教你解,把基本的原理概念讲清楚,再给你当场操作,解几道题,聪明的学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剩下的那些题不用老师教都会解了。
所以大家学药物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精髓,不要看到复杂多样的药物,就眼花缭乱,好像没有人讲没有人带领去探索,就难以前行一样。
地上本没有路,走多了就会成为路。
我们选讲《药性赋》也一样,没有固定的讲法,讲多了,大家熟悉这种讲法,能够开眼界,长知识,发人思维,那么就不虚此讲了。
下面我们看薤白善理气而宽胸。
薤白俗名叫小蒜,是百合科植物,是药食两用之品。
古代善养生者,大都喜欢这味药,所以大养生家,陶弘景说,薤白温补,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
孙思邈也说,薤白心病宜食之。
而唐代的饮食专家梦诜说,此物可以作食疗粥养,服用这种薤白煮的粥,可以治疗老年人冷痢。
同时指出学养生者,常服之,可通神明,安魂魄,益力气。
所以薤白粥是一种长寿粥,胃肠中虚冷有积滞者,皆可服之。